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140無人敢反對!美國對中俄妥協讓步,「一票否決」沒敢再用

2024-04-11國際

巴以沖突出現了大轉變,聯合國安理會最近透過決議,敦促以色列和哈馬斯即刻停火,並無條件釋放所有人質。

這份決議得到了14個國家的支持,而美國這回沒有再行使否決權,而是選擇了放棄投票。

從外界角度看,這就像是美國在國際安全理事會對中俄妥協了。那這樣一來,接下來的壓力可就要落到內塔尼亞胡政府身上了。

終於,在巴以新一輪沖突中,聯合國安理會達成了一個明確要求停火的決議,這算是近期難得的積極進展了。雖然這個決議不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表明了國際社會對和平的期望和決心。希望雙方能夠遵守決議,盡快停止沖突,為和平穩定創造條件。

盡管決議已經透過,但要說國際社會在巴以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可能還為時過早。安理會的投票透過只是第一步,真正重要的是決議中的條款能否得到實際執行。這完全取決於巴以雙方的合作意願和執行力度。

這個決議草案不只是呼籲停火,還要求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扣押的人。這正好是現在以色列和哈馬斯談判的核心問題。而且,草案裏的一些規定也是對哈馬斯說的,不只是針對以色列。所以,這份決議能不能讓雙方有點共識,從而幫助緩和局勢,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結果還是不盡人意,安理會可能會采取更強硬的措施,讓決議得以執行。但要是真走到那一步,情況恐怕就會變得很尷尬了。

此外,美國這次投棄權票的理由看似是停火決議草案中沒有「譴責哈馬斯」的措辭,但實際上這個理由有點站不住腳。因為回顧過去,當安理會討論類似的決議草案時,美國往往因為相同的原因投反對票。所以,這次投棄權票的真正原因可能沒那麽簡單。

現在投下棄權票,其實只有兩個原因。一是國際社會呼籲停火止戰的聲音越來越大,局勢降溫已是大勢所趨。但拜登政府和內塔尼亞胡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意見不合,有裂痕出現。另一個原因是美國大選快要到了,拜登政府想討好的選民,大部份對內塔尼亞胡政府都有不好的看法。所以,他們選擇棄權,也是順應時勢和民意的做法。

參議院的民主黨頭頭舒默,之前居然叫以色列人民去「換個總統」,這種插手別國政治的言論,按說在國際上是大忌諱。但出乎意料的是,拜登還給他點了個贊。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美國似乎已經不打算再繼續支持內塔尼亞胡政府應對壓力了。

美國和以色列雖然依然是最鐵的盟友,但內塔尼亞胡政府現在卻把這份關系搞得一團糟。對此,美國也開始采取行動,透過各種方式表達不滿。

很多人都沒預料到,美國人在安理會投票反對內塔尼亞胡時,會選擇棄權,甚至事先都沒有通知以色列,這相當於給中俄讓了步。這背後肯定涉及到了一些權衡和取舍,可能還有復雜的政治較量。

經過近半年的較量,美國終於明白,雖然它有一票否決權在手,可以不斷地在安理會上否決與自己立場不符的決議,但這樣做最終只會變相地主導巴以沖突的行程。

雖然美國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但中俄同樣也是。在巴以問題上,中俄一直明確支持「兩國方案」,並呼籲立即實作全面停火和停止沖突。

以前安理會投票關於停火決議時,除了中國和俄羅斯,阿爾及利亞也投了反對票。阿爾及利亞目前是阿拉伯國家在安理會的唯一代表,所以它的反對票很有分量。這也意味著,中國在和阿拉伯國家充分溝通協商後,在尊重他們意見的基礎上,行使了一票否決權。

說到這兩份決議草案的不同之處,咱們的大使張軍已經解釋得很明白了。美國之前的那個草案,在關鍵問題上繞來繞去,說話含糊,還試圖給停火設條件,這種態度被阿拉伯國家一致反對。而現在的這份草案呢,態度就很明確了,直接強調無條件停火。

張軍大使後來還幽默地補充道,雖然美國總是在安理會找借口批評中國的立場,但正是因為有中國這樣的國家堅守原則,美國才無法一直阻撓安理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份決議草案雖然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它是各方經過多次溝通和妥協達成的結果。在當前形勢下,它的積極意義仍然不可小視。盡管它不是最理想的框架,但在當前局勢下,它仍然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安理會透過決議後,內塔尼亞胡感到了壓力。為了表達不滿,他決定取消原定的訪美行程。而美國方面對此表示非常失望,認為這種舉動並不合適。

當然了,雖然有些失望,但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不僅僅局限於內塔尼亞胡政府。兩國之間的外互動動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事實上,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最近就去了華盛頓,估計很快就要和美國防長見面了。所以說,美以之間的交往渠道還是很廣的。

美國在安理會投下棄權票後,其與防長對話的內容可能會涉及許多方面。

簡單來說,雖然美國投了棄權票,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巴以問題上的政策和態度發生了變化。

說到底,是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導致了美國投下棄權票。但別忘了,美國手裏還握著否決權,如果他們想,他們完全可以阻止安理會推動巴以問題的解決。美國在外交上的反復無常,國際社會早就見怪不怪了,而中國對此的感受尤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