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視點|「懸浮議會」或讓法國政治更不確定

2024-07-09國際
這是3月2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上右一)在巴黎與總理阿塔爾(上右二)握手的資料照片。
法國內政部8日宣布7日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最終統計結果,在國民議會577個席位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得182個議席,位居第一;執政黨聯盟「在一起」獲得163個議席,排名第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及與之結盟的部份右翼共和黨人士獲得143個議席,排名第三。
法國總理阿塔爾8日向總統馬克龍遞交了辭呈,但馬克龍沒有批準阿塔爾的請辭,要求阿塔爾「暫時」留任,「以確保國家穩定」。
此次選舉被認為是馬克龍的一場政治「豪賭」。雖然執政黨聯盟與左翼聯盟聯手阻止了國民聯盟成為國民議會第一大黨,但由於執政黨聯盟喪失第一大黨地位,且與左翼聯盟在政策取向上有較大差異,再加上沒有一個陣營獲得絕對多數議席,未來各派勢力如何討價還價、新總理由誰擔任存在懸念,法國政治將陷入不確定之中。
中左翼聯手狙擊國民聯盟
從選舉結果來看,法國執政黨得到了暫時的喘息,尚可維持內政外交的基本走向,但折損了近百議席;國民聯盟雖然輸了選舉,但單個政黨的議席數最多,該黨領導人勒龐宣稱只是「推遲了勝利」;至於「意外贏家」左翼聯盟,內部的協調程度有待觀察,其成員極左翼「不屈法國」和社會黨以接近的議席數分列一二,但這兩黨並不總是意見一致。鑒於三大陣營勢均力敵,且彼此施政綱領截然不同又極難合作,因此出現「懸浮議會」幾乎沒有懸念。未來法國的政治生態恐將迎來更加嚴峻的挑戰。
盡管如此,這場選舉的結果還是讓不少法國人感到慶幸,畢竟,眼下將極右翼擋在權力門口是頭等要務。然而,真正為極右翼登頂權力寶座踩下剎車的,並非是哪個政黨提出了治理國家的萬全之策,而是法國政治運作的基本規則。可以說,法國社會的諸多危機與治理困境讓極化政治野蠻生長,但政治運作規則又將其限制在了可控的範圍之內。
國民聯盟之所以止步於權力門前,與法國特殊的「兩輪投票制」有很大關系。根據國民議會選舉規則,首輪投票中候選人在選區內得票超半數者直接當選;如果無人過半,則得票率排名前兩位且不低於12.5%的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最高者當選。理論上,兩輪選舉對高票者更有利,因為參選度越高,能夠達到進入第二輪門檻的候選人就越多,選票就越分散,排名靠後的候選人機會就越小。但反過來,第二輪也可能成為「翻盤局」,因為兩輪之間相隔一周時間,各派都會使出渾身解數進行最後動員,選民也能冷靜下來理性思考國家的前途命運。選民支持的候選人如果在第一圈已被淘汰,那麽第二輪中這些「中間選票」就極為關鍵,很大概率會跟從其支持的政黨進行轉投,這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政黨競爭「調節閥」的作用。
本次議會選舉主要在三大陣營間展開,首輪投票後,國民聯盟、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以及執政黨聯盟「在一起」分獲33%、28.5%和20.04%的選票。出於對極右翼在首輪選舉中巨大勝利的集體恐懼,執政黨聯盟和左翼聯盟以及少數右翼選區最終決定擱置分歧,結成「共和陣線」,透過說服各選區排名第三的本黨候選人退選,從而把本身有利於極右翼的三角格局扭轉成極右翼與反極右翼陣營的對決。結果顯示,「共和陣線」利用選舉規則和200多人退選的激進策略有效地抑制了國民聯盟的戰績,避免了極右翼登頂權力寶座。
就戰術而言,中左翼出險招聯手狙擊極右翼,最終充當了穩定政治秩序的「安全閥」。這是選前民調無法精準預測的,大多數民調都預測了國民聯盟將會成為「相對少數」的大贏家,但深諳選舉規則的馬克龍能夠不懼民意解散議會進行「政治豪賭」,也從側面反映出法國政治運作模式成熟且相對可控。
7月7日,法國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領導人梅朗雄(中)出席在巴黎舉行的選後集會。
馬克龍對組建政府仍掌握主動權
目前來看,馬克龍並未批準阿塔爾請辭,而是表示等待新一屆國民議會形勢更加明朗後再做「必要決定」,這說明他對於組建新政府仍掌握著主動權,包括組建方式及具體的時間表。法國的政治傳統,國民議會選舉後,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總理都會向總統送出辭呈。目前,左翼聯盟呼籲馬克龍任命左翼總理,但尚未從本陣營中推出總理人選。三大陣營與在議會中占絕對多數所需的289席都相去甚遠,下一任法國總理是誰還要取決於各派間的協商與博弈。倘若馬克龍無法就總理人選和議會其他黨派達成一致,那麽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可以裁定現任政府部長在新政府任命之前繼續日常工作。
目前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法國政治變得更加「不確定」。根據法國憲法規定,總統在解散議會一年後才能再次解散議會,在最少一年裏,為了適配「懸浮議會」,政府將不得不容納各派成員,政府內部或將相互扯皮,決策效率可能大幅降低從而淪為只能處理日常事務的「雜務部」,無法為馬克龍執政的最後三年保駕護航。極右翼和極左翼政黨強勢崛起加劇了法國社會的政治對立和撕裂,未來的法國也大概率會陷入更加分裂、對立和互相牽制的政治局面。
作者:周秋君
文:周秋君(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圖:新華社編輯:劉暢責任編輯:張勇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