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為什麽中歐關系很重要?

2024-08-28國際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中歐的貿易受到了巨大挑戰,從歐盟在電動汽車搞事情開始,一系列不友好的言論和舉措極大的損害的中歐的各種信任,當然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理,於是有了在乳制品,白蘭地,豬肉等等領域傾銷調查。

雖然從結果來看,雙方還沒有到最後不可挽回底部,但從歐盟的總體態度來看,沖突似乎不可避免,歐盟「外長」也直言不諱了,中歐「貿易戰」似乎不可避免。

那麽問題來了,盡管歐盟方面對於與中國經貿往來長期不看好,但預計雙方都會保持一定的克制,因為合作才是主基調。

這裏面提一點,氣候問題,綠色產業,歐盟極力推動的領域需要中國合作甚至幫助。例如,雖然有了俄烏沖突,歐盟內部討論「減少依賴」的聲音多了起來,但在能源轉型大背景下,還是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如,歐盟透過擴大進口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大幅加快了能源轉型。要知道,早在十多年前,在該領域歐盟沒少找中國麻煩,如今世界更亂,歐盟還得與中國雙贏。

當然,完全脫離現實也不大可能,即歐盟想要自己建立本土供應鏈,但其也不可避免與中國合作,因為「歐盟制造」顯然不能滿足發展需求。

因此,當下歐盟內部有了新的聲音,與中國商討一種雙贏的協定,以綠色產業為起點,找到共同節奏。

對中國來說,我們的主力尤其是出口,在更加關註新興市場(例如東南亞)之余,也不可能完全不與西方貿易往來,但美國不可能是主線了,只有歐盟有這個實力。

實際上,中歐貿易,早已經有了不可爭辯的事實——越來越緊密,所謂的「減少依賴」只限於歐盟內被美國左右的政客。

根據最近釋出的2023年數據,自2018年以來,美國在所有類別的進口制成品方面都減少了對中國的依賴。然而,歐盟和中國在幾乎所有類別的進口商品上都保持或增加了對彼此的依賴。

例如,歐美高喊多位的供給多元化,結果是自2018年以來,美國減少了中國進口商品的比例,而歐盟源自中國的歐盟進口商品的份額有所增長,中國仍然是該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進口來源。

再往細分析一下,過去五年,歐盟在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商品方面仍然極度需要中國;在低技能和技術密集型商品類別中,包括鐵、鋼和不太復雜的運輸器材,中國在這一領域的依舊是歐盟最大供應商,與2018年差別不大;在中等技能和技術密集型商品類別中,包括某些道路車輛和專用工業機械,歐盟和中國之間日益增長的相互依賴。

總之,歐盟與中國貿易密切程度超過很多人普遍認知,即便未來有波折,也不會極大改變現狀,而且如果有很多人關註旅行博主的話,你會發現歐盟許多國家都專門的中國超市或者大型超市中中國商品琳瑯滿目,豐富程度超過你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