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中美會談剛結束,對華態度強硬派出美方外交二號人物

2024-02-10國際

中美會談剛結束,美高層有大調整,對華態度強硬派出美方外交二號人物

朋友們 18 年工齡的體制人,日常分享所見所聞,感謝捧場!

01

當下,世界正處於多重危機的交織期。氣候變遷、經濟動蕩、地緣緊張,種種難題攪動著全球局勢,也影響著中美兩國的關系。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中美是否能管理分歧、降低沖突風險?這既關乎兩國自身,也關系到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地球氣候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自20世紀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持續上升,海平面不斷上漲。僅2022年,全球就發生了破紀錄的高溫天氣。過去,西方國家曾普遍認為氣候變遷主要是溫室氣體排放所致。但如今,在科學研究的推動下,人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復雜性。氣候變遷或許更多是地球環境自身的周期性變化所導致,溫室氣體所起的作用被高估了。

那麽,在這個問題上中美又當何去何從?雖然觀點有分歧,但兩國面臨的共同對手其實是自然環境的變化,而非彼此。中美兩國須攜手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種種挑戰。

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20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0多億噸,占全球總量的近28%,而美國的排放量也高達50多億噸。中美兩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面對氣候變遷,兩國負有共同責任。中美可以在應對極端天氣事件、開發低碳技術、建設綠色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經驗分享和技術合作。中國正大力發展風能光伏發電,這些經驗可供美國參考借鑒;美國在電動汽車技術上則更為領先,這可以幫助中國加快汽車電動化行程。只有同舟共濟,才能駕馭風浪。

02

當今世界,西方國家陷入「後遺癥時代」,社會動力不足。相比之下,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世界經濟作出了突出貢獻。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年均增長率近10%,數億人擺脫貧困。2021年,中國GDP達到114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經濟的18%左右。可以說,中美關系是支撐現代全球經濟體系的關鍵基石。

中美建交開啟了兩國關系「破冰」時代。上世紀70年代,美國終於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經濟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產業化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由此開啟;與此同時,中國也由對抗轉向經濟建設,逐步融入全球體系。2001年,中國加入WTO,徹底結束封閉,宣告對外開放新時代的來臨。

當今世界,中國穩定的經濟增長支持全球經濟,且致力讓發展成果惠及老百姓。如何看待中國的角色?有人將中國視為現有國際體系的「旁觀者」,這是片面的。事實上,四十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推動並塑造著全球化行程,是現有全球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當前,新冠疫情導致全球進入動蕩時期,供應鏈中斷、通脹高企、衰退威脅頻現。中國經濟的韌性對世界意義非凡。中美兩國理應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穩定全球經濟金融市場。中國提出的「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為此提供了借鑒。

2月6日,美國政府人事變動。坎貝爾出任國務院高官,其對華強硬立場亦眾所周知。坎貝爾等「老朋友」掌權,會不會導致中美對抗升級?

答案是否定的。歷史經驗證明,中美關系的走向,不由某個人主導,而是由兩國根本利益決定。當今世界,中美之間存在廣泛共同利益,兩國經濟高度互補,合作遠大於競爭。面對各種全球性挑戰,兩國應該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管控分歧,化解矛盾。

如果美方繼續將註意力過多放在所謂「遏制中國」上,將使雙邊關系回到過去的對抗狀態,這對美國自身發展也十分不利。當前,美國內政外交多事,亟待聚焦解決眼下的種種問題。我們呼籲美方不要將中國視為戰略對手,相信合作共贏才符合兩國人民。

最後,讓我們以開放和睿智的心態看待中美關系。歷史證明,當兩國選擇理性務實、相向而行之時,雙邊關系將開啟新的廣袤天地。讓我們秉持這種精神,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