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緬甸留學生:中國造的路才幾個月就要修,日本援建的橋卻很牢固?

2024-07-07國際

震驚!一位緬甸留學生的言論引發熱議:中國援建的道路僅僅使用幾個月就需要維修,而日本援建的橋梁卻經久耐用?這番言論是否屬實?是否存在偏見?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引發廣泛關註的話題,揭示其背後的真相。

近日,一項針對兩廣地區東南亞留學生對中國印象的調查引發了廣泛討論。在"對中國援建的印象"這一專案中,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日本的援建表現最佳,美國次之,中國位列第三,印度墊底。

其中,一位來自緬甸的留學生的觀點尤為引人註目。他表示:"日本援建的橋梁總是非常堅固的,而中國援建的一條公路才通車幾個月就要修不了。"這位學生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國援建的公路在建設過程中,鋪在沙子上的水泥比日本援建的公路要少。

乍聽之下,這個觀點似乎頗有道理。然而,當我們深入分析時,會發現這種看法實際上存在諸多誤區和偏見。

我們需要澄清一個常見的誤解:路面不開裂並不等同於道路質素優良。日本道路確實不易開裂,需要的養護相對較少,但這與道路質素並無直接關聯。

日本道路的特點主要源於其獨特的建造方式和材料選擇:

日本使用特制的瀝青混合物和水泥漿,這些材料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和拉伸性。日本道路從兩邊向中心鋪設,而非通鋪。這種方法使得道路實際上由一系列矩形塊組成。作為地震多發國家,日本在道路設計中必須考慮減震因素。

這些特點使得日本道路在地震時往往從中間向兩邊開裂,呈現矩形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日本道路的質素就優於中國。

事實上,日本援建專案也曾出現嚴重質素問題。2017年,日本援建越南的新武—瀝縣跨海大橋在竣工前就發生整體下沈。這個案例清楚地表明,路面是否開裂並不能作為判斷道路質素的唯一標準。

最後,我想問問大家: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遇到過類似的道路維修情況?你認為應該如何平衡短期便利和長期發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