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港媒:美國「中國行動」後遺癥,科學家被無端打壓致美國人才雕零

2024-08-27國際

近日,據香港知名國際媒體【南華早報】訊息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承認其針對中國的調查措施使得多數亞洲研究人員感到被針對和疏遠,但是盡管他們意識到了這個錯誤,他們仍然沒有給出任何的道歉或者補救措施, 美國觀察人士痛批此舉大振幅削弱了美國的科研競爭力,甚至直接導致了美國人才雕零。

在相關文章的評論區,還有一些美國民族主義者大言不慚聲稱「 這些華人或者華裔科學家大可以盡情離開美國,反正印度人才會很快補上這個缺口 」,美國觀察人士反諷這位美國民族主義者:「 然後讓更多的波音客機從天空中摔下來嗎」

政策遺留陰影下的科學家困境

近年來,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愈演愈烈,尤其是在美國前總統杜林普執政期間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中,許多在美華裔科學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這一計劃的初衷是為了防範所謂的「外國勢力幹預」,然而,在實施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華裔科學家成為了懷疑和審查的物件。

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透露,自這一行動啟動以來,已有112名科學家因被指控未能披露與中國的聯系而被解雇或被迫退休,其中大部份是亞裔。

這一行動不僅質疑了這些科學家的誠信,還對美國的生命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

盡管在2022年該計劃正式結束,但其帶來的創傷並未因此消散。很多華裔科學家,包括一些知名的研究人員,已經選擇離開美國,尋找更具包容性的研究環境。

正如美國再生元制藥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科學家王念爽所言,「 很多華裔科學家感到自己因為種族而被針對和欺淩,這種感覺促使他們離開美國,尋找更安全的科研環境。

這不僅僅是個別人的感受。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最近釋出的報告中,美國科學界的領導地位正在逐漸喪失,尤其是在生命科學領域。

報告指出,中國在藥物試驗、基礎科研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正在迅速提升,而美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力卻在下降。毫無疑問,「中國行動計劃」不僅對個別科學家造成了困擾,也削弱了美國整體的科研實力。

NIH的最新聲明承認,這一行動對亞裔研究人員造成了「意外後果」,並表示將與大學和學術機構合作,修復與亞裔研究人員的關系,推動國際科研合作。然而,許多學者認為,種族定性的傷害已經造成,修復的道路任重而道遠。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試圖透過限制與中國的科學合作來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卻在無形中削弱了自身的科研力量。

正如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裔病毒學教授所言,「 這場行動對美國科研的負面影響將是長期且不可逆的。

隨著中美科技競爭的持續,美國如何處理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科學家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其未來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地位。

在未來的幾年裏,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曾經紮根美國的華裔科學家選擇回歸中國或前往其他國家繼續他們的科研之路。

中美科技競爭的深遠影響與未來展望

中美之間的科技競爭不僅僅是兩國政府之間的博弈,它更深遠地影響著全球科學研究的格局。

近年來,隨著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等前沿領域,中國的科研實力已經達到了可以與美國一較高下的地步。此時,美國采取的「中國行動計劃」不僅未能有效遏制中國的科技進步,反而使得大量的優秀科學家流失,削弱了自身的科研競爭力。

從全球視角來看,科學研究是一項跨越國界、超越政治的合作事業。科學的進步依賴於各國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而非人為的隔絕與封鎖。

然而,「中國行動計劃」這樣的政策卻反其道而行之,試圖透過限制與中國的合作來維護美國的科技領先地位。這不僅違背了科學合作的初衷,也對全球科學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以生命科學領域為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頂尖科學家向往的聖地。然而,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重新考慮他們的職業選擇。

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機構研究中心釋出的研究結果顯示,從2010年到2021年,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數量穩步上升。尤其是在「中國行動計劃」實施後,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這一現象不僅僅是科學家的個人選擇,更反映了全球科技競爭的新格局。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的科技強國,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回流。

與此同時,美國的政策卻在無意中助推了這一趨勢。正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馬西亞·麥克納特所指出的那樣,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導地位上的失去,不僅僅是政策失誤的結果,更是全球科技力量此消彼長的反映。

展望未來,如何應對中美科技競爭將成為全球科技界關註的焦點。美國若想繼續保持其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就必須重新審視其對華政策,尤其是如何處理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關系。

正如許多學者所呼籲的那樣,美國應當放寬對國際學生和學者的限制,減少科研人員的監管負擔,以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科學人才。

而對於中國而言,如何利用這一時機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回流,並進一步推動自主創新,將決定其能否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中國在科學領域的崛起,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國必須繼續加強國際合作,推動科技成果的共享與套用,才能在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中占據主動。

稍作小結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科技強國,彼此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

然而,這種競爭應當是在互相尊重和合作的基礎上展開,而不是透過孤立和打壓對方來實作。只有透過開放和合作,全球科學才能迎來更大的進步,而中美兩國也才能在這場競爭中實作共贏。

總的來說,美國的「中國行動計劃」雖然已然結束,但其帶來的影響仍將持續影響著中美科技界的關系。

在這場科技競爭的博弈中,如何正確處理與中國科學家的關系,將直接影響到美國未來的科技領導地位。而中國則需要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為全球科學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