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新加坡的新舊交替已經三個月,這次新總理能拿住中美之間的平衡嗎

2024-08-21國際

在李顯龍總理卸任3個月後,新加坡的新任總理黃循財在其最新的全國性演講中,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詳細表達了他對於中美兩國關系的悲觀態度,以及新加坡如何在這兩個大國的夾縫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未來可能的最壞情況的準備,這在一定程度上預示了新加坡未來幾年的地緣政治走向。

黃循財,作為李顯龍的繼任者,認為新加坡在未來數年內最大的憂慮是中美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對抗,這種對抗給外部環境帶來了不確定性。

黃循財在演講中還特別提到了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大選,並預測無論選舉結果如何,美國對中國的政策都將更加堅定。同時,中國也會堅持認為美國將繼續試圖限制其發展。黃循財的這一觀點是合理的,因為無論哪位候選人成為美國總統,對華政策的核心立場似乎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而美國對中國的遏制,並不取決於中國的看法,而是目前國際政治現實中的一個現象。

這也表明,在可預見的未來,中美之間缺乏互信,這種狀態如果持續下去,不僅會影響兩國關系的發展,也會讓處於中美之間的小國感到不安,新加坡就是其中的代表。

正如我們之前所討論的,中美兩國作為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重要參與者,它們之間的任何微小變化都可能對國際經濟、政治和安全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新加坡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轉運中心之一,其發展高度依賴於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

中美關系一旦陷入惡化,那麽之前采取的穩定措施可能也將失效,這將使新加坡面臨困境。

黃循財堅信,盡管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不斷加劇,但雙方並未有發生沖突的意圖。他的這一看法至關重要,它將影響新加坡未來數年的外交政策方向。

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美國近期與中國的外互動動,雖然可能存在一些表面的溝通行為,但對其他國家而言,中美之間的溝通總比沒有要好得多。這至少表明兩國之間還存在一些基本的共識,即便這些共識並不足以完全解決他們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但溝通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的訊號。

對於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中美之間這種緊張而持續的對話,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為新加坡提供了更多的外交操作空間,使其能夠在兩國之間扮演調解者的角色。

扮演調解者的角色並非易事,新加坡雖然能夠在中美兩國之間巧妙地保持平衡,但它本身並不具備足夠的政治力量去調解這兩個大國之間的問題。然而,這並非新加坡獨有的問題,在國際舞台上,可能沒有哪個國家真正擁有這樣的能力。

換個角度來看,作為東盟的成員國,新加坡可以依托其"東盟中心"的地位,在中美兩國間發揮一定的影響力。至少美國傾向於透過溫和的手段來吸引新加坡,而不是強硬地要求其選擇立場。

盡管我們常聽說新加坡在經濟上依賴中國,在安全上依賴美國,但這兩者並非完全對立的關系。經濟和安全問題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這種觀點並不是絕對的。

新加坡並沒有采取將所有資源集中於單一領域的策略。美國與新加坡之間維持著緊密的安全協作關系,而近年來,新加坡與中國的海上聯合演習也變得日益頻繁。同時,中國作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則位列次席。

這種局面意味著,在中美關系較為和諧時,新加坡能夠享受到較為寬松的外部環境,從而能夠集中精力推動自身的發展。然而,一旦中美關系變得緊張,新加坡則需要在外交政策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思。

新加坡政府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深刻理解中美之間的競爭本質,以便在外交決策上做出明智的選擇。美國所提倡的"中美戰略競爭",其實質是將中國視為潛在的對手,並試圖透過地緣政治的冷戰手段來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美國不僅在台海、南海等關鍵區域不斷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還試圖透過聯合其他國家來推動單邊主義的保護政策。

美國的這些行為,一方面加劇了中美之間的對立,另一方面也使得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難以保持中立。即便新加坡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但如果美國開始在亞太地區以國家安全為由,迫使新加坡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新加坡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選擇空間受限。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經濟聯系意味著,在中美兩國之間尋求完全的平衡是不現實的。在國際政治中,絕對的中立是不存在的,所謂的"中立"也應當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

黃循財在外交政策上很可能會繼續沿用李顯龍時期的策略。雖然他被視為李顯龍的繼任者,但李顯龍並未完全結束政治舞台,仍然擔任國務資政一職。在處理與中美兩國的關系方面,李顯龍顯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黃循財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