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關於電影的那些事044----奧斯卡第三十四屆集錦

2024-09-29電影

第三十四屆(1962)

【西區故事】延續好萊塢歌舞片輝煌

【猶在鏡中】蟬聯奧斯卡外語片榮耀

一、典禮綜述

本屆奧斯卡頒獎禮繼續在聖莫妮卡市公共會堂舉行,司儀仍然由卜.霍普擔任。

形式新穎、風格寫實的【西區故事】一舉贏得10項大獎延續了好萊塢歌舞片的輝煌,同時也標誌著獨立電影時代悄然來臨。而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褒曼則憑借【猶在鏡中】蟬聯最佳外語片殊榮。

【江湖浪子】、【紐倫堡大審判】、【天涯何處無芳草】、【蒂凡尼的早餐】、【烽火母女淚】等風格各異的藝術佳作各有斬獲,不過安東尼奧尼【夜】、布努埃爾【維莉蒂安娜】等影史經典無緣入圍令影迷遺憾不已。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佐菲雅.羅蘭登頂折桂令影帝影後桂冠首次雙雙被歐洲影星摘取,喬治.史葛則以「表演是藝術家的本分,無須評選高低」為由,成為奧斯卡第一位拒絕提名的演員,8年之後他更是拒領影帝獎項引發輿論嘩然。

二、主要獎項

最佳影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圖1)

最佳導演:羅拔.維斯、哲羅姆.羅賓斯

西區故事

聯美公司由羅拔.維斯制片並執導歌舞作品【西區故事】贏得最佳影片殊榮。

影片取材於50年代紐約西區貧民窟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作品講述白人青年東尼與波多黎各少女瑪麗婭一見鐘情,但是由於他們分別屬於互為敵對的兩個黑幫團伙,導致一對有情人最終在江湖仇殺之中飲恨身亡。

本片以大膽創新的藝術表現手法將【羅蜜歐與朱麗葉】這出浪漫淒美的古典悲劇搬到紐約的街頭,哲羅姆.羅賓斯突破舞台局限、宛如雜技般的炫目舞蹈設計、李奧拿德.伯恩斯坦充滿現代風格的優美配樂均令觀眾如醉如癡,而娜塔利.伍德、里察.貝伊曼、喬治.查克里斯、麗塔.莫立諾等銀幕新秀的精彩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這部將音樂舞蹈與現實主題完美融合的歌舞片上映之後斬獲4,400萬美元票房並一舉贏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配角等10項大獎,成為僅次於【賓虛】的奧斯卡大贏家。

編舞大師羅賓斯憑借本片收獲最佳導演獎和終身成就獎,而他與維斯分享最佳導演獎在奧斯卡史上也堪稱絕無僅有。

哲羅姆.羅賓斯

此外,流行樂巨星貓王曾受邀出演本片但卻被其經理人拒絕,錯失了在大銀幕上一展風采的良機。奧黛麗.赫本最初是本片女主角第一人選,但她因懷孕結束了劇組,成就了娜塔莉.伍德演藝生涯最出色的演出。

身兼制片人的維斯憑借本片獨得2座小金人,大幅提振了好萊塢獨立電影人的士氣。

羅拔.維斯

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普通人家的維斯早年從事記者工作,30年代進入雷電華公司擔任剪輯師。

1941年,維斯憑借剪輯【公民肯恩】嶄露頭角,40-60年代他以獨立制作的一系列B級片享譽影壇,代表作包括恐怖片【盜屍者】、【猛鬼屋】、科幻片【地球停轉之日】、黑色影片【全金屬外殼】等,而這些作品後來均被好萊塢翻拍並且大獲成功。

1958年,維斯執導影片【我要活下去】令蘇珊.海沃德榮膺影後桂冠;

1965年,他憑借【音樂之聲】再度一次斬獲2座小金人。

1979年,維斯在執導了著名科幻系列影片【星際迷航】第一集後逐漸結束了影壇。而其導演代表作【回頭是岸】、【聖保羅炮艇】等也膾炙人口值得一看。

2005年,這位職業生涯長達40年、1984-1987年任學院院長的藝術巨匠在91歲高齡去世。他的故鄉印第安納州立法將其生日定為州立節假日。

最佳影片提名 :

哥倫比亞【六壯士】

聯美公司【紐倫堡大審判】

20世紀霍士【江湖浪子】

華納兄弟【春宵花月夜】(喬舒亞.洛根執導的愛情音樂劇)

最佳導演提名 :

費利尼(【甜蜜的生活】)

羅拔.羅森(【江湖浪子】)

約翰.李.湯普森(【六壯士】)

斯坦利.克雷默(【紐倫堡大審判】)

最佳編劇:艾比.曼、威廉.英奇

好萊塢編劇艾比.曼以斯坦利.克雷默執導影片【紐倫堡大審判】(圖2)榮獲最佳改編劇本獎。

紐倫堡大審判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二戰結束後,美英法蘇四國在德國東部城市紐倫堡組建了國際軍事法庭,對赫爾曼.戈林為首的一批納粹戰犯進行了長達1年的審判,隨後美國司法部又成立了特別法庭對納粹相關文職官員予以審判。

本片再現了美國司法部特別法庭對納粹司法部長恩斯特.簡寧等4名高級法官的審判過程:

這些學識淵博、著作等身的法學專家們在納粹執政期間制訂、執行了一系列慘無人道的法律法規,間接造成了600萬猶太人慘遭屠殺的人間浩劫。

盡管他們都以愛國、盡職等借口為自己辯護,但最終還是被法庭以協從罪名判處終身監禁。

本片超越國家與種族的界限,從人性、制度、法律等層面對集權統治的危害、戰亂紛爭的根源進行了全面剖析,對整個社會在實施暴行之時那些所謂「被動作惡」的個人是否應承擔責任進行了深刻探討。

這部充滿寫實風格的藝術佳作以其張弛有度的節奏、凝重內斂的表演、發人深省的主題打動了全世界觀眾,而斯賓塞.屈塞、伯特.蘭卡斯特、里察.威德馬克、馬克西米利安.謝爾分別扮演的法官、被告、檢控官、辯護律師均令人過目難忘,後者更以此斬獲奧斯卡影帝桂冠。片中年屆六旬的瑪琳.黛德麗風采依舊、不到四十的朱迪.加蘭卻已臃腫不堪也不禁令影迷唏噓不已。

主要從事電視編劇工作的曼代表作還有70年代風靡一時的電視劇【神探傑克】等。

此外,2006年中國導演高群書作品【東京審判】與本片題材類似同樣值得影迷一看。

美國劇作家威廉.英格以伊利亞.卡贊執導影片【天涯何處無芳草】(圖3)榮獲最佳原創劇本獎。

天涯何處無芳草

影片講述30年代風華正茂的高中生巴德與青春靚麗的同學迪妮傾心相愛不過卻遭到自己嚴苛父親的反對,被迫前往異地求學的他痛苦之下與一個浪蕩女子發生了關系,而迪妮得知這一訊息後精神錯亂被送進了醫院。

多年之後迪妮康復回到家鄉尋找巴德,卻發現當年的青春伴侶已經娶妻生子成為一介農夫。

這部緬懷青春、追憶愛情的藝術佳作憑借其真摯飽滿的情感、清新雋永的風格與席卷全球的法國新浪潮遙相呼應,沃倫.比蒂、娜塔莉.伍德兩位年輕演員自然流暢的表演也使作品與那些公式化的好萊塢言情片迥然不同。

多才多藝的比蒂以本片開啟了其輝煌的電影生涯,6年後他領銜主演影片【雌雄大盜】吹響了新好萊塢電影運動號角;童星出道的伍德則因本片放棄了婚姻與比蒂結緣,不過很快她便離開了這個花花公子,1981年更是令人遺憾地溺水身亡,死時年僅43歲。

以【蘭閨春怨】、【野餐】、【巴士站】等舞台劇名噪一時的英格電影編劇作品還有【情場浪子】等。

此外,本片片名「splendor in the grass」源自19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的經典詩句,該詩原句「沒有什麽能使青草再綠、花兒再開」本是感懷物是人非,而影片的中文譯名不免令人產生歧義,不如改成「此情可待成追憶」更為貼切。

影帝:馬克西米利安.謝爾

奧地利影星馬克西米利安.謝爾(圖4)以【紐倫堡大審判】中巧舌如簧的辯護律師一角榮膺影帝殊榮。

馬克西米利安.謝爾

出生於維也納演藝世家的謝爾自幼喜愛表演,青年時曾在德國、瑞士等地學習古典戲劇。

1955年,謝爾以匈牙利導演拉齊奧.本尼迪克執導影片【孩子、母親、將軍】初登銀幕,之後他在德國影壇憑借飾演列寧、史太林、彼得大帝、愛因斯坦等歷史人物名噪一時。

身兼編劇、導演、鋼琴演奏家的謝爾演藝生涯一直持續到新世紀,表演代表作還有【百戰雄獅】、【通天大盜】等影史佳作,導演作品【少男初戀】、【溜馬】和關於瑪琳.黛德麗的紀錄片也廣受好評。

2014年,這位多才多藝的電影人於84歲高齡去世。

此外,謝爾的姐姐瑪麗婭.謝爾也是50-60年代享譽世界的銀幕巨星,她曾憑借赫爾穆特.考端拿【最後的橋】、雷內.基利芒【酒店】分別斬獲康城和威尼斯影後桂冠。

瑪麗婭.謝爾

影帝提名 :

保羅.紐曼(【江湖浪子】)

卓思.鮑育(【春宵花月夜】)

斯賓塞.屈塞(【紐倫堡大審判】)

史超活.懷特曼(【傷痕】,蓋伊.格林執導的劇情片)

影後:蘇菲婭.羅蘭

意大利女星蘇菲婭.羅蘭憑借德.西卡執導影片【烽火母女淚】(圖5)成為奧斯卡與康城電影節雙料影後。

烽火母女淚

影片根據意大利作家艾拔.莫拉維亞(其代表作【隨波逐流的人】、【輕蔑】等均被搬上銀幕且大獲成功)同名小說改編,作品講述二戰期間一對意大利母女在歷經痛失愛人、慘遭強暴等不幸遭遇後仍堅強面對生活的感人故事。

本片以其鮮明的反戰主題、真實的生活細節打動了全世界觀眾,法國新浪潮標誌性人物、被譽為「法國最醜的美男子」 讓.保羅.貝爾蒙多 表現精彩可圈可點,意大利女星蘇菲婭.羅蘭則憑借近乎完美的演技成為奧斯卡首位以外語片折桂的影後。

出生於羅馬貧民窟的私生女羅蘭(圖6)15歲時憑借選美比賽脫穎而出,之後她在意大利著名制片人卡洛爾.龐蒂傾心栽培下逐步成為享譽世界的國際巨星。

蘇菲婭.羅蘭

50年代,羅蘭以【阿依達】、【拿坡里的黃金】、【驕傲與熱情】、【榆樹下的愛情】、【黑蘭花】等影史佳作聲名鵲起,後者還令其斬獲威尼斯影後殊榮。

60-70年代,羅蘭仍憑借【暴君焚城錄】、【羅馬帝國淪亡錄】、【氣壯山河】、【昨天今天明天】、【向日葵】、【意大利式結婚】、【卡珊迪娜大橋】等經典影片活躍在銀幕之上,表演奔放、風格多變、身材驕人的她也贏得了「永遠的女神」之美譽。

80年代後,拍攝了近200部影片的羅蘭逐漸結束了影壇。

1992年,她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新世紀後,年近70歲的羅蘭仍入選「千禧美人」之列。

此外,羅蘭1966年嫁給比她年長22歲的龐蒂,他們的婚姻一直維持到2007年龐蒂去世。而她的妹妹安娜則與墨索裏尼之子-鋼琴家羅曼諾有過一段婚姻。

影後提名 :

派帕.勞瑞(【江湖浪子】)

奧黛麗.赫本(【蒂凡尼的早餐】)

娜塔莉.伍德(【天涯何處無芳草】)

傑拉丹.佩吉(【夏日煙雲】,彼得.格蘭威爾執導的言情片)

最佳男女配角:喬治.查克里斯、麗塔.莫立諾

百老匯歌舞明星喬治.查克里斯(圖7)以【西區故事】中波多黎各黑幫首領博南多一角榮獲最佳男配角獎。

喬治.查克里斯

出生於俄亥俄州希臘移民家庭、12歲就進入演藝圈的查克里斯50-60年代以其歌舞、作曲才華在好萊塢名噪一時,70年代進軍電視領域也取得了不錯成就。銀幕代表作還有【紳士喜愛金發女郎】、【柳媚花嬌】等著名影片。

百老匯歌舞明星麗塔.莫立諾(圖8)憑借【西區故事】中潑辣、善妒的波多黎各女子安妮塔一角贏得最佳女配角獎。

麗塔.莫立諾

出生於波多黎各、13歲就在百老匯登台表演的莫立諾是好萊塢12位元奧斯卡、東尼獎、艾美獎、格萊美獎大滿貫得主之一。影視戲歌全能但主要從事戲劇表演的她曾經出演了【雨中曲】、【國王與我】等影史經典但都是充當配角。

此外,性格豪爽、口無遮攔的莫立諾一度與馬龍.白蘭度、貓王等巨星傳出緋聞也為美國民眾津津樂道。

三、特別獎

艾雲.撒爾伯格獎:斯坦利.克雷默(圖9)

好萊塢導演、制片人斯坦利.克雷默榮膺艾雲.撒爾伯格獎。

斯坦利.克雷默

出生於紐約貧民窟的克雷默早年從事記者工作,30年代他前往好萊塢發展並對導演、編劇、攝影、剪輯、制片等均有所涉獵。

二戰期間克雷默應征入伍並幫助軍隊拍攝宣傳片。

50年代,他建立自己的電影公司制作了眾多票房口碑俱佳的藝術佳作,開啟了新好萊塢獨立制片的先河。

80年代,這位職業生涯長達半世紀的現實主義大師逐漸結束了影壇。

2001年,6獲最佳影片提名、3獲最佳導演提名但卻全部落選的克雷默於87歲高齡去世。

克雷默影片通常對種族歧視、反核反戰等熱點問題十分關註。其導演代表作【逃獄驚魂】、【紐倫堡大審判】、【風的傳人】、【愚人船】、【猜猜誰來吃晚餐】以及制片作品【正午】、【推銷員之死】、【叛艦肯恩號】等均充滿社會批判精神,堪稱好萊塢現實主義作品典範。

最佳外語片:【猶在鏡中】(Through a Glass Darkly圖10)

英格瑪.褒曼以自編自導影片【猶在鏡中】蟬聯最佳外語片獎。

猶在鏡中

影片講述遺傳了已故母親精神疾病的女子凱倫與逃避現實的作家父親、自以為是的醫生丈夫、青春叛逆的自閉弟弟在海島度假時,因為不斷產生幻覺而引發家庭中的種種沖突。

最終凱倫被送回精神病院,弟弟與父親則在討論上帝的過程中達成和解。

這部故事背景與世隔絕、人物只有一家四口、時間跨度也僅一天的「三一律」作品開啟了褒曼「室內心理劇」先河,導演透過弦樂四重奏式的精巧結構、高超嫻熟的光影與剪輯技巧傳達了其一以貫之的質疑上帝存在之主題,而導演的老搭檔哈裏特.安德森、馬克斯.馮.西多等演員精彩的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本片神秘的超現實主義色彩、大膽的反傳統亂倫橋段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片尾當上帝以一只冰冷無情的蜘蛛形態出現之際,觀眾也跟隨主人公陷入到無盡的絕望之中。

這部形象描繪現代人溝通困境的藝術佳作與【冬日之光】、【沈默】構成了褒曼「沈默三部曲」,同時也被認為是導演5年後驚世駭俗之作【假面】的先聲。與褒曼多數作品一樣,本片的藝術魅力難以言喻,只能觀眾在銀幕前切身體驗。

此外,本片片名直譯為「穿過黑暗的鏡面」,該語出自【聖經】之【格林多前書】,原意指人類陷入罪惡淵藪無所適從,其中文譯名發人深思值得一贊。而本片拍攝地在與瑞典大陸一海之隔的法羅島,後來成為褒曼長期隱居之所與逝世之地。

最佳外語片提名 :

日本導演木下惠介【永遠的人】

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蘭卡【復仇】(關於家庭倫理的黑色喜劇)

丹麥導演本特.克里斯滕森【哈利與管家】(反映社會問題的家庭喜劇)

墨西哥導演普利科拉斯.羅德裏格斯【重要人物】(探討愛情婚姻的言情片)

※※※※※※※※※※※※※※※※※※※※※※※※※※※※

四、其它獎項

最佳藝術指導:哈利.霍納、波利斯.萊文

最佳攝影:尤金.沙夫坦、丹尼爾.費普

好萊塢美工師哈利.霍納、德國攝影師尤金.沙夫坦憑借羅拔.羅森執導影片【江湖浪子】(圖11)分別榮獲黑白影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獎。

江湖浪子

影片根據美國作家禾特.特維斯同名小說改編,作品講述依靠桌球賭博為生的江湖浪子艾迪在歷經賭場沈浮以及痛失紅顏知己後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本片片名「Hustler」雖有騙子、老千之意,但片中其實並沒有展現多少江湖騙術,反而以濃墨重彩刻畫了底層小人物的迷失與沈淪。

炙手可熱的銀幕巨星保羅.紐曼完美塑造了起初糾結名利勝負、最終醒悟人生真諦的江湖浪子形象,傑基.格雷森、派柏.勞瑞、喬治.史葛等配角也表現精彩可圈可點,後者還拒絕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1986年,好萊塢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邀請已年逾花甲的紐曼再度出山,與偶像明星湯姆.克魯斯聯袂出演了本片續集【金錢本色】,該片最終使馳騁影壇30年的紐曼終於在第7次提名之際贏得了影帝稱號。

出生於奧地利的霍納以本片收獲其第二座小金人。

主要在歐洲拍片的沙夫坦代表作則還有喬治.弗朗敘經典作品【沒有面孔的眼睛】等。

好萊塢美工師波利斯.萊文、攝影師丹尼爾.費普憑借【西區故事】分別贏得彩色影片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獎。

出生於俄羅斯、在好萊塢從業50多年的萊文代表作還有【巨人傳】、【音樂之聲】等影史經典。

6獲提名1次折桂的費普則掌鏡【榆樹下的欲望】、【願嫁金龜婿】、【大逃亡】等著名影片。

最佳配樂:亨利.曼西尼、艾雲.科斯塔

好萊塢作曲家亨利.曼西尼以比歷克.愛德華茲執導影片【蒂凡尼的早餐】(圖12)榮獲劇情片最佳配樂獎。

蒂凡尼的早餐

影片根據美國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同名小說改編,作品講述應召女郎霍莉與吃軟飯作家保羅因比鄰而居且同病相憐而陷入愛河,在歷經幾番誤會後,一對有情人終於明白了生活的真諦並鼓起勇氣攜手開啟全新人生。

這部劇情俗套、主題膚淺的商業影片憑借其優美的配樂、華麗的攝影以及「人間天使」奧黛麗.赫本精彩絕倫的表演顯得卓爾不凡,片中奧黛麗千變萬化、精致典雅的服裝令觀眾眼花繚亂,其高高盤起的發髻搭配黑手套、長煙桿的經典造型立刻成為時尚潮流,而她懷抱吉它坐在窗台淺吟低唱那首悠揚宛轉的【月亮河】更是成為全世界影迷揮之不去的記憶。

此外,創立於1837年的美國著名奢侈品公司蒂凡尼(Tiffany)早在影片【龍鳳配】中就開始與奧黛麗合作,本片的空前成功(1,400萬美元票房)也加速了這家百年老店的國際化行程。本片片名【蒂凡尼的早餐】則是比喻女主角最初對奢華生活的白日夢想。

早年從事演員工作、50年代開始執導影片的愛德華茲以本片一舉成名,集編導、制片於一身的他60-70年代憑借【醉鄉情斷】、【雌雄莫辨】、【粉紅豹】等影史佳作名噪一時。

比歷克.愛德華茲

2004年,職業生涯長達半世紀的愛德華茲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而兩度結婚的他第二任妻子是以【音樂之聲】名滿天下的英國女星朱莉.安德魯斯。

畢業於茱莉婭音樂學院的曼西尼以本片一次斬獲2座小金人(由他作曲的【月亮河】贏得最佳主題曲獎)。

亨利.曼西尼

出生於賓夕法尼亞意大利移民家庭的曼西尼自幼學習鋼琴,50年代開始嘗試電影配樂。身兼交響樂隊指揮、鋼琴演奏家的他除長期為愛德華茲電影配樂外,還是60-70年代美國流行樂壇最為炙手可熱的作曲家之一。

1994年,這位11次獲奧斯卡提名4度折桂的電影配樂大師於70歲去世。而他20次榮膺格萊美大獎的紀錄也令人驚嘆。

好萊塢作曲家艾雲.科斯塔以【西區故事】贏得音樂片最佳配樂獎。不過本片原創配樂當屬美國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李奧拿德.伯恩斯坦,但學院因忌諱其公開的同性戀傾向而將小金人授予了伯恩斯坦的助手科斯塔。

出生於芝加哥的科斯塔自幼喜愛音樂,沒受過專業指導的他長期在百老匯擔任編曲。代表作還有【歡樂滿人間】、【音樂之聲】等影史經典。

最佳剪輯:杜文.史丹佛

好萊塢剪輯師杜文.史丹佛憑借【西區故事】榮獲最佳剪輯獎。

默片時代就進入影壇的史丹佛代表作還有【夏日驚魂】、【春天的真相】等著名影片。

此外,費利尼自編自導影片【甜蜜的生活】(圖13)獲康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和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甜蜜的生活

影片講述英俊瀟灑、人脈寬廣的娛樂記者馬塞洛盡管時常與羅馬城的社交名媛、二流影星、沒落貴族過著醉生夢死、夜夜笙歌的「甜蜜生活」,但卻無法排解其內心的空虛。

多年不見的父親來去匆匆,同居一室的女友時刻纏結,擁有看似幸福家庭的朋友飲彈自殺,這一切煩心事均令他不勝沮喪。

在一次通宵達旦的狂歡後,馬塞洛遇到曾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宛如天使般純潔美麗的少女,然而宿醉未醒的他始終想不起來這位如夢似幻的女孩是誰,最終只能意興闌珊地再次回到其無法割舍的現實世界。

本片主要場景均拍攝於羅馬以夜總會、酒吧、咖啡館著稱的威尼托大街,導演以一幅形散而神不散的羅馬浮世繪,對物質極度豐富但精神卻日益空虛的現代西方社會進行了大膽、精確的描繪,開創出重在解構人物心理的現代電影模式。

本片上映後憑借其精巧的結構、豐富的隱喻贏得了評論界盛贊,費利尼也自此放棄其新現實主義探索,轉而開始打造華麗誇張的視覺盛宴,他兩年後推出的不朽之作【八部半】則被公認為是本片的姊妹篇。

此外,被譽為「意大利電影象征 ‘’的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完美塑造了片中頹廢墮落、迷茫無助的浪蕩子形象,瑞典選美冠軍安妮塔.艾克伯格豐滿驕人的性感身材也令觀眾印象深刻,他們在羅馬廣場許願池中的浪漫之吻則成為影史最誘人的畫面之一。

而本片片尾詭異、朦朧的結局似乎在暗示觀眾:人類最終的命運就像大海裏那條變異的怪魚一樣,醜陋不堪、難以言喻。

好萊塢導演約翰.李.湯普森執導影片【六壯士】(又譯作【納瓦隆大炮】圖14)榮獲最佳視效獎。

六壯士

影片根據英國作家阿裏斯泰爾.麥克連恩同名小說改編,作品講述二戰期間為了解救被圍困在希臘群島的2,000多英軍官兵,盟軍派遣6名各懷絕技的敢死隊員深入德軍控制的納瓦隆小島炸毀藏在該島懸崖絕壁上兩門巨型火炮的驚險故事。

本片以一波三折的情節、生動飽滿的人物、先進高超的特效成為二戰影片經典,而格裏高利.派克、大衛.尼文、安東尼.奎恩等明星精彩的表演也令人過目難忘。

1978年,英國導演蓋伊.咸美頓攜手夏里遜.福特等明星推出本片的續集也值得戰爭片影迷一看。80年代風靡一時的電視連續劇【加利臣敢死隊】則可謂是向本片致敬。

早年在英國拍攝電影、60年代來到好萊塢發展的湯普森代表作還有【猛虎灣】、【恐怖角】等著名影片。

五、佳作拾遺

----【雙姝怨】(The Children's Hour圖15)

雙姝怨

威廉.惠勒執導影片【雙姝怨】獲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等5項提名。

影片改編自美國劇作家莉蓮.赫爾曼作品【三人行】(早在1934年惠勒就將該劇搬上了銀幕但反響平平),作品講述20世紀初紐約某小鎮私立學校教師瑪莎與凱倫因關系親密而被議論紛紛,最終瑪莎在流言蜚語困擾之下自盡身亡,凱倫則解除婚約離開了這片傷心之地。

作為好萊塢最早直面女同題材的作品,本片以其大膽的主題、哀婉的風格贏得了觀眾好評。清純典雅的奧黛麗.赫本甘當配角仍光彩照人,演技精湛的雪莉.麥基利恩完美的表現也令觀眾過目難忘。

後者60-70年代相繼憑借【公寓春光】、【琴韻動我心】、【絕望的性格】兩獲威尼斯電影節影後稱號、一獲柏林電影節影後桂冠,1983年更以【母女情深】贏得奧斯卡影後殊榮,成為影史上鳳毛麟角的「三料影後」之一。她的弟弟則是以多才多藝風流倜儻著稱的好萊塢明星沃倫.比蒂。

----【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圖16)

花鼓歌

亨利.科斯塔執導歌舞片【花鼓歌】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等5項提名。

影片改編自美籍華裔作家黎錦揚同名英文小說,作品以舊金山唐人街幾個華人家庭幾代人間的矛盾沖突,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以及年輕一代華人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艱難歷程。

該書出版後暢銷一時,並於1958年被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里察.羅傑斯兩位大師改編成音樂劇在百老匯長演不衰。

作為好萊塢屈指可數的華人題材影片,本片以趣味盎然的東方情調、精美華麗的服裝布景、賞心悅目的音樂歌舞贏得了觀眾的贊譽,來自馬來西亞的關南施以及占士.西格塔、梅木三吉等美籍日裔演員精彩的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前者更憑借本片以及【蘇絲黃的世界】等影史佳作在世界影壇名噪一時。

關南施

此外,本片原小說作者黎錦揚是中國湖南湘潭聞名遐邇的「黎氏八駿」之一。他的長兄黎錦熙是國學大師,毛澤東、蔡和森、田漢都曾是他的學生;三哥黎錦暉堪稱中國流行歌曲之父,聶耳、周璇均出自其門下,由他創作的【桃花江】、【薔薇處處開】等歌曲30年代風靡一時;六哥黎錦光則以【天涯歌女】、【夜來香】等作品成為中國電影配樂先驅。黎氏一門另外4兄弟也均在礦業橋梁、文學教育方面成就不菲,而黎氏一族則堪稱百年難遇的天才家族。

----【獨眼龍】(One-Eyed Jacks圖17)

獨眼龍

馬龍.白蘭度自導自演西部片【獨眼龍】榮獲最佳攝影提名。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卓思.尼德短篇小說,作品講述被同伴出賣被捕的搶劫犯裏奧出獄之後苦心孤詣想要復仇但因卻愛上仇人的女兒而進退兩難的故事。

以表演功成名就的白蘭度初執導筒便野心勃勃:這部長達140分鐘的西部片包含了快意恩仇、浪漫愛情、社會批判等多種元素,作品精美的攝影、出色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但略顯混亂的敘事使影片上映後毀譽參半、票房慘敗,而白蘭度也自此打消了演而優則導的念頭,繼續其花天酒地的放蕩生活。

此外,本片原定是由斯坦利.庫布歷克執導,但他與白蘭度意見不合結束了劇組,因此促成了後者唯一一次導演嘗試。

----【浩氣長存】(El Cid圖18)/又譯作【萬世英雄】

浩氣長存

安東尼.曼執導影片【浩氣長存】榮獲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影片改編自17世紀法國劇作家皮埃爾.高乃依同名舞台劇,該劇描述了12世紀西班牙傳奇英雄堂.羅戴歷的英勇事跡:

出生於貴族世家的羅戴歷為了維護家族尊嚴在決鬥中殺死了愛人沙曼娜的父親,失去愛情的他自我流放浴血疆場幫助四分五裂的西班牙實作了統一,最終他在抵抗外敵入侵的戰役中為國捐軀。

本片忠實還原了原劇悲壯蒼涼的史詩韻味,作品盡管情節復雜、人物眾多,但擅長拍攝歷史題材的曼還是將影片鋪陳的主次分明、井井有條,片中羅戴歷中箭身亡但仍以屍退敵的橋段令觀眾大開眼界。

這部長達3小時的史詩巨作最終憑借其恢宏的場景、絢麗的畫面贏得了不錯票房,而查爾頓.赫斯頓、佐菲雅.羅蘭等明星精彩的表演也值得一贊。

此外,本片片名「El Cid」是西班牙語,意為「首領」。

----【羅維雷將軍】(General Della Rovere圖19)

羅維雷將軍

羅西裏尼與德.西卡兩位新現實主義大師合作影片【羅維雷將軍】獲威尼斯金獅獎以及奧斯卡最佳編劇提名。

影片改編自意大利記者英德爾.蒙特利尼同名紀實小說,作品講述了二戰期間原本以招搖撞騙為生的意大利退役軍人馬爾蒂被納粹俘獲後不得不冒充已故的羅維雷將軍去集中營收集情報,但最終他被抵抗者為國捐軀的事跡打動而幡然醒悟、舍生取義。

本片情節跌宕起伏、細節真實感人,擔綱男主角的德.西卡表現精彩值得一贊,漢斯.海西默、維托裏奧.卡布裏奧利等配角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而兩位導演放棄了新現實主義風格,使影片畫面更加華麗、人物更加復雜,標誌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運動自此宣告終結。

----【士兵之歌】(Ballad of a Soldier圖20)

士兵之歌

蘇聯導演格裏高利.丘赫萊依自編自導影片【士兵之歌】獲最佳編劇提名。

影片講述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戰功卓著的年輕士兵阿廖沙回家探望母親期間與天真無邪的少女舒拉一見鐘情,但戰火紛飛中兩人無暇戀愛,阿廖沙更是在匆匆與母親告別之後再次踏上戰場並從此一去不回。

這部敘事樸實無華、情感細膩感人的散文詩式作品成為第一部榮獲奧斯卡提名的蘇聯影片,年僅22歲的蘇聯演員維拉迪摩.伊萬紹夫以此一舉成名,卓安娜.普羅霍連科、安東尼娜.馬克西莫娃等配角精彩的表現也令觀眾過目難忘。

畢業於蘇聯國家電影學院導演系的丘赫萊依1956年以其處女作【第四十一】享譽世界,該片憑借回歸人性的主題、詩意雋永的風格改變了蘇聯影片長期以來教條刻板的模式,與米哈伊.卡拉托佐夫的【雁南飛】等創新作品一起,共同掀起了蘇聯電影新浪潮運動。

格裏高利.丘赫萊依

丘赫萊依代表作還有【老夫婦】、【未知時代的開端】、【晴朗的天空】等,後者與【第四十一】、【士兵之歌】構成導演著名的「士兵三部曲」。

----【永遠的人】(Immortal Love圖21)

永遠的人

日本導演木下惠介自編自導影片【永遠的人】獲最佳外語片提名。

影片透過二戰前後地主平兵衛與佃農艾朗兩個家庭三代人間的愛恨情仇,展現出人性、情感的復雜多變和30-60年代日本社會的歷史變遷。

這部充滿虐戀元素的藝術佳作以其濃郁的民俗風情、普世的人文主題贏得了觀眾好評,仲代達矢、高峰秀子等影星精彩的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

30年代進入松竹電影公司成為小津安二郎攝影助理的木下惠介1943年憑借導演處女作【花開之港】嶄露頭角。

木下惠介

1951年,他拍攝了日本首部彩色影片【卡門歸鄉】大獲好評,隨後憑借反戰經典【二十四只眼睛】、【留下這個孩子】以及民俗史詩【楢山節考】、【香華】等著名影片享譽世界。

勇於嘗試各種類別片的木下惠介作品通常構圖考究、色彩瑰麗、配樂精良,他與弟弟作曲家木下忠司、妹妹編劇楠田芳子的長期合作則堪稱日本影壇佳話。

1998年,這位終生未婚的電影巨匠於87歲高齡去世。

相關連結----

讓.保羅.貝爾蒙多(Jean Paul Belmondo1933-圖22):

讓.保羅.貝爾蒙多

法國著名影星,與讓.皮埃爾.利奧德、讓娜.莫羅、安娜.卡麗娜等明星一起共同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運動的銀幕代言人。

出生於巴黎藝術家庭的貝爾蒙多青年時期曾從事職業拳擊運動,後因迷上表演進入戲劇學校深造。

1960年,擔當了眾多龍套角色的貝爾蒙多憑借讓.呂克.戈達爾經典作品【筋疲力盡】一舉成名,之後相繼出演了【烽火母女淚】、【女人就是女人】、【紅圈】、【巴黎戰火】、【狂人皮埃羅】、【騙婚記】等影史佳作,成為60-70年代享譽世界的國際巨星。

80年代,貝爾蒙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演影片【王之王】引進中國公映轟動一時。

90年代至今,這位貌不驚人但卻個性十足的優秀演員仍以【新悲慘世界】、【瘋狂世界】等著名影片活躍在電影圈。

不論文藝作品或動作影片都表現搶眼的貝爾蒙多憑借傑出的表演天賦、獨特的硬漢氣質塑造了一系列經典銀幕形象,兩度結婚、情人無數的他與英俊瀟灑的阿蘭.德龍一起被視為法蘭西兩大男神。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