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烏克蘭決策層有多無能,引發媒體爭議,紛紛批評「豬高參」

2024-08-26國際

美國人曾建議澤連斯基提前離開烏克蘭,並已為其在波蘭設立流亡政府。然而,澤連斯基拒絕了這一建議,認為美國此舉是為烏克蘭準備投降的前奏。他甚至懷疑,這是美國和西方為了與俄羅斯達成和解而犧牲烏克蘭的跡象。

盡管澤連斯基的懷疑未必成立,但西方對烏克蘭的不信任顯而易見。

出乎世人意料的是,曾被視為弱隊的烏克蘭軍隊卻取得了耀眼的戰績,一度讓俄軍陷入窘境。尤其在基輔速決戰失敗後,烏軍連續奪回伊久姆、紅利曼等戰略要地,讓華盛頓及其歐洲盟友誤以為烏軍有能力擊敗俄軍並導致俄羅斯政權更叠。

然而,烏軍的幸運並未持續。隨著俄軍主動收縮戰線,轉而采取固守陣地、持久作戰的策略,逐步按實力對抗展開。2023年的烏克蘭大反攻未能取得任何成果,反而在俄軍的激烈反擊下,失地愈加。

進入2024年,尤其是近幾個月的戰況顯示,烏軍雖然依舊勇猛,但決策層表現令人失望,仿佛被「豬高參」附體。兩場重要戰役可為證。

首先是沃爾昌斯克戰役。

2024年5月10日,俄軍新組建的北方集團在拉平上將指揮下,對沃爾昌斯克地區展開大規模攻勢。初期,烏軍哈爾科夫集群的最高指揮官因戰敗被撤職。

隨後,戰線在沃爾昌斯克一帶陷入僵持。烏軍調集精銳力量堅決抵抗,而俄軍雖繼續進攻但意願不強,在控制市區西北部約60%後,雙方在沃夫恰河一帶展開拉鋸。

值得一提的是,俄軍在河北岸留下一小塊地盤給烏軍,橋梁被破壞後,烏軍只能派輕步兵渡河。按照常理,這部份城區無需過多堅守,因為攻城損失遠大於收益。

在基輔撤退後,俄軍曾放棄哈爾科夫和赫爾松的大片領土,退至蘇沃維金防線,這一策略有效地保存了俄軍的精銳力量。

另一場戰役是庫爾斯克戰役。

本應是一次宣傳性質的小規模偷襲,卻被烏軍決策層轉變為正面交戰,不斷調動兵力至庫爾斯克,形成一個巨大的突出部。這一策略與沃爾昌斯克戰役類似,但庫爾斯克的地勢與環境更為不利。

烏軍在庫爾斯克的行動,原本可設想為俄軍建立條件以便包圍和切斷其後勤,而事實上,經過初期的混亂,俄軍穩定戰局後,確實采取了這樣的戰術。

俄軍在沃爾昌斯克的作戰模式被復制至庫爾斯克,不斷打擊烏軍的後勤基地和重裝備,同時獵殺輕步兵,表現出耐心與計算。

烏克蘭決策層的這種行為,部份受美國內政需求的影響。目前美國民主黨的選情緊張,雖然拜登讓位於哈裏斯有所改善,但選情仍未穩定。此外,澤連斯基內部壓力巨大,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其家族和親信的腐敗醜聞不斷,加之澤連斯基取消選舉以戰爭為名,其合法性 和威信 均受質疑。

烏克蘭決策層之所以表現不佳,核心原因是過度依賴美國指導,缺乏獨立決策能力。這與歷史上紅軍反「圍剿」時受蘇聯影響類似,都是外部因素導致決策失誤。

總的來說,烏克蘭決策層的問題源自其內外政治壓力和戰略誤判,而烏克蘭的國家條件本優,卻因政治領導不力而未能有效利用。#百家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