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韓寒不再韓寒,終於成了票房贏家

2024-02-16電影

作者 | 宜舟

編輯 | DR

題圖 | 【飛馳人生2】

「【飛馳人生2】還不錯。」

這是不少人走出影院後的第一想法。最直觀的證明,是在超過24萬人評價之後,電影的豆瓣評分仍保持在7.8分。截至2月15日下午,【飛馳人生2】票房突破19億元,位列今年春節檔第二。

目前看,【飛馳人生2】將是導演韓寒的揚眉吐氣之作。(圖/豆瓣)

這是韓寒執導過的5部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也是分數最高的一部——特別是在上一部【四海】只有不及格的5.3分之後,這一次,導演韓寒終於像片尾的車手張馳一樣,飛躍終點,重新整理成績。

當然,批評聲也有不少。

最多的負面評價是「重復」,【飛馳人生2】是對前作的重復,「復活」的張馳帶著自己的領航員、技師和新加入的徒弟,把賽車夢又做了一遍。

也有評論者指責,貫穿全片的笑料大都是「罐頭式」「小品式」「玩梗式」的,缺少誠意,更缺少過去韓寒電影中那樣靈光乍現的幽默。

更有人斷言,韓寒的作品不僅重復,而且虛浮,他口中的夢想,從來和現實中真正的青年無關。

對這些頗有些激烈的差評,20年前的作家韓寒,也許會當場回懟,但20年後的導演韓寒,只會在一場場路演裏,微笑面對。

在【飛馳人生2】的冠軍墻版海報中,導演韓寒將自己的位置放在邊緣。(圖/【飛馳人生2】)

韓寒等來了電影事業上頭一次全方位的成功,但這樣成功過後,韓寒也在某種意義上,徹底告別了「韓寒」。這樣的告別,多少讓曾經的喜愛者、批評者和圍觀者們,感到一些些悵然。

【飛馳人生2】,一部規整的商業片

【飛馳人生2】是一部商業電影,是一部標準的商業賽車電影。

這是我們談論它的大前提。

它不是一部作者型電影,所以不用背負太沈重的命題,不用提供太深遠的解讀空間。比如片中反復提及的「夢想」,是當冠軍,是雪恥,是賺錢,是所謂的「證明自己」。不深刻,不復雜,但一目了然。所以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結尾暢快的賽道競逐和主角團達成夢想的大團圓結局,也就足夠酣暢淋漓。

它是一部純粹的商業片,所以一些自我重復、一些借梗、一些老套橋段的出現,並非無法原諒。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從市場的反饋看,【飛馳人生2】拿出的「舊瓶舊酒」,味道還不錯。

至於脫離現實的指責,就更加無從談起了。【飛馳人生2】的確與現實主義不怎麽沾邊,無論是主角的窘迫,還是賽場外的商戰,甚至是貫穿全片的奮鬥,都顯懸浮,但表達現實,從來也不是【飛馳人生2】的使命。

韓寒對於落魄的想象,似乎總是不貼切。也許因為他從未真正落魄過。(圖/【飛馳人生2】)

橫向對比春節檔的另外兩部熱片,【第二十條】和【熱辣滾燙】,前者因為對法律人情的探討剖析,廣受好評,後者則圍繞劇情和賈玲本人,衍生出不少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

【第二十條】對於社會問題的剖析深度,讓其評價後來居上。(圖/【第二十條】)

與它們相比,【飛馳人生2】的社會內容當然很低,但走進電影院的觀眾,不管是沖著前作來的,還是沖著賽車來的,或者沖著韓寒來的,本來也不會懷著看到現實的期待。反倒是電影中「近幾年混動賽車早就超過純燃油賽車」的設定和對山寨車老頭樂廠家的幽默演繹,展現出化用社會熱點的巧思。

作為配角和調劑,賈冰們的表現可圈可點。(圖/【飛馳人生2】)

漫長的落魄、插科打諢的段子和一波三折的努力之後,主角團夢想成真,也與自己和解,這是運動電影的標準格式,【飛馳人生2】裁剪得足夠工整。

前半部份的段子,盡管不夠新鮮,卻總有幾個,讓笑點高的觀眾也能莞爾;後半部份的比賽環節,完成度也不低,虛構的巴音布魯克拉力賽,在現實中的巴音布魯克山路上展開,哪怕知道結局如何,過程的刺激和緊張也牢牢吸引住銀幕前的註意力。

電影的賽車部份,是好評最集中的部份。(圖/【飛馳人生2】)

在演員方面,每個主要角色都和它們的扮演者,實作了比較高的適配度:飾演張馳的沈騰,對於此類亦莊亦諧的人物,已經駕輕就熟;尹正、張本煜作為他的搭檔,也有著很討喜的人設;本就是小品演員出身的賈冰承擔了大部份小品式的笑點,讓它們不顯得太突兀;範丞丞飾演的年輕車手和魏翔飾演的對手,也呈現出一定的人物層次。

片中群像,給人留下一定印象。(圖/【飛馳人生2】)

以上種種,讓【飛馳人生2】成為一部觀眾友好型的電影。

沒有兩性對立,沒有多深的思考,沒有多復雜的情節,沒有沈重的社會話題,沒有開放性的結局,它有著顯而易見的缺陷和平庸,但放在春節檔卻無比妥帖。作為上一部賽車電影的續集,能帶來笑一笑的機會,以及淺淺的感動和小小的振奮,就已經足夠了。

從2014年的【後會無期】算起,韓寒用了10年,終於拍出一部成熟的商業電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也終於徹底放下自身的作者性表達。捧出這部定位清晰的商業片的韓寒,自己則顯得面目模糊起來。

韓寒,終於告別韓寒

媒體統計顯示,00後已經逐漸成為今天中國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而10後觀影群體則增長迅速。

對他們來說,韓寒無疑是一個格外陌生的名字,一個需要求助搜尋引擎,或者需要被上一代人科普,才能稍稍了解的名字。

但談論【飛馳人生2】,又不能不說起韓寒。

這依然是一部韓寒內容明顯的電影。貫穿全片的賽車夢,延續了「小鎮青年」的奮鬥路徑,其中對於潦倒的呈現,對於恢復往日榮光的追求,對於被全世界看到的渴望,在韓寒此前的作品中都反復出現。

小鎮青年的出走和夢想,是韓寒慣用的主題。(圖/【後會無期】)

所不同的是,【飛馳人生2】中的張馳,除了在電影的最後時刻決心一搏以外,大部份時間都呈現一種「看開了」「躺平了」「放下了」的人生態度,「做一件事的目的就是為了生存」「我不是為了成績,就是為了有得賺」「我躺平了,把錢賺了不就行了」等台詞比比皆是。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與今時今日銀幕外的韓寒,形成一種互文。

熟悉韓寒的人不難發現,近些年他的表達變得越發溫和收斂,尤其是進入導演的身份後,很少能再感到棱角。就拿近日在杭州的路演來說,韓寒談及新電影:「我相信觀眾在被高能高燃的賽車大場面震撼之外,亦能感受到張馳心中那份堅定的熱愛。」這番話正確又溫吞。

少年意氣終消散。(圖/【飛馳人生2】)

我們當然不能要求已經邁過40歲的韓寒,繼續憤怒,繼續個性,繼續特立獨行,這既不現實,也不公平。但所有曾見證過韓寒鋒芒的人,也很難完全坦然地接受這樣的變化,尤其是當他拍出這樣一部規整的商業片之後。

在這裏,不必議論過去的韓寒,因為那些議論實在已經太多太多。

有人說,韓寒這些年的經歷是一篇爽文,從少年因寫作成名,到沈浸賽車,再到成為導演,可謂一帆風順。正如作家馮唐曾經評價韓寒「神話」:「不讀書、不用功寫作,下筆就能如有神助……千萬雙手就在面前歡呼,捷徑就在眼前,輕松出門,大道如青天。」

但回到「韓寒」們出發的起點,沒有互聯網這趟快車,他們的成名路總歸是比今天來得更加曲折、艱難,少了點光鮮,多了點生活的粗糲,至少,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一條路來的。

在當年的電視節目中,舌戰觀眾的剛剛成年的韓寒。(圖/【對話】)

2011年,29歲的韓寒出了一本書,名字就叫【青春】。此後,這個80後代表人物的頭銜,變成了「國民嶽父」。

隨後,韓寒轉戰電影圈,用影像的方式繼續講述青春,繼續表達憤怒,繼續陰陽怪氣,但效果似乎都不太理想。當他終於放下這些講述的執念,拍了一部中規中矩的商業片後,成功反而水到渠成。

無聊是當代人的通病,夢想是包裝在商業片裏的商品,這個年代當然不會再誕生新的韓寒,韓寒自己的改變,也倒映著一代人的改變。

作品中的告別,也映照著作品外的告別。(圖/【乘風破浪】)

在去年的一次訪談中,韓寒老老實實地承認自己的「過時」:「我獲得的人生經驗適用於我的那個時代,現在時代又不同了。」而談及會不會出版新書,韓寒說:「變那麽圓潤還不如不寫。」

圓潤,大概是所有憤怒和夢想的終極形態,所以,即便【飛馳人生2】高舉著夢想的大旗,但它已經徹底告別了少年意氣,就像80後、90後們和韓寒一起,徹底告別了韓寒。

【飛馳人生2】不是一部壞電影,卻是一部不會被人們記住太久的電影。

還會有【飛馳人生3】?還會有新的講述嗎?(圖/【飛馳人生2】)

它關於人生和夢想的套路化講述,很難超越多年前韓寒自己寫下的一段話,這段話寫給徐浪,一個意外身故的賽車手,韓寒賽車事業的領路人:

「他也是中國賽車的英雄,他是中國最好的職業車手,他死於他最喜歡的事業和理想,死在了他熱愛的賽道上,這也是除了安然老死和意外最好的最英雄的一種死法,希望有天我也如此。」

校對:黃思韻,營運/排版: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