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方與立陶宛斷交,歐盟對華投資審查,27國中僅1國表態

2024-09-02國際

中方與立陶宛斷交,歐盟對華投資審查,27國中僅1國表態

中國終於脫離立陶宛,歐盟審查對華投資,27 個國家中有 26 個不敢舉手

正如我的作品一樣,創作並非易事,請大家睜大眼睛支持我。

馮德萊恩委員提出了一項有爭議的控制中國在歐洲投資的計劃,遭到歐盟 27 個成員國的強烈反對,令人驚訝的是,只有立陶宛一個國家表示支持。這一結果背後有著怎樣的經濟考慮和政治博弈?為什麽大多數歐洲國家選擇與中國保持經濟聯系,立陶宛又有什麽特別之處?

事件串聯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些變化中,中國與歐洲的經濟關系備受關註。馮德萊恩委員最近提出了一項有爭議的計劃,引發了歐洲各國的激烈討論。該計劃的核心是對中歐之間的投資進行全面審查,旨在防止技術外流的風險,並控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歐洲的投資。

然而,這一 "審慎 "計劃在歐洲遭到強烈反對:在歐盟 27 個成員國中,只有立陶宛一個國家投了贊成票,這一結果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麽大多數歐洲國家決定投反對票。

要理解這一現象,我們必須看看歐洲近年來的經濟形勢。自 2020 年爆發新皇冠娛樂註冊送66危機以來,歐洲經濟遭受重創:許多國家經濟增長停滯,失業率上升,社會矛盾激化。2022 年,正當歐洲各國艱難復蘇之際,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沖突,給歐洲帶來了新的挑戰。

能源危機、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再次重創歐洲經濟。中國市場對歐洲國家尤為重要。中國不僅是歐洲的重要貿易夥伴,也是許多歐洲公司的重要投資目的地。

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與中國的經貿往來十分密切。據統計,2022 年,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 2979 億歐元。德國的汽車、工程和其他行業都非常依賴中國市場。在當前困難的經濟環境下,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因此不願意支持任何會影響雙邊投資的修改計劃,這是可以理解的。

法國和意大利等其他歐洲大國的情況與德國類似。這些國家都希望增加對華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在這種情況下,馮德萊恩提出的投資審查方案無疑會給歐洲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和不確定性,這也是大多數歐洲國家決定反對該方案的原因。

為什麽立陶宛是唯一支持這一計劃的國家?原因在於立陶宛近年來的一個中國政策:2021 年,立陶宛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設立 "台灣代表團",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在中國引起強烈反應。中國隨即宣布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降級為單橋關系,並實施一系列經濟制裁。

從那時起

此後,立陶宛與中立國的關系急劇惡化。立陶宛失去了中國這個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農業和激光等生產性行業受到嚴重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立陶宛決定申請歐盟的投資篩選計劃,這可以看作是其對華政策的延續,也是尋求歐盟支持和關註的一種方式。

然而,立陶宛的選擇似乎並沒有被其他歐洲國家采納:相反,大多數歐洲國家都選擇與中國保持經濟關系。這反映了歐洲國家當前的經濟現實,即在大流行病後的地緣政治沖突中,它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經濟增長機會。

歐洲國家對中國投資的態度反映了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之間的沖突。盡管一些國家與中國在政治上存在分歧,但它們仍希望與中國保持密切的經濟關系。在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這種 "政經分離 "尤為重要。

英國的經驗為其他歐洲國家敲響了警鐘。作為前歐盟成員國,英國脫歐後經濟形勢惡化。大流行病、能源危機、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英國經濟形勢惡化,2022 年底甚至被形容為 "主權違約",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註。

這一系列事件讓其他歐洲國家意識到,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忽視經濟利益、盲目追隨某些政治潮流可能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這就是為什麽許多歐洲國家不顧美國的壓力,選擇與中國保持經濟聯系的原因。

值得註意的是,歐洲國家對中國投資的態度並非一成不變:它們也試圖在保護本國經濟利益與維護技術優勢和戰略安全之間取得平衡。為此,一些國家反對對投資進行全面篩查,而另一些國家則在某些領域加強了對外國投資的限制。

例如,德國在 2023 年收緊了中國收購德國高科技公司的選擇標準,而法國正在加強對關鍵技術領域投資的控制。這些例子表明,歐洲國家在投資管理方面正朝著更加精細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一刀切。

美國在這場投資審查爭議中的作用也值得註意。作為歐洲的傳統盟友,美國一直試圖影響歐洲大國的政策,但隨著歐洲經濟問題的惡化,美國的影響力似乎正在減弱。隨著美國公共債務不斷增加、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以及社會沖突不斷升級,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正在減弱。

歐洲國家開始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國可能不符合它們的利益。它們尋求更加獨立的外交和經濟政策。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大多數歐洲國家不顧美國的壓力,繼續與中國保持經濟關系。

總之,有關歐盟投資篩選計劃的爭議反映了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的復雜性: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家間的經濟關系已變得如此復雜,以至於難以用簡單的意識形態來界定。歐洲國家的選擇表明,在應對經濟挑戰時,務實合作比意識形態對抗更可取。

網上有許多關於此案的激烈評論。讓我們看看網友們是怎麽看的:

老王說:'這不是明擺著嗎,誰都想賺錢,誰不想碰錢!

"肖力說:"歐洲要學會明智地認識到,盲目追隨美國是不會有結果的。

張阿姨嘆了口氣說:'唉,在這個世界上,利益是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只是天上的浮雲。

立陶宛是一個正在努力抵達天堂的小國,肩上的擔子很重。

"現在英國都這樣了,誰還敢向他們學習--還是和中國貿易吧"。

"這很有趣,"美國女孩說,"美國人很生氣,大喊大叫,但我的歐洲兄弟卻不聽。

老陳 '總之,還是錢最實在。誰養活你,誰就跟你走'。

歐洲關於歐盟投資審查的辯論反映了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的復雜性和各國利益的分歧。大多數歐洲國家選擇保持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反映了它們在經濟困難面前的務實態度。這也凸顯了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們為平衡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而做出的努力。歐中關系的發展將繼續成為國際舞台上關註的焦點,這不僅因為它關系到雙方的經濟利益,還因為它對全球經濟環境有著重要影響。

您怎麽看?請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