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印度耗資340億打造全球最高雕像,一查才知:外體竟然是中國制造

2024-10-29國際

世界上有名的雕像有很多,像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國會山的四座美國總統像,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法國盧浮宮中的斷臂維納斯,南太平洋神秘的復活島雕像,以及我們中國三亞的南海觀音像、江蘇的靈山大佛像、河南的中原大佛像等等。

但要說起來最高的一座雕像,上面這些雕像可就全都無緣一比了。

因為這座世界上最高的雕像,足足有182米高,在此之前,世界上最高的雕像就是我們的中原大佛像,有著153米的高度,但在這座雕像建成後,它便奪得了世界第一高雕像的寶座。

這樣的一座雕像,本應該是其所在國家的一種驕傲,但其人民卻對這座雕像憤恨不已,甚至「屎尿相加」。

這可就是一件奇事了。

大家一起修雕像

2013年10月3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訥爾默達河中的一座小島上,此時還是印度邦首席部長的莫迪為他設想的一個偉大工程開始了奠基儀式和募捐演講。

這個工程就是以印度首位副總理和內政部長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的形象建造的印度「團結雕像」。

在開工現場,莫迪呼籲印度全體人民為這項偉大的工程慷慨解囊,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建設好這座偉大的雕像,並且只要作出貢獻了,那就絕對不嫌棄,蒼蠅再小也是肉,就怕你什麽都沒有。

甚至是「我們已經呼籲印度全國每一座村莊的村民貢獻舊農具」。

這項募捐活動從2013年10月31日,一直持續到了2014年10月31日,足足一年之久,真的是印度全體70萬個村子,全都通知到了,所有村長都在特派員的監工下,拿著大喇叭一陣大喊。

「老少爺們兒,婦女同誌們註意啦,咱印度要修大雕像啦,現在是缺錢缺物還缺人,大家有不要的破鐵鍁、舊鋤頭,破鍋破鎖都貢獻出來,建好了雕像大家人人臉上都有光!」

在這樣高強度的「募捐」下,果真讓印度當局募捐到了七千萬美元的款項,和135噸廢舊鋼鐵。

錢是新舊都能用,但這135噸廢鐵經過加工,只有109噸是符合標準的。

這樣的結果,已經是大大超出了莫迪的預料,他立刻馬不停蹄地宣布,「團結雕像」專案開工,並且一定要在2018年10月31日之前建好,自己要在這天舉行開幕剪彩儀式。

又是10月31日,這個日子是有什麽特殊嗎?

原來雕像的原型帕特爾的生日,就是10月31日。

那麽這位大牛究竟幹了什麽成就,能讓莫迪「老仙」如此瘋狂的崇拜他呢?

地主家的「傻少爺」

1875年10月31日,帕特爾出生在了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地主家庭之中,他家不僅家境十分優越,而且還是印度的剎帝利種姓,自認為印度羅摩神的後裔。

因為受家庭文化氛圍的影響,帕特爾16歲就結婚了,並且還是生娃學習兩不誤,在有了兩個孩子之後,帕特爾依舊執著學習,在22歲這年考上了當地的法律學校。

25歲時,畢業不久的帕特爾便成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為當地的人民打官司,在面對一些字都不認識的窮苦人民時,帕特爾不僅不會收錢,反而還會慷慨解囊,甚至在官司結束後,還會主動問這些人要不要讀書識字,自己願意免費教他們。

但印度的種姓制度在人們心裏終歸是根深蒂固的,低種姓的「賤民」們平時連正眼看帕特爾都是一種「逾越」,哪裏還敢讓這位剎帝利老爺教自己讀書。

讀書認字受教育?

這也是要看有沒有資格的。

所以雖然帕特爾在當地給自己積累了一些名望,但他作出的實際效果卻是十分渺茫。

1910年,已經35歲的帕特爾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前往了英國留學,重新讀書。

這倒不是說他在經濟上有什麽壓力,以他的家境來說移民英國都不是什麽難事,可現在他的生活舒適圈已經固定了,強行打破這個環境所需要的勇氣,是非一般人所能及的。

3年後,在倫敦中殿法學會學成畢業的帕特爾毅然返回了印度,憑借著豐富的法律知識,出色的辯論口才,以及一種「老倫敦銀兒」的「英倫貴族範」,帕特爾很快便聲名鵲起,並且步入了政壇。

1917年,帕特爾成為艾哈邁德巴德市的專員,並且在任期結束之後,他當選為了該市的政委員會主席。

但這樣的政治成就,卻遠沒有思想上的碰撞給他帶來的改變大,因為在當上了艾哈邁德巴德市的專員後不久,帕特爾就遇上了那個改變他一生的男人,甘地。

此時的甘地來艾哈邁德巴德市,是來宣傳他印度要獨立的思想的,這樣的思想很容易就被帕特爾這種激進的改革派所接受了,他在甘地身上看到了印度的希望。

於是他脫下了筆挺的西裝長衣,換上了印度傳統農民才會穿的短褂,挽起褲腿開始聽甘地上課,每天來上班也都是這麽穿著,甚至他當選委員會主席,也都是穿著這麽一身上任的。

這樣的一身打扮,自然是為他吸引了一大批底層的窮苦追隨者,無數普通的工農們都覺得這樣的一個委員會主席是值得信賴的。

心動不如行動,帕特爾也是以行動回報了這份信賴。

印度副總理:對外我可是不留情哦

1928年,英國殖民者回絕了帕特爾所在的古吉拉特邦減免稅收的要求,甚至要在一些稅種上繼續加收。

帕特爾當然不同意,便領導當地人們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抗稅鬥爭,數千工農齊聚英國殖民者設立的稅務所門前抗議遊行,英國殖民者叫來巡警進行了棍棒驅逐,但這些人們全然不怕,頂著棍子依舊沖在了前面。

到了晚上,數千人就這麽席地而坐,挨靠著睡在了稅務所的大門前,英國殖民者們見狀,也只能妥協了。

甘地在得知了帕特爾的行動之後,非常高興地稱贊他為薩達爾(印度語中領袖、首領的意思)。

就此之後,帕特爾的名字進入了印度政治的高層,成為了印度國大黨的領導核心之一,並且在1931年擔任了國大黨主席。

雖然帕特爾的政治經歷深受甘地的影響,但他在很多政見上和甘地、尼赫魯等人都不一樣,甚至在對印度穆斯林、巴基斯坦等問題上,帕特爾和甘地等人的思想都是完全不同的,可這並不影響他對甘地等人的尊重。

二戰後,英國勢力的收縮是肉眼可見的,那麽印度未來的走向,就取決於在印度獨立以及二戰過程之中的國大黨身上了。

換句話說,誰能當選國大黨主席,誰就是印度未來的「一把手」。

此時甘地支持的人,其實並不是帕特爾,而是尼赫魯,因為帕特爾受家族傳統的印度教思想影響,想在印度施行「單一教派」主義,驅逐除了印度教之外的教徒,尤其是穆斯林們。

但尼赫魯卻十分現實,想要各個教派一起發展。

1946年,印度國大黨內進行了選舉,出乎甘地意料的是一共15個代表,竟然有12個都投了帕特爾的票,剩下的3票1票投了別人,另外兩票直接棄權。

尼赫魯你是怎麽混的人緣,一個支持你的都沒有。

無奈的甘地只能私下找到了帕特爾,勸說他結束競選。

出於對甘地這位自己政治引路人的尊重,以及對國大黨內部團結的考慮,帕特爾同意了結束競選。

再次競選中,尼赫魯不出意外的贏得了國大黨主席的位置,並且在一年後印度獨立之時,登上了印度開國總理的寶座。

而帕特爾則是擔任了副總理,但是卻兼任了印度內政部長、資訊部長和邦務部長,贏得了實際的權力。

這或許是甘地進行的一場權力的平衡調整,但在帕特爾看來卻是那麽的諷刺。

一個國家裏統共就那麽一個政府,總理你當正的我當副的,難道還要我感謝你們嗎?

那本來就是我的官!我的官!

在擔任了副總理之後,帕特爾以更充足的精力來應對印度的事物。

在當時印度雖然獨立了,可實際控制的地區卻並不是今天的版圖,很多土邦的國王都要獨立,想要和印度分庭抗禮,甚至有的土邦要加入巴基斯坦,明著和印度對著幹。

面對這些行為,帕特爾展開了自己的鐵血手腕。

1947年6月11日,泰利凡特朗土邦率先宣布獨立;

1947年7月25日,泰利凡特朗的首相雷曼斯聞遭到暗殺。

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件事是帕特爾指示人幹的,但泰利凡特朗的國王曼哈沒有膽子賭自己沒事,當即宣布放棄獨立,全體並入印度。

1947年2日,海德拉巴土邦宣告獨立;

1948年9月,印軍擊敗海德拉巴土邦軍隊,該國王尼采姆投降並入印度。

嗯,這個效率有點慢了。

1947年8月15日,朱納格特不僅宣布獨立,而且宣布加入巴基斯坦。

1947年10月,印度軍隊攻入朱納格特,該國王流亡海外,朱納格特就此並入印度。

這才是帕特爾正常的辦事效率。

在帕特爾這種「有仇不過夜」的鐵血行為之下,南亞225個土邦都紛紛加入了印度,大家都非常「自願」,現場氣氛其樂融融,效果老好了。

當時的國際社會也就此稱呼帕特爾為「印度鐵人」、「印度卑斯麥」等等。

1950年12月15日,這位傳奇的印度開國副總理在孟買病逝了,但他對後世的影響,卻一直存在著。

莫迪「老仙」,便是他的忠實粉絲。

團結雕像:我的母語是無語…

首先,二人的政治目標就是高度一致的。

那就是統一印度。

帕特爾以鐵血手段基本統一了印度的版圖,這對莫迪來說無疑是非常向往的。

雖然帕特爾是國大黨的領袖,而莫迪是人民黨的領袖,但這阻攔不了二人的政治向往相同。

在帕特爾死後,尼赫魯如果能接著他的鐵血風格,統一印度的語言、文字,甚至是制度等方面,那絕對可以實作印度的團結發展,能夠「團結力量辦大事」。

但尼赫魯的風格無疑是溫柔到有些懦弱的,他放棄了帕特爾給他留下的鐵血環境,轉而開始安撫各個土邦。

這無疑是中斷了印度思想統一的行程,甚至莫迪在今天還要重新頭疼統一稅制的問題。

再者就是借著帕特爾來攻擊今天的國大黨。

沒錯,用死去的國大黨來攻擊活著的國大黨。

有時候死人就是比活人好用。

在尼赫魯之後,印度總理的位置先後被他的女兒英迪拉和外孫拉吉夫擔任,甚至一直到今天,國大黨的主席依舊是拉吉夫的兒子拉胡爾。

這樣的政治繼承,對莫迪等人民黨來說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故而在團結雕像奠基儀式上,莫迪便公開聲明,如果是帕特爾擔任的印度開國總理,那印度的情況一定要比現在好的多。

並且「帕特爾是屬於印度全體人民的,並不是屬於印度某個政黨的」。

這樣的講話,再聯系帕特爾和尼赫魯當初的選舉情況來看,怎麽讀怎麽都有一種陰陽怪氣的味道。

但隨著「團結雕像」的建成,國大黨的反擊也隨之而來了。

首先就是雕像的高度,182米。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雕像也就86米高,你莫迪修了帕特爾的雕像高出來將近100米了,你想幹什麽?是誰指使你這麽幹的?你想顛覆什麽?試圖影射什麽?你敢出來解釋嗎?

而且這座雕像最終建成竟然花了3億美元,超過了340億盧比,這筆錢如果用來解決民生問題,那能給多少村子通上廁所,能給多少孩子吃上飽飯,你莫迪大手一揮給死人修雕像,難道死人比活人還貴嗎?

很多印度底層人民聽信了這個論調,紛紛舉行了抗議雕像落成的遊行活動,甚至在當地土邦中還有人拿著排泄物往雕像上扔,以此發泄自己的不滿。

並且這座雕像分為三部份。

一是內部的結構,主要包括內部的空間,和上下的電梯,這一部份是美國的設計院設計的。

二是墻體的澆築,這一部份印度自己就能做,因為屬實是沒什麽技術含量,外面的青銅外皮做好了,就可以往裏面澆水泥了。

三就是外部的青銅外皮了。

這一部份印度能做出來嗎?

還真做不出來。

有的朋友說不就是打鐵嗎?這也不會?

哎,印度還真不會。

因為需要打的鐵實在是太大了,印度沒有那麽大的澆築器材,根本造不出來需要的青銅外皮。

那麽這一部份是誰做的呢?

是我們中國江西南昌一家名叫江西桐青金屬工藝品股份有限公司承包制作的。

2014年,這家公司就開始承包制作這項工程了,從2016年9月到2018年3月,花了兩年時間制作完成交付,並且我方工作人員親自到了印度,指導當地工人安裝完成。

但在安裝時,總有一些印度工人不按照指示來,把拼接處的空隙開的太大了,而且印度用來澆築的水泥似乎品質也不是那麽達標,總會膨脹開來。

這樣遠遠看去,似乎這個團結雕像就是一塊一塊的,好好的帕特爾,硬是穿了一件「格子衫」。

一共三部份工程,兩部份是別人家幹的,自己家就幹了一部份還沒幹好。

莫迪你弄這個工程是想展示印度工業有多麽落後嗎?

於是在國大黨口中,這座團結雕像的評價不斷降低。

敵對政黨拼命誇、自家政黨不斷壓,帕特爾如果活過來看到這個場景,大概也只會說一句「城會玩」吧。

其實無論莫迪弄這個雕像的初心是什麽,在這個過程中,他只要誠信買賣,欠貨兩清,不拖欠貨款,那麽無論是對印度的經濟還是對中美的經濟都是能起到促進作用的,畢竟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

無論莫迪有沒有這個初心,實際效果他總是有的。

前提是他的確結清賬目了。

那麽這個團結雕像,就可以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一種象征,更能作為中印友誼的一種象征。

聲明:本文中的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第一時間告知並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