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烏克蘭外長訪華有何深意?專訪前駐烏克蘭參贊丁建偉|國際觀察

2024-07-27國際
本期嘉賓
中國前駐烏克蘭使館參贊、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丁建偉。
7月23日至26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應約訪華並與中國外長舉行會談。
庫列巴此行有何背景?烏方願意並準備同俄方談判意味著什麽?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廣州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舉行會談。圖據外交部
「烏克蘭飽受戰火摧殘,劫後景象慘不忍睹;俄羅斯也不輕松。」丁建偉表示,隨著烏克蘭危機延宕,各自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突出,俄烏雙方陷入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境地。
俄烏為何僵持不下?丁建偉認為,雙方都輸不起。與此同時,在沒有任何一方透過絕對軍事優勢倒逼對方妥協的情況下,雙方目前都仍有一定潛力,這場戰爭只能持續下去。
在丁建偉看來,最近幾個月,烏克蘭政府在解決俄烏沖突問題上的政策來了個180度的轉彎。反觀俄羅斯,也是如此。
丁建偉表示,庫列巴訪華是希望中國在政治解決俄烏沖突中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從他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時的表態看,這次中國之行,不虛此行。
中國前駐烏克蘭使館參贊、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丁建偉。圖據受訪者
封面新聞:俄烏沖突如何發展?
丁建偉:俄烏沖突是二戰以來發生在歐洲地區規模最大、烈度最高、時間最長的局部性戰爭。
烏克蘭危機升級已進入第三個年頭。對交戰雙方的得失和戰場態勢,可以概括為互有攻守、傷筋動骨、僵持不下。雙方都陷入了贏不了、談不攏、退不得的境地。
這場危機逐漸演變成一場持久戰、消耗戰和拉鋸戰。需要雙方在意誌和韌性的比拼中迫使對方作出妥協和退讓,但無論俄羅斯還是烏克蘭,要做到這一點都十分困難,因為各自的戰略目標尚未實作。
烏克蘭飽受戰火摧殘,反觀俄羅斯,其實也不輕松。戰爭久拖不決,引發兩國國內反戰情緒上升,各自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突出。可以這麽說,雙方陷入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境地。
目前,戰場態勢仍是膠著延宕,互有攻守,但要達成彼此的戰略預期仍很難。從持續觀察來看,要透過軍事手段獲得勝利,無論是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很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烏內部要求和談的呼聲很高,盡管不久前在瑞士召開的和平峰會因俄缺席未取得實質性成果,但峰會為未來透過政治解決俄烏沖突搭建了平台。
封面新聞:雙方為何僵持不下?
丁建偉:首先,俄烏沖突已演變成俄羅斯與美國、北約之間的較量。烏克蘭其實充當著美歐的「馬前卒」,俄烏雙方都沒有妥協退讓的空間。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東部四州已公投入俄,俄羅斯對領土問題不會退讓。對烏克蘭來說,情況同樣如此。
其次,雙方目前都不具備壓倒對方的絕對優勢。在沒有任何一方透過絕對軍事優勢倒逼對方妥協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只能繼續下去。
再者,雙方都仍有一定潛力。一方面,俄羅斯還沒有用全力應對這場戰爭;另一方面,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還沒有盡到全力。
烏克蘭危機升級之初,雙方先後在白俄羅斯和土耳其進行了六輪談判,在涉及烏東部四州以及克里米亞被占領土歸屬問題上分歧嚴重,最終導致談判流產。
事實上,去年底以來,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紛紛投擲和平談判的「善意」。俄羅斯的態度很明確: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同時要承認新領土的現實。烏克蘭的戰略目標也很清楚:要收復1991年國際公認的邊境在內的所有被占領土。
從雙方談判的角度看,阻力很大程度上來自美國。美國口口聲聲支持和談,實際上卻在阻礙雙方進行和平談判。對美國來說,其預設的透過這場戰爭徹底削弱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並沒有實作。
另外,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在全球範圍尋找代理人,不願意輕易拋棄「既能打又會打」的烏克蘭。
封面新聞:如何觀察烏外長訪華?
丁建偉:最近幾個月,烏克蘭政府在解決俄烏沖突問題上的政策來了個180度的轉彎,從以前堅決不談判,要透過戰場決定勝負,到現在要用一切談判結束戰爭,就是一個最好的明證。
反觀俄羅斯也是如此,雖然預設了談判條件,但深知抱定領土有關訴求解決沖突,是不可能的。
庫列巴訪華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在政治解決俄烏沖突中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實際上,從俄烏沖突開戰伊始,中國政府解決危機的立場是非常清晰明確的。同時,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三次赴烏克蘭等國斡旋,就解決危機同各方深入溝通。
用烏克蘭著名政治學家瓦列裏的話說,庫列巴訪華可以說是「破冰之旅」,消除了同中國的誤會,接受了中國的觀點,同時對中國對政治解決烏危機具體方案和路徑達成一致。也就是說,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不能沒有中國參與,如果缺失中國,任何談判都會陷入「死胡同」。
王毅外長在廣州會見庫列巴時表示,近期烏俄雙方都不同程度發出願意談判的訊號,雖然條件和時機還不成熟,但中方支持一切有助於和平的努力,願繼續為停火止戰、恢復和談發揮建設性作用。庫列巴表示,烏方認真研究了中國、巴西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六點共識」,願意並準備同俄方開展對話談判。
庫列巴接受烏克蘭媒體采訪時,被問及這次會談是否得到預期結果?有什麽感覺?庫列巴說:「很滿意的感覺。」他的表態說明,這次中國之行,可謂不虛此行。
封面新聞記者 趙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