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應對氣候變遷需全球攜手同行

2024-07-16國際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近日釋出公報稱,截至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已連續12個月比工業化前(1850年—1900年)高出1.5攝氏度。公報數據顯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地表氣溫為16.66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的最熱6月。
今年以來,高溫、強降雨、洪水、幹旱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多地頻發。世界氣象組織近日表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已成為新常態,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遷是主要原因。
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美聯社日前報道,席卷墨西哥等國後,「貝麗爾」颶風襲擊美國德克薩斯州,帶來暴雨、強風,導致150萬戶家庭和企業斷電。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隨著「貝麗爾」颶風向內陸推進,破壞性強風和山洪暴發仍將繼續。
近來,英國、美國、南韓、印度等處於北半球的國家正經歷極端高溫天氣。世界氣象組織氣候專家阿爾瓦羅·席爾瓦近日表示,近幾十年來,熱浪和強降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和強度都在增加。今年以來,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熱浪已造成嚴重損失,對人類健康和福祉構成重大威脅。
在南半球,極端天氣也給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困擾。連日來,玻利維亞、烏拉圭、阿根廷、智利和巴西等多個拉美地區國家遭遇霜凍、寒潮等極端天氣,嚴重影響當地民眾生活和生態環境。此外,世界最大濕地——潘塔納爾濕地今年以來遭遇連續火災。巴西裏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環境衛星套用實驗室的數據顯示,大火已經摧毀潘塔納爾地區超過75萬公頃的土地。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指歷史重現率不高於10%或突破歷史極值,且導致顯著災害後果的天氣/氣候現象,其特點是爆發頻度低、事件強度高、社會影響大。」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兼全球氣候治理研究院院長李強提到,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事件呈現出「冷暖幹濕交替」的典型特征,即極寒、極高溫、幹旱、暴雨在全球範圍內交替頻繁出現。
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原因
「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原因。」李強分析,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諾現象交替出現,二者都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海溫異常變化的表現,會導致全球水資源分配不均,進而引發氣候異常。同時,人類生產生活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全球暖化不斷加劇,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釋出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2023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且近十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根據全球多個機構溫度監測的數據,從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的12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上漲1.6攝氏度以上。
「近年來,全球氣變問題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再創歷史新高;二是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三是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四是極端天氣頻度和強度不斷增加。」李強說。
應匯聚合力共同推進治理
「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威脅之一,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李強說,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和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
然而,應對氣候變遷依然面臨很多挑戰。
李強分析,一是當今世界,地緣沖突、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一系列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因素錯綜交織,一些已開發國家參與氣變治理的意願降低,給應對氣候變遷國際合作註入了諸多不確定性;二是全球氣變治理「碎片化」趨勢加強,各國因地理位置、自然稟賦和經濟發展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氣候敏感性,因氣候利益訴求差異而不斷形成更多的利益集團,導致全球在制定和落實應對氣變的政策時變得更加困難;三是已開發國家承諾的氣候援助遲遲不能落實到位,極大地挫傷了發展中國家參與應對氣變的積極性;四是某些國家將氣候問題當作政治博弈的籌碼,將氣候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阻礙了全球共同應對氣變的行程。
「全球應對氣變註定要在挑戰和機遇並存中堅毅前行。」李強說,「未來,在應對氣變的議題上,全球還是要努力凝聚最大共識,匯聚最大合力,共同推進氣候治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