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美元首還能再見一面?時間不多的拜登政府,肯定不想拖到明年

2024-09-02國際

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從中國回去以後,白宮隨即放出訊息,說中美元首將在未來數周內通話。隨後,今年亞太經合峰會的主辦國秘魯主動表示,中方領導人存取秘魯的日期已經確定在11月中旬,此外拜登也會參會。

換句話說,如果中美領導人要舉行面對面會談,大概率就是在秘魯了,另外也有可能放在巴西G20峰會,這取決於兩國領導人具體的外交安排。

【中美有可能在拜登卸任之前再安排一次領導人會晤】

但可以確定的是,拜登如果想在卸任前再見一次中方領導人,需要在今年盡快實作,不能拖到明年。

拜登連任已經無望,今年的美國大選與他沒有任何關系,連帶著總統內閣裏的那些心腹,可能也要考慮「下崗再就業」的問題。

某種程度上,拜登和他的內閣,現在和看守政府也差不太多。但有必要指出,拜登的任期或者進入了「垃圾時間」,但中美之間的戰略博弈態勢,從來就沒有「垃圾時間」這一說法。

拜登任期最後這幾個月,中國繼續保持與拜登政府的溝通態勢,本身也是在為接下來的中美互動做鋪墊,同時要讓這一年多的中美關系「止跌企穩」有始有終。

【北京「王沙會」為中美元首對話鋪平了道路】

雖然這4年下來中美關系磕磕絆絆,但2022年、23年,中美都順利在11月舉行了領導人對話,今年大概也不會例外。上次中美元首峰會,就是在去年亞太經合峰會期間舉行,當時的對話場地設定在美國。

而在兩國領導人見面之前,應該還會有一輪線上通話。這是沙利文訪華時,與中方重點討論的話題,而我們對此也持開放態度。

這符合中美高層溝通的一貫模式,先是部長級的高層互訪,就領導人對話進行磋商,表明雙邊意向,擬定討論話題,然後酌情安排線上通話,再根據後續的外交日程表,看有沒有可能舉行一場正式會談,多少年下來了都是如此。這次沙利文訪華也不例外。

在美國人眼中,如何證明中美溝通取得了顯著成效,顯示兩國都「負責任地管理雙邊關系」,僅靠穩定的高層互動,還是不足以拿得出手,只有元首對話的分量才夠。

【今年的總統選舉已經與拜登無關】

而且隨著拜登任期馬上到頭,中美元首此時還能保持互動,對拜登政府有不可多得的象征意義,也是要表明,自己的對華政策「有始有終」。

可能這才是拜登政府的主要目的,至於明年是哈裏斯順利接班,還是杜林普卷土重來,就中美關系的維度而言,都沒有太大區別。正如我們之前反復強調過的那樣,民主黨與共和黨,雖然在外交政策上的手段與傾向各不相同,但本質上是殊途同歸。

至於中美元首見了面談什麽話題,「王沙會」可能已經討論出了一個初步框架。何況中美這輪在北京的戰略溝通,本身就是要為元首會晤鋪路,要談論什麽都會提前擬定。

當然,就算是同樣的話題,元首級的對話,肯定會討論得更深入,表述上也更具權威。只是互動歸互動,美國的言行不一,我們這裏還是心裏有數的。

【杜林普和拜登的對華政策都是殊途同歸】

綜合來看,中美這麽多輪高層互動,擺在最前面的共識,始終是要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和各層級溝通,中美這種體量的大國,哪怕雙邊關系再緊張,結構性矛盾再深刻,外交上的往來依然要保持,這既是對雙邊關系負責,也是對國際安全格局負責。

目前,國際社會都在緊盯中美博弈,生怕自己落入「選邊站」的困局,這一點在亞太地區表現得尤其明顯。與此同時,美國戰略界還在積極推行「新冷戰」話術,而中國要做的,就是避免落入陣營對抗的地緣政治陷阱,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美博弈必然帶來長期的地緣政治演變,兩國都會嘗試在雙邊關系中爭取主動權與話語權,這一點在台海問題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美國不斷強調「維持現狀」,但對於什麽才是「現狀」絕口不提,非常符合「戰略模糊」的作風,既不想現在就攤牌,又試圖繼續拿台海問題做文章。

【中美未來幾周會有一次通話】

我們則明確,如何界定、判斷「現狀」已經改變,「一中原則」是唯一的標準。但實事求是地說,關鍵則是如何透過政治、經濟、法律、軍事等層面,采取行動把這一點貫徹到位。

而除了台海問題,中美關系在地緣上還存在著其他的疑難雜癥,南海問題就不說了,美國現在隨時等著介入。

而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拜登政府也是持續朝中國施壓,如今美國不怎麽要中國對俄羅斯發揮所謂的「影響力」,而是開始捏造關於中俄戰略合作的虛假敘事,這方面的輿論戰從未中斷。

另外還有半島、巴以沖突等等,中美高層互動時,這些話題出現的頻率不低。中美屢次就這些議題討論,但往往共識有限,因為這已經觸及雙邊最核心的矛盾,那就是單極格局與多極秩序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