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英國新政府加速推進綠色經濟轉型

2024-07-17國際
7月4日,在英國倫敦,一輛大巴經過西敏教堂附近的一處投票站指示牌。新華社記者 李 穎攝
7月5日,英國工黨以壓倒性優勢從大選中勝出,時隔14年再次上台執政,基爾·斯塔默作為英國下議院絕對多數黨領袖出任英國首相。此次大選中,工黨及中間黨派在英國下議院贏得了近80%的席位,在23位保守黨中,有19位對凈零排放路徑持懷疑論調的議員失去席位,英格蘭和威爾斯綠黨獲得4個下議院議員席位,英國經濟加速綠色轉型的政治阻力大幅削弱,這預示著英國政府將在凈零排放上采取更為激進的舉措。
根據英國工業聯合會(CBI)釋出的報告,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獲、綠色制造、綠色金融等在內的綠色經濟已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直接創造了大量技術創新導向、高價值的就業機會,並成為外國對英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增長點。據統計,英國綠色經濟在2023年同比增長9%,貢獻了740億英鎊的總增加值(GVA),相當於英國當年本地生產總值(GDP)的3.8%,並創造了76.5萬余個工作崗位,相當於英國總就業人數的3%。另據CBI測算,2030年後,低碳經濟將每年額外為英國GDP創造370億至570億英鎊的增加值,綠色經濟的增長潛力巨大。同時,CBI警告稱,英國雖然是早期的綠色環保領域領導者,並成為以立法推動凈零排放轉型的首批發達經濟體,但英國正在失去先發優勢。英國在綠色經濟上的投資規模已經落後法國和德國,並遠遠落後於美國。2020年英國在能源轉型上的投資占其GDP的比重比其他國家都要大,但在總量上已經落後,歐盟和美國出台了巨額經濟援助計劃,美國一攬子綠色經濟計劃規模已超過1萬億美元。英國難以在公共投資規模上超過美歐等競爭對手,但可以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公共投資引導下吸引私人投資入場,為綠色轉型籌集長期發展資金。
為了使英國在全球發達經濟體的凈零排放競爭中不掉隊,英國工黨在其2024年大選競選綱領中明確了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性。英國工黨認為,能源系統凈零排放是巨大的經濟發展機遇,不僅能促進經濟增長,還能降低民眾能源成本危機,讓英國再次實作能源獨立,擺脫能源外部依賴。英國工黨將實作能源系統凈零排放作為其第二大執政使命,其2030年實作清潔能源轉型的目標比保守黨提前5年。英國工黨政府指責前任保守黨政府未能抓住綠色經濟發展機遇,一方面,保守黨不認同經濟增長、能源安全、降低能源成本和應對氣候變遷可以相互補充、統籌兼顧;另一方面,保守黨在意識形態上反對利用國家(公用)作用(包括公共投資)來實作能源轉型目標。
基爾·斯塔默上任不到一周,就宣布取消在陸上進行風電開發的限制性政策,該政策在2015年由當時的保守黨政府提出,事實上禁止了在陸上開發風電。7月9日,英國財政大臣美曹·裏夫斯宣布,英國政府新設立73億英鎊「國家財富基金」,並將立即開始投資綠色鋼鐵、綠色工廠等綠色經濟領域,支持英國重工業凈零排放。該基金將在5年內投資低碳能源轉型的重點專案,由英國基礎設施銀行註資。
同時,英國工黨政府宣布組建大英國能源公司(Great British Energy),支持英國清潔能源轉型,實作能源獨立,降低家庭能源成本。新公司將由政府註資、經營和管理,由英國全體國民所有。新公司將在新一屆議會期內獲得83億英鎊註資,部份資金來自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征收的臨時附加稅,其余資金將由政府發債籌集。英國工黨政府表示,該公司將與行業、工會等私營部門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投資清潔能源資本密集型專案,推動英國成為浮動式海上風電、核電和氫能領域的世界領先者,在未來綠色行業中創造65萬個技術型崗位,重塑英國工業中心的實力,並最終實作在2030年英國陸上風電發電量翻一番、太陽能發電量翻三番、海上風電發電量翻四番的目標。英國工黨政府還表示,將推動傳統能源行業有序替代和結束,不再頒發勘探北海油氣田的新特許證,但不會撤銷現有特許證,將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的增量開發。
未來一段時間,預計英國工黨政府將出台一系列支持能源轉型、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如英國工黨政府將引入【能源獨立法案】,為能源和氣候政策建立框架,推動英國成為「清潔能源超級大國」。同時,英國工黨政府還將結束保守黨10年來在核電問題上的猶豫不決,將投入資金延長現有核電站的使用壽命,並推動欣克利角C核電站順利完工,透過塞茲維爾C核電站和小型模組化反應堆等新核電站建設,發揮核能在實作能源安全和凈零排放上的重要作用。同時,英國工黨政府將維持天然氣戰略儲備,更新天然氣儲存及電力儲能設施,繼續發揮石油、天然氣在英國能源供給結構穩定中的持續作用,保證英國在實作能源系統凈零排放目標前的能源供應安全。
此外,英國工黨政府還將把氣候外交作為外交優先事項,推動全球向更加公正、清潔的綠色經濟轉型,並將實作1.5℃的控溫目標保持在可預見的範圍內。同時,尋求恢復英國在應對氣候變遷上的領導地位,重建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關系,建立更廣泛的全球聯盟以應對氣候危機、能源轉型、低碳經濟發展等難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