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澤連斯基震撼發言:俄烏沖突即將終結,俄羅斯該準備「投降」?

2024-09-16國際

澤連斯基在德國的拉姆施泰恩空軍基地發言時,透露出一種對即將到來的「勝利」的堅定信心。他明確表示,烏克蘭的最終決戰將會在秋季之前到來,俄羅斯會屈服。但事實真會如此嗎?

我們都知道,這場沖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顯然不是一個會輕易屈膝投降的對手。

澤連斯基的發言,更多的是一種戰略性的「心理戰」。他希望透過這種強硬的表態給俄羅斯施加壓力,促使對方做出讓步。而且,這樣的言辭也能夠提振烏克蘭國內民眾和軍隊的士氣,同時吸引更多國際社會的註意力與支持,特別是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

盡管澤連斯基在拉姆施泰恩呼籲西方提供更多支持,但他其實心裏清楚,西方對烏克蘭的態度已經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特別是美國方面,拜登政府雖然表面上依舊強烈支持烏克蘭,但其內心的猶豫卻越來越明顯。

澤連斯基急切希望西方,尤其是美國,能夠提供更多的重型武器、先進導彈系統和戰鬥機。因為他深知,只有依靠這些外部資源,烏克蘭才能夠繼續在戰場上取得進展。然而,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的回應讓澤連斯基大失所望。柯士甸冷淡地回應道:「僅憑一種武器無法改變戰局,烏克蘭的勝利依賴於全面的戰略。」

這一表態其實透露出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已進入「冷靜期」。美國逐漸意識到,持續為烏克蘭提供大規模的軍事援助,不僅會對自身的國際戰略布局產生影響,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安排,也會讓美國國內逐漸反感。美國國會和民眾對巨額援助烏克蘭的反對聲也在不斷增大。

隨著2024年美國大選的臨近,澤連斯基的焦慮感與日俱增。烏克蘭深知,如果杜林普再次當選,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政策可能會發生巨大變化,甚至可能減少甚至撤回軍事援助。杜林普在任期間對烏克蘭的態度相對冷淡,並且一再質疑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

這也就是為什麽澤連斯基如此急切地希望能夠在2024年大選之前結束沖突。他知道,一旦美國的政策發生轉變,烏克蘭將失去其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為了避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澤連斯基需要盡快取得一些實際的勝利,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外交上。

為了加速戰爭行程,澤連斯基命令烏克蘭軍隊發動了對俄羅斯戰略要地庫爾斯克的突襲。庫爾斯克是俄羅斯的重要後方基地,對俄軍的補給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透過這樣的突襲,烏克蘭試圖削弱俄軍的補給和防禦體系,從而迫使俄軍在前線出現崩潰。

然而,這一行動風險極大。盡管突襲一度取得了一些戰果,但俄軍的防禦力量並非烏克蘭想象中的那樣脆弱。俄羅斯軍隊迅速作出反應,對烏克蘭的進攻展開了猛烈的反擊。盡管庫爾斯克的攻擊對俄軍的後勤供應造成了短暫的影響,但烏克蘭想透過這一行動徹底改變戰局的願望似乎並不現實。

普京對此表示,烏克蘭的突襲不過是「象征性的挑釁」,並不會對俄軍整體戰略構成真正威脅。俄羅斯在邊境的防禦系統經過多年的加強,並不會因為一次突襲而崩潰。

在澤連斯基公開宣布「秋季倒計時」的同時,普京在東部戰線加大了反擊力度。俄羅斯軍隊不僅在前線展開了更為激烈的攻勢,而且還加深了與其他國家的外交和經濟合作。特別是在中東和非洲,俄羅斯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這些地區的資源和經濟支持,使得俄羅斯能夠減輕西方制裁帶來的經濟壓力。

普京的反應顯示,他並沒有打算在戰場上做出任何讓步。他認為,烏克蘭的攻勢雖然暫時有效,但從長期來看,俄羅斯依然有能力扭轉局勢。俄羅斯的戰略不僅僅局限於烏克蘭邊境,而是透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確保自己在國際舞台上不被孤立。

澤連斯基目前面對的挑戰,不僅僅來自俄羅斯的軍事壓力,還來自烏克蘭國內逐漸增加的疲憊感。戰爭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烏克蘭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前線士兵的傷亡也在不斷增加。最初的全民團結與高昂士氣正在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烏克蘭民眾開始對戰爭的意義產生質疑。

澤連斯基必須處理國內民眾的焦慮,同時爭取外部支持。然而,隨著戰爭的延續,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也開始出現分歧。法國和德國對繼續提供大規模的軍事援助表現出明顯的擔憂,認為烏克蘭若無法迅速結束戰爭,歐洲也將受到長久的影響。

澤連斯基的「秋季倒計時」計劃無疑是他在戰場上最後一次大膽的賭博。他試圖透過加快戰爭節奏,取得一些可以在外交上交換的勝利,迫使俄羅斯做出讓步。然而,從當前的局勢來看,俄羅斯並不會輕易屈服,戰爭的進展也遠比澤連斯基所預期的更加復雜。

即使澤連斯基在戰場上取得一些局部勝利,也未必能夠為烏克蘭帶來持久的和平。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特別是美國的態度,直接影響著烏克蘭未來的命運。而隨著美國大選臨近,烏克蘭的未來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

總的來說,澤連斯基的秋季計劃雖然看似雄心勃勃,但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無論是戰場上的勝負,還是外交上的較量,都將對烏克蘭的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正如普京所言,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戰場上的較量,更在於長期的經濟對抗與國際格局的變化。

認同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