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一直致力於成為除了中國和美國之外的第三極,希望能夠和中美兩個超級大國平起平坐,但事與願違,隨著時間的推移,歐盟非但沒有成為世界的第三極,反而越混越慘,陷入了系統性的危機。
美國彭博社撰文稱,歐洲當前面臨著政治癱瘓、外部威脅以及經濟衰退,這些情況威脅著歐盟成為一支獨立全球力量的雄心壯誌。
文章指出,即便中美也存在問題,但都沒有像歐盟這樣,因為歐洲不具有中美兩國的優勢。
歐盟搖搖欲墜
歐洲出現系統性危機
按照美媒的說法,政治癱瘓是歐盟當前最大的問題之一。
成員國之間的利益沖突和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使得歐盟在面對重大決策時往往難以達成共識。尤其是在應對氣候變遷、移民危機和安全問題等方面,成員國各自為政,導致整體政策效果不佳。
其次,歐洲大陸的戰爭,在歐洲看來是一場外部威脅,但歐盟內部並未形成完全的統一意見,即便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打了兩年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情況並沒有任何好轉。
這些因素導致歐盟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使得歐盟經濟增長乏力,生產力停滯不前。這種經濟上的疲軟使得歐盟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劣勢,無法有效吸引投資或推動技術創新。
這又會形成惡性迴圈,經濟發展不起來,其他的問題都會愈演愈烈,這些麻煩又會進一步限制歐盟的經濟發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為何淪落至此?
那麽,是什麽導致了歐盟陷入如此悲慘的境地呢?
首先是內部結構的問題。 歐盟作為一個多國聯盟,其決策過程往往受到各成員國利益的制約。
說直白一些,就是不夠團結。
拿氣候議題來說,各國由於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對減排目標的接受程度差異巨大,這使得整體政策難以推進。
其次是外部環境。 外部因素不只是戰爭,包括與其他國家的競爭,被美國收割等等,都對歐盟造成了深遠影響。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歐洲無力抵抗外部因素對歐洲造成的沖擊。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是,歐洲「太老了」。
許多歐洲國家仍依賴傳統產業,而未能及時轉型升級。這種依賴使得它們在面對全球競爭時顯得無力,同時也影響了整體經濟增長。
歐盟還是一盤散沙
歐洲難以改變
歐洲需要改變,歐盟需要改革,這是歐洲國家為數不多的共識。
歐盟需要增強內部團結,提高決策效率;加強對外政策的一致性;進行系統性的經濟改革。 這些都能提升歐盟的競爭力。
但歐盟很難真的做到。
在許多國家,民眾對於歐洲一體化行程持懷疑態度,這使得政府在推進改革時面臨巨大的壓力。
而在面對重大決策時,各成員國往往優先考慮自身利益,而非整體利益。這種短視行為使得集體行動變得困難重重。
此外,歐盟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也就無法真的把歐洲各國擰成一股繩。
歐洲一直在追求一體化,希望透過高度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一個整體,變成國際主流力量,結果嘗試了各種方案,依然是一盤散沙,這樣的狀態,自然難以應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