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國青少年惡性暴力事件頻發,僅本月以來就有至少三名青少年在學校附近遭到同齡人的暴力襲擊,其中一人喪生。對此,法國總理阿塔爾日前承諾將推出一系列「極其有力」的措施,從根子上割除青少年暴力這一社會「毒瘤」。
阿塔爾的計劃涵蓋了從預防到懲治、從家庭到學校、從課堂到網絡等方方面面,具體而言:政府將改革青少年犯罪的量刑制度;小學引入紀律委員會;要求所有初中生在校時間必須用功學習;規定學生的處分與文憑掛鉤;家校簽訂權利與義務合約,讓家庭承擔責任;嚴格限制青少年過度使用手機等上網器材;將有暴力犯罪傾向的學生送入寄宿學校,以及加強校園安保措施等。其中,阿塔爾強調的透過寄宿學校收容所謂「壞孩子」一項引發了法國輿論的廣泛爭議。
目前法國有兩種針對不同人群的寄宿學校,一種是針對學業上進,但有經濟、社會或家庭方面困難的優秀學生;另一種則收容有暴力犯罪傾向或輟學風險的「問題少年」。
阿塔爾希望後者能充當政府反暴力運動的有力抓手。4月22日,他專程前往位於尼斯的帝國公園中學剪彩,該校是一所為早期輟學者提供教育的試點寄宿學校。阿塔爾認為,將「極具破壞性」的青少年送去寄宿學校,可以「迅速切斷」他們與「壞朋友」的聯系,保護他們免受傷害並防止輟學。這類學校有專門人員看護,學生可以參加作業輔導、公民教育課以及各種文體活動。是否送入寄宿學校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由家庭申請,初高中的教育委員會準備學生檔案,省委員會決定是否錄取;另一種是由法院下令對學生進行安置,這種情況占到三分之一。
寄宿學校是否真的能扮演好被年輕總理寄予厚望的關鍵角色?短期來看,它確有幾處明顯的優勢:首先,近五年來,全球多國青少年犯罪數量激增,且日益呈現低齡化、暴力化趨勢。這種攜帶懲罰性質的預防性措施有助於遏制法國青少年暴力問題的擴散;其次,法國有很多寄宿學校名額閑置。據法國教育部統計,在2022至2023學年,1618個機構的近23萬個寄宿名額只使用了17.5萬個。收容「問題少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利用閑置資源;再次,寄宿學校可以減少「問題少年」散落在學校以外的機率,有利於管控社會治安。特別是巴黎奧運會召開在即,法國警力資源已向奧運安保傾斜,把「問題少年」送入寄宿學校,可以降低特殊時期對青少年群體的監管難度,最大程度維護法國的國家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阿塔爾在成為總理之前擔任的是教育部長一職,他深知教育改革的難點和痛點,也推出過不少改革措施,還親自處理過以青少年為主的城市暴亂事件。擔任總理後,阿塔爾仍將教育問題作為自己的旗艦專案之一。4月18日上台百日之際,他專門走訪了此前發生青少年暴力致死案的大巴黎地區埃松省維裏-沙蒂永市,宣布政府將「重振權威」,采取行動。如果說在小學引入紀律委員會更像是一種增強權威的象征性舉措,那麽透過寄宿學校收容「問題少年」可算是動真格的了。
不過這一舉措能否為阿塔爾政府走出一條反暴力的捷徑還很難說。首先,對於那些已經令家長和學校都束手無策的「問題少年」,僅僅是比學校更嚴格一些的教育機構又能對他們起到多大的作用?其次,寄宿學校擴容需要引入大量受過培訓的教員,填補人力資源缺口也並非易事;此外,寄宿學校在假期同樣開放,如何平衡員工的休假權也會成為問題。
可見,精英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好孩子」阿塔爾多少有些高估了寄宿學校的功能,而低估了運作的難度。畢竟,藏在暴力現象背後的無數家庭和社會問題才是癥結所在,而非所謂的「壞孩子」本身。
作者:周秋君
文:周秋君(上海政法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圖:新華社編輯:劉暢責任編輯:張勇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