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印度對中國釋放善意,但中國人卻不買賬!

2024-08-27國際

在閱讀本文之前,建議您先點選「關註」,這樣以後就能持續接收到更多類似的精彩內容啦。

引言

莫迪政府頻頻向中國示好,釋放出合作訊號,企圖挽回因政策不穩定而失去的中國投資。然而,現實情況卻是中國企業對赴印投資持保留態度,紛紛將目光轉向更具穩定性和商業誠信的東南亞國家。 印度的巨大市場還能否吸引到曾經的投資者?

正文

莫迪政府近期對中國企業頻頻伸出橄欖枝,這一舉動顯然是為了挽回印度經濟放緩的局面。自2020年起,印度對來自中國的投資專案采取了嚴苛的審查和打壓措施,導致數百家中國企業的投資計劃被擱置, 甚至部份企業的簽證申請也被無情駁回。

然而,隨著印度經濟增長的放緩,莫迪政府似乎意識到這種強硬姿態已不再符合國家利益,開始試圖修復與中國的經濟關系。

莫迪政府對中國的示好,表面上看是為了促進兩國經濟合作,但其背後的動機更為復雜。今年年初,在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印度國內貿易促進部部長拉傑什公開表示,

隨著中印邊境局勢的緩和,印度有意調整對華投資規則。然而,這一系列的表態和措施,並未能 迅速贏得中國投資者的信任。

印度【經濟時報】在8月22日報道稱,印度政府的跨部門工作小組已經批準了電子制造業領域的數項投資提案,其中一些投資者來自中國。

這一訊息本應給中印經濟合作註入新的活力,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印度的政策頻繁變動,使得中國企業對未來在印度的投資計劃充滿了不確定性。

實際上,中國投資者對印度市場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轉變。盡管印度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理論上可以為任何產品提供可觀的利潤,但 投資環境的惡劣卻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印度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時而嚴厲打壓,時而放松管制,使得企業無法在印度獲得長期穩定的經營預期。

此外,莫迪政府還頻繁以偷稅漏稅等各種罪名對外國企業進行打壓,令投資者對其商業環境產生極大的擔憂。

更為嚴重的是,印度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姿態也令人感到不安。盡管印度在對華關系上釋放出了緩和的訊號,但其在與俄羅斯的貨幣兌換協定中卻拒絕接受人民幣, 轉而選擇阿聯酋貨幣作為中立交換媒介。

這種矛盾的行為不僅暴露了印度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不穩定性,也進一步打擊了中國投資者的信心。

隨著東盟國家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將目光轉向東南亞。這些國家不僅在商業誠信上表現出色,還積極支持人民幣的使用,使得投資者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跨國交易。

2023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已經超越了美國,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這也反映出中國企業對東南亞市場的高度重視。

對於印度來說,如果無法提供一個穩定、透明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將變得越來越困難。莫迪政府要想真正贏得中國企業的信任,

就必須在政策上表現出一致性和穩定性,避免朝令夕改。此外,印度還需要改善其商業環境,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幹預,讓市場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印度市場雖大,但若沒有一個可靠的政府作為保障,再好的投資環境也難以吸引到真正有實力的投資者。中國投資者的轉向已經為印度敲響了警鐘。如果印度不在政策上做出實質性的改變,未來可能會失去更多的投資機會。

結語

那麽最後小編想問: 莫迪政府真能靠這些小動作挽回中國投資者的心嗎?對此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