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日媒稱印度望吸引中企投資,「只有中國有資金,放松審查無可厚非」

2024-09-10國際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眼看著「印度制造」計劃道阻且長,印度近期頻頻放風,希望中國投資回流,同時不忘炒作相關擔憂。
日媒【日經亞洲】9月10日報道稱,盡管美國蘋果公司開始在印度生產新一代iPhone,但印度離全球制造業大國的目標依舊有距離,該國在工業投資、新增制造業就業機會以及擴大制造業在本地生產總值(GDP)所占比重方面,進展滯後。此外,印度生產補貼和保護性關稅的激勵效果堪憂,許多企業並未迅速提高制造產能。
印度巴羅達銀行(Bank of Baroda)經濟學家表示,今年4-6月,私營部門在印投資疲軟,降至20年來季度低點。截至今年3月,2023/24財年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連續第二年下滑。
印度政府內部和外部人士紛紛呼籲,解決上述困境的方案是允許更多中國投資進入印度。但報道稱,此話題在新德裏仍屬高度敏感,在提振國內制造業和避免增加對華「依賴」方面,莫迪政府需要權衡很多問題。
比亞迪 ATTO 3在印度亮相 美聯社
報道稱,四年前的中印邊境沖突發生後,印度收緊對中國投資的稽核,並在發放簽證方面設卡,包括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在內的中企所提出的數百項投資申請要麽被擱置,要麽被否決。
「一些跡象表明,莫迪政府可能正在放松對中國投資的管控。」【日經亞洲】提到,印度財政部7月釋出的年度經濟評估報告指出,為了促進印度制造業的發展,印度有兩個選擇:多從中國進口,融入中國的供應鏈,或吸引更多來自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
印度商務部一位高級官員上月表示,「一些政策變化正在醞釀之中」。日媒稱,最近幾周,中企一些被擱置的投資提議已悄然獲得批準。
在印度放松對中資審查之際,印度金奈馬德拉斯經濟學院院長巴努穆爾蒂(N.R. Bhanumurthy)坦言:「只有中國有資金,尤其是用於海外投資的資金,而且中企尋求擴張。這沒什麽不對的。」
一邊希望中資促進印度經濟發展,一邊炒作擔憂
兩周前,在新聞釋出會被問及有關印度政府最近開始批準中方投資的報道時,印度商工部部長皮尤什·高耶爾(Piyush Goyal)的說法是,印度政府沒有重新考慮立場,除非政府另有表態,否則印度財政部的報告「只是一份報告」。
印度外交部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則在8月31日的一次會議上聲稱,鑒於印度與中國的邊境問題和雙邊關系狀況,中資會受到嚴格審查不奇怪。
除了邊境問題,印度對華貿易逆差也讓印度心態失衡。
截至今年3月的2023/24財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額突破1000億美元,中國時隔兩年再次超越美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智庫全球貿易研究計劃(GTRI)的數據顯示,2023/24財年印中雙邊貿易額為1184億美元。與上一財年相比,印度自華進口增長了3.24%,為1017億美元;出口增長了8.7%,為166.7億美元。
印度主要從中國進口制成品,尤其是電子器材,向中國出口的則是鐵礦石等大宗商品。
印度財政部年度報告作者、印度首席經濟顧問納格斯瓦蘭(V. Anantha Nageswaran)認為,透過放松對中資的限制,印度或許能夠逐漸減少與中國的貿易差額。
納格斯瓦蘭在報告釋出會上稱,中印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不平衡」,這也意味著印度讓自己「變得脆弱」,如果能做到平衡,選擇性放寬部份投資領域,「就有機會讓印度企業家掌握技術,並在某一時刻實作自給自足」。
2023年4月,美國蘋果公司行政總裁添·庫克為印度首家蘋果官方專賣店揭幕。 路透社
報道指出,盡管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受到該國投資限制的影響,但在印度2020年收緊對中國投資的審查之前,中國在印投資也不算強勁。2000-2020年,中國在印度累計投資額排外商直接投資的第22位。上一財年,中國以4229萬美元的投資排第32位元。
不過,納格斯瓦蘭強調,批準更多的中資進入印度,無論能否促進印度對華出口,總的來說都將大幅提升印度整體出口額。
納格斯瓦蘭打的算盤是,隨著美國和歐洲設定貿易壁壘,不直接從中國采購,「讓中企在印度投資,然後將產品出口到美歐市場,盡量不增加成本,這更有效。」他領導編寫的年度報告稱,「關註來自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似乎更有希望促進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就像東亞經濟體過去所做的那樣。」
此外,一些印度學者認為,中資在印度的增加也有助於緩解兩國政治緊張局勢。
印度智庫辯喜國際基金會 (Vivekanand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副研究員普雷納·甘地((Prerna Gandhi)宣稱,盡管中國是印度面臨的「首要安全挑戰」,但如果中企透過在印投資而創造大量資產,並幫助印度實作經濟增長,可能會減輕印度的「不安」。
印度主要商業日報【經濟時報】早前一篇報道披露,印度政府一個跨部門小組已批準了多達六項電子制造業投資提案,其中既有中企提案,也有與中方存在關聯的公司的提案,例如中國電子巨頭、蘋果供應商立訊精密,以及印度Bhagwati Products與華勤技術的合資企業。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8月29日刊文稱,有印度官員坦言,考慮到富士康和蘋果這樣全球制造商的要求,放松對華限制勢在必行,否則將影響外商對印整體投資。
與此同時,印度國內仍有反對者提出質疑,他們擔憂中國投資增加可能無法幫助印度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在印度設廠的中企可能尋求從中國進口工業原材料。
此外,一些觀察人士宣稱,放寬中資流入印度會加深印度在關鍵制造能力方面的對華依賴程度,並對本土企業造成沖擊。
就連一些支持增加中國投資的印度學者也認為,印度政府必須有選擇地在部份行業開放中國投資。馬德拉斯經濟學院院長巴努穆爾蒂認為,「應該有一些戰略投資,以支持印度的電動汽車和芯片等行業。」
印度全球貿易研究計劃(Global Trade Research Initiative)創始人、前印度政府貿易談判代表埃傑伊·斯裏瓦斯塔瓦(Ajay Srivastava)渲染稱,允許中企參與「印度制造」可能會導致許多印度企業倒閉,使印度暴露供應鏈脆弱性,並面臨地緣政治風險。
「最糟糕的結果將是心理上的:印度將失去對制造業的信心。」他認為,印度政府應該放松管制,改善基礎設施,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經營便利性,以提振國內工業生產。
印度鋼鐵生產商JSW集團宣布與上汽集團合作,共同成立合資企業JSW MG Motor India。 路透社
一段時間以來,印度營商環境備受詬病,外界質疑印方對中國在印企業采取歧視性措施和選擇性執法。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在印商界人士8月2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印度僅想部份解決投資稽核、發放技術人員簽證問題,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在印中資企業面臨的「不公平、不公正、歧視性」的營商環境,對印投資較大風險就不會化解,中資企業對印投資、經營、合作仍需持謹慎態度。
針對印度對中國投資審查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年1月表示,中方始終認為,中印邊界問題作為歷史遺留問題,應當放在雙邊關系的適當位置上,妥善加以處理。中印邊境局勢總體保持穩定,邊境事態的解決行程不應影響兩國關系的正常發展。
毛寧還強調,事實上,近年來中印雙邊貿易額連續突破千億美元,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證明了兩國貿易合作的韌性和潛力。中方希望印方充分認識中印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本質,為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透明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