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深度| 距大選僅剩20多天:哈裏斯勢頭放緩?雙方上演「不戴拳套的格鬥」?

2024-10-14國際
距離11月5日美國大選投票日僅剩20多天,兩黨總統候選人仍未拉開差距。10月12日更新的民調平均值顯示,兩人在七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搖擺州基本打成平手:民主黨候選人哈裏斯在四個州取得微弱優勢,其共和黨對手杜林普在另三個州略占上風,但各州差距均在民調誤差範圍內。
有輿論稱,今年的選戰就像一場不戴拳套的格鬥般激烈。為此,雙方團隊正專註於籠絡心意未決的搖擺州中間選民。在未來三周多時間裏,風波叠起的美國大選還會上演怎樣的驚奇,引發外界關註。
保持均勢
當地時間10月12日,哈裏斯抵達搖擺州北卡羅來納州,計劃於次日在當地舉行競選集會,並與非洲裔農民會面。
當天早些時候,白宮釋出哈裏斯的健康報告,顯示現年59歲的副總統身體狀況良好,「適合擔任高階職務」。外界認為,哈裏斯此舉旨在向現年78歲的對手杜林普施壓。後者曾多次炒作拜登的年齡和健康話題,並被指不願釋出自己的健康報告。如今,哈裏斯團隊計劃對高齡前總統能否勝任總統職務及其團隊的資訊透明度提出質疑。
同在12日,杜林普深入敵後,在哈裏斯家鄉州、「深藍州」加利福尼亞州科切拉舉行競選集會,並計劃於13日轉戰另一個搖擺州亞利桑那州。其競選搭檔萬斯定於13日前往北卡羅來納州出席一場活動。
選戰馬不停蹄,選情卻仍是一片泥濘。根據【華盛頓郵報】12日更新的民調平均值,兩人在七個關鍵搖擺州中數據接近:哈裏斯在內華達、賓夕法尼亞、威斯康辛、密芝根四州略微領先,杜林普在北卡羅來納、佐治亞、亞利桑那三州略占上風,但差距均在正負3.5%的誤差範圍內。
有輿論稱,今年的大選將是近幾十年來最勢均力敵的對決,最終或是差距極細微的險勝,一兩個百分點的領先都會是決定性的。
「按照常理來說,距離投票只有20多天時,形勢應該比較明朗。但今年到目前為止,選情仍非常膠著。」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 指出,雖然哈裏斯在全國性民調中領先杜林普兩至三個百分點,但在七個關鍵搖擺州的民調中,兩人各有領先,持不同政治傾向的民調機構測得的領先振幅各不相同。目前,誰都沒有顯現出壓倒性優勢。
引人註意的是,「自9月底以來,哈裏斯的勢頭已出現明顯放緩跡象,其對民主黨選情的‘強心劑’效力漸退。」韋宗友稱,究其背後,與選民和媒體的「蜜月期」過後,人們對哈裏斯的能力及其政策的可行性仍存疑問,包括她缺少自己的政策主張、熱點問題立場搖擺、擔任副總統三年多鮮有政績等。從這個角度看,外界此前對本次大選「乏善可陳」的判斷依然成立,無論哈裏斯還是杜林普,都不是讓廣大民眾滿意的人選,只是「矮子裏拔將軍」。
兩條道路
自競選啟動以來,雙方陣營一直在根據投票率模型計算勝負情況。
10月10日,杜林普團隊在華盛頓一家俱樂部舉行籌款活動,現場氣氛「歡欣鼓舞」。據在場人士透露,杜林普競選團隊首席策略師拉西維塔告訴人們,前總統將在投票日獲得足以入主白宮的選舉人票。
不到24小時後,哈裏斯團隊競選主席迪倫召開大型影片會議,也預測己方將獲勝,但措辭較低調。她告訴線上的團隊成員「比賽很激烈,我們領先但優勢很小,需繼續努力」。
有美國輿論稱,兩種態度反映出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杜林普團隊試圖傳遞樂觀高調的資訊;哈裏斯團隊似乎秉持自7月競選以來的「挑戰者」姿態,在選情評估上更顯謹慎。
韋宗友指出,兩黨候選人優劣勢不同,近期的競選策略亦有不同。
先看優劣勢,多項民調顯示,經濟和通脹議題仍是廣大選民首要關切。「在這方面,杜林普略勝一籌,領先哈裏斯約10個百分點。美國中下層民眾對近年來日用品價格上漲、生活面臨巨大壓力多有不滿。」韋宗友指出。
哈裏斯的優勢在於,「其籌款數額、在關鍵搖擺州投放廣告的力度、競選機器的動員深度和紮實程度均遠高於杜林普。民主黨內部的團結程度也高於共和黨。」韋宗友指出,但目前,這些優勢尚未轉化為選情上的明顯差距。
再看競選策略,「哈裏斯團隊希望增加曝光度。」韋宗友提到,前幾個月裏,哈裏斯因鮮少接受媒體采訪,受到美國親民主黨主串流媒體的批評,認為她害怕出錯,從而導致約三分之一選民至今仍對她本人及其政策主張缺乏了解、信心不足。在此情形下,哈裏斯團隊已接受批評,加大了接受媒體采訪的頻率,以提升民眾中的認知度。
杜林普團隊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希望回避有助於哈裏斯造勢的活動,拒絕再次與哈裏斯進行電視辯論,希望透過競選集會實作拉票目標。」韋宗友註意到,杜林普和萬斯近期都向搖擺州發力,還邀請「粉絲」眾多的科技大亨馬斯克月台助選。
值得一提的是,從整體來看,兩黨選情不相上下,也是美國社會民意撕裂、政治極化加劇的鮮明註腳。
韋宗友近期在美國東海岸調研時發現,東部「藍州」的智庫大多帶有親民主黨的傾向,認為哈裏斯獲勝的可能性更大;但商界人士對民主黨的稅收政策可能增加營商成本表示擔憂,大多支持杜林普;一些搖擺州選民則擔心,公開支持杜林普會被別人嘲笑甚至威脅,因此不想表明政治立場,可能會選擇默默投票。
「十月驚奇」
隨著投票日臨近,兩黨正專註於如何贏得關鍵的中間選民。但輿論提醒,選戰也有可能脫離既定軌域。回看過去半年多,從杜林普被判34項重罪、遭遇兩次未遂刺殺,到拜登無奈退選、哈裏斯披掛上陣,本次大選風波叠起。眼下,美國一系列國內外事務處於敏感時刻,不能排除「黑天鵝」「灰犀牛」出沒的可能性。
美國大選素有「十月驚奇」的說法,意指在美國大選前一個月左右出現、讓選情出現轉折的意外事件。2016年10月距離投票日只剩約10天時,幾乎所有全國性民調都顯示希拉里領先。但是,美國聯邦調查局臨時發難,宣布重新開機對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用個人郵箱處理敏感公務的調查。事後,希拉里檢討敗選原因時稱,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難辭其咎。
「人們常說‘十月驚奇’,未來三周裏,美國內政外交方面的一些重大突發事件或對選情產生影響。」韋宗友指出,眼下,「海倫妮」「米爾頓」兩場颶風接踵而至,對佐治亞、北卡羅來納等關鍵搖擺州造成沖擊,一些受災民眾已對聯邦政府的反應速度和救助力度表示不滿。此外,他們還抱怨原本可用於應急救濟的款項被大量湧入的非法移民透支。這些聲音可能會對哈裏斯的選情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中東局勢同樣值得關註。韋宗友指出,拜登原本希望在11月5日大選投票前實作停火,以免這一議題影響民主黨選情。但以色列並不配合,不僅將戰火蔓延到黎巴嫩境內,還與伊朗劍拔弩張。中東沖突愈演愈烈,拜登政府的外交領導力、民主黨對以色列的政策都可能遭到杜林普陣營的猛烈攻擊。
不過,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美國大選猛料頻出也不讓人太過驚奇。有評論指出,在政黨政治的語境裏,黨派利益至上,是非界限模糊,一切不過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本文作者:安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