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態度強硬,還直接威脅聯黎部隊維和人員,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很快就有了反應。法國總統馬克龍號召88個法語國家一起推動黎巴嫩停火,用政治途徑解決沖突。他還說,法國要對以色列禁運武器,並且著重指出必須「回歸政治解決方案」。果然,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馬上回應,說不管西方國家支不支持,以色列都會贏。
分析人士覺得,法國就算損害和以色列的關系也要對其進行武器禁運,這背後有很多歷史和現實方面的考慮。不過,就這種程度的外部壓力,還不能讓以色列真的收斂它在中東的暴行。新一輪巴以沖突開始後,沖突一直在往外擴散,國際上要求以色列停火的聲音一直很高。但以色列根本不管國際法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不但不停地轟炸加沙,還對黎巴嫩發動軍事行動,這就使得100多萬人沒地方住了,30萬人逃到了敘利亞。國際社會都很擔心,黎巴嫩很可能成為除加沙之外的又一個慘不忍睹的地方。
歷史上,黎巴嫩被法國委任統治過,雙方的外交關系向來不一般。2020年黎巴嫩大爆炸的時候,馬克龍立馬就到貝魯特去慰問當地老百姓了,這就能看出他們關系很特殊。黎以沖突開始以後,法國不光積極給黎巴嫩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還多次派人到黎以之間去調解。今年9月,以色列想讓法國和英國來調解,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同意停火了,不過條件是「以色列得停止入侵加沙」。但很快,以色列就對納斯魯拉搞斬首行動,這就表明以色列說要和談那就是個幌子,真正的想法是襲擊真主黨高層。
以軍戰術相當成功,真主黨高層差不多被「一鍋端」了,法國傳統的勢力範圍有被顛覆的危險。所以呢,馬克龍只能表明態度,擺出支持黎巴嫩的樣子。美國是偏袒、縱容以色列對外擴張土地的,法國可不一樣,法國一直想讓中東戰略保持平衡,跟以色列關系不錯,和阿拉伯世界也維持著良好關系。不過,巴以沖突不斷產生外溢效應,已經蔓延到歐洲好多國家了,還出現了外部沖突和國內安全同時受到影響的狀況。
法國有很多猶太人和穆斯林,中東沖突一升級,法國國內就可能亂起來。過去一年,法國發生了好幾百起反猶事件呢,都是在抗議以色列搞「種族滅絕」。要是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沖突徹底變成戰爭,肯定會有好多難民跑到法國來,這對經濟本來就不咋好的法國來說,社會和安全方面的壓力可就太大了。所以啊,馬克龍宣布對以色列禁運武器,這既是外交上該做的,也是為了國內安全。
之前,以色列襲擊了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好多維和人員都受傷了。12日的時候,40個派遣國就聯合起來「強烈譴責」以色列這種行為。中國外交部也直接對以色列喊話了,說不管是誰故意去攻擊聯合國維和人員,這都是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和安理會1701號決議的,這種事我們絕對忍受不了,必須得馬上停止。我們要求對這個事情展開調查,讓相關人員承擔責任,還得采取措施防止再發生這種事。中方還催促相關方面,特別是以色列,得趕緊想辦法讓局勢緩和下來,保證聯合國維和人員的安全,別讓沖突再擴大了,更不能讓沖突失控。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講了,以色列軍隊去攻打聯合國的駐地,把維和人員給打傷了,這是違背國際人道主義的事兒。國際社會站出來聲援維和人員那是應該的,這麽做就是明確地告訴以色列,這種事不能忍,不能再發生了。還有啊,西班牙、意大利、埃及等好些個國家也都發聲指責以色列呢。
不過呢,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提出,聯合國得「馬上」從黎巴嫩南部黎以打仗的地方撤出去。這就表明,以色列在短時間裏不會停下對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但歐洲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變少了,國際社會要求停火停戰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這肯定會讓以色列遭受越來越大的外交和輿論方面的壓力。可是,美國國防部長柯士甸又再次表明要「毫不動搖」地支持以色列,還不停地給以色列供應軍火彈藥。這種做法說明,拜登政府已經成了「種族滅絕」者的幫手,是世界和平穩定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