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方選擇「武力收台」,美國能做些什麽?美媒認為,到那個時候美國的科技行業恐怕會毫無還手之力。
是什麽讓美國媒體產生了這個擔憂?這就得提到英特爾和波音,兩家著名的美國企業。
最近一段時間,和這兩家美企有關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波音一直深受墜機調查、空中事故、生產延誤等問題的困擾;
英特爾則傳出暫停派息、裁員、削減支出,甚至成為高通收購目標的訊息。
曾經神一樣的存在,現在已經沒有一絲光芒。
但這並不是個例,1999年,美國最有價值的10家公司中,有4家都是制造業廠商,但現在這樣的廠商已經榜上無名。
波音
特斯拉是唯一能拿出來談一談的後起之秀,但它也只是排在11名的位置。
盡管美國一直用強硬態度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色厲內荏就是他們的本質。美國之所以持續炒作俄烏沖突, 原因之一就是能在歐洲內部制造恐慌,致使那些歐洲企業出逃。
然後美國適當的宣布一些補貼措施和福利,那美國不就招攬到了一批企業來刺激本國制造業了嗎?
美國這個算盤打的很響,但只奏效了一半,美國制造業本身就已經「爛掉了」,腐肉不除,必定爛完。
可是對現在的美國來說,他們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台積電
這也是美國媒體為什麽會聯想到咱們實作統一,將讓美國科技行業陷入被動局面的原因。
因為英特爾等美國企業的節節敗退,會導致台積電的發展壯大,而一旦中國大陸在未來幾年內成功收台,實作統一,美國企業又該如何自處?
說到這裏就不難想象,為什麽此前會有美國議員叫囂, 如果發生台海沖突,就必須先炸毀台積電。 他們的想法是,如果我也得不到,那不如全部毀掉。
但坦白講,如果真到了那一步,解放軍根本不會給美國炸毀台積電的機會。不管是想派兵「保台」,還是幹些別的事情攪局,都需要先過解放軍這關。
解放軍演習
近段時間一直有訊息稱,美國很多核心武器都被層層外包給了中國企業,包括最關鍵的軍用數據鏈。
不管訊息是否屬實,咱們控制關鍵材料出口,美軍造不出來最新的F-35的確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