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歐盟外長卸任前留言:中國已不是過去,想阻擋中國崛起沒任何可能

2024-08-25國際

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即將結束他的任期,這位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活躍的人物,在任期內對中國和歐盟的關系傾註了不少心血,既有積極的推動,也有一些引發爭議的言論,成為了國際政治觀察家們熱議的話題。最近,博雷利再次談及中國,言語之間透露出的資訊,耐人尋味。

博雷利任期內,中歐關系經歷了波瀾起伏,他本人也因在一些問題上發表對華偏見言論遭到中方批評。外界猜測,博雷利未能獲得連任,或許與他在某些議題上立場不夠堅定有關,尤其是他對以色列的激烈批評,被認為是歐洲政壇的 「政治不正確」,也可能影響了他的仕途。

近日,博雷利在西班牙出席活動時,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他談到了近期中歐之間頻繁出現的貿易摩擦,特別是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傾銷調查。博雷利承認,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導致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湧入歐洲,給歐盟帶來了一定的競爭壓力,其中,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崛起更是讓歐盟感到不安,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貿易摩擦。

盡管博雷利表示不希望看到中歐貿易關系惡化,但他同時堅稱,歐盟的立場沒有錯,似乎暗示歐盟不會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做出讓步。這番表態,既展現了博雷利試圖在維護歐盟利益的同時,避免激化與中國矛盾的微妙立場,也折射出當前中歐關系面臨的復雜局面。

展望未來,博雷利認為,中歐之間出現摩擦是正常現象,但不應任由其演變為全面對抗。他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已經崛起成為一個科技強國,遏制中國崛起是不現實的,歐洲需要認清現實,采取務實的態度,而不是活在過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博雷利的這番話,可謂是苦口婆心,他試圖用一種相對溫和的方式。

提醒歐盟認清當前的國際形勢,不要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在對華政策上陷入誤區。然而,歐盟能否真正聽得進去,則是另一個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博雷利的觀點並非沒有道理,他實際上是在提醒歐盟,不要淪為美國遏制中國的工具。近年來,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霸權地位。

不惜采取各種手段打壓中國,其中就包括拉攏歐盟對中國進行 「去依賴化」,試圖切斷中國與歐洲的經貿和科技聯系。 然而,博雷利顯然看到了這種做法的弊端,他警告歐盟,與中國 「脫鉤」不僅無法阻止中國崛起,反而會讓歐盟自身失去與中國合作帶來的巨大機遇,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的結果。

事實上,博雷利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近年來,美國不斷對華揮舞貿易保護主義大棒,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歐盟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 1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歐盟如果選擇與中國「脫鉤」,必然會付出沈重的經濟代價。

除了經濟因素外,博雷利也深知,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歐盟如果選擇與中國對抗,將不利於維護自身利益。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歐盟需要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遷、公共衛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與中國對抗。

然而,歐盟內部對華政策一直存在分歧,一些國家在美國的壓力下,對中國采取了較為強硬的態度,而另一些國家則主張與中國加強合作。博雷利此次的表態,實際上也是在向歐盟內部喊話,希望歐盟能夠認清形勢,在對華政策上保持理性和務實。 值得註意的是,在談到台海問題時,博雷利則顯得比較謹慎。

他表示,不認為台海會發生沖突,因為這將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這番表態,既反映出博雷利不願看到台海局勢升級,也體現了歐盟在台灣問題上的復雜心態。一方面,歐盟不願意看到台海爆發沖突,因為這將對歐盟的經濟和安全利益造成巨大損害。另一方面,歐盟又不願放棄打 「台灣牌」,試圖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從中漁利。

然而,博雷利的這種 「騎墻」態度,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台灣問題事關中國核心利益,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幹涉。歐盟如果執意在台灣問題上挑戰中國的底線,最終只會損害自身的利益。

總而言之,博雷利在即將卸任之際,再次就中歐關系發表看法,既有對現實的清醒認識,也有對未來的擔憂。他的表態,折射出中歐關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提醒歐洲,在對華政策上需要保持理性和務實,不要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做出損害自身利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