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陳思誠【解密】,極具野心的奇觀大片

2024-08-04電影

19世紀最後一年,【夢的解析】出版,成為心理學界至今無法逾越的巔峰名作。書中,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清醒狀態下,人的思考過程產生的是觀念而非影像,但夢則主要是用影像進行思考的。透過影像,夢合成「情境」——即,它將思考過程「情景化」。

所以,自弗洛伊德的著作誕生後,依托他的理論,在不少文藝作品——特別是電影領域,都會以夢境為核心母題。由於夢的「荒誕性」「情景化」特點,才有打造「影像奇觀」的最大動因。

8月3日,陳思誠最新導演的電影【解密】上映,就是這樣一部試圖挑戰夢境主題的「奇觀大片」。片中,虛實結合,夢境疊加現實,營造出不同於傳統「暑期檔電影」的獨特氣質。

電影裏,劉昊然飾演的容金珍借助夢境破譯加密檔,成為新中國隱蔽戰線上的一名「英雄」。事實上,以夢尋找靈感,也其來有自。

弗洛伊德在著作裏,提出過一個名為「超記憶夢」的概念,意思就是——人們能夢到早就遺忘的現實 ,讓這些缺失的記憶重新回到腦中。因而,夢會延續白天的智力活動,並且得出白天沒有得出的結論,它能夠答疑解惑,也可以為藝術家提供靈感來源。

很顯然,【解密】中男主角容金珍以夢境為現實疊加buff,看似獵奇,卻完全合乎125年前弗洛伊德的理論基礎。

因此,不管是理論內核,還是奇觀表象,【解密】不僅成為2024年暑期檔的一個「異類」,更是陳思誠從以往懸疑標簽,到突破窠臼的全新嘗試。從這個維度看,【解密】已經超越了商業片「好看不好看」的單一範疇,而成為值得深度討論的影像範本。

-夢境「解密」-

自【夢的解析】出版以降,「釋夢」成為可能。在第一章開頭,佛洛伊德開宗明義,「每個夢都顯示一種心理結構,充滿了意義,並且與清醒狀態時精神活動的特定部位有所聯系。」

按照他的理論,「夢」通常並非表面呈現的那樣,是需要用「潛意識」進行更深的解構和闡釋。

電影【解密】也正是從「釋夢」開端,而這一行為模式貫穿始終。與麥家原作小說描摹「數學天才」的傳奇故事相比,陳思誠將「解夢」提煉為了核心主線,有其優勢。

【解密】是麥家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曾被譽為有著「加西亞馬奎斯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在文字中構架了一個新世界。如果改編為影像作品,何以呈現「魔幻現實」色彩?若是老老實實「按文索驥」,大概也就淪為常規諜戰片了。

所以,用夢境作為敘事主軸,算得上劍走偏鋒,同時,在視覺上也有極大渲染空間。也正是這個原因,片中的10場夢境,即是解開這部電影的「金鑰」。

電影講述劉昊然飾演的容金珍,打小從「洋先生」那裏,習得「釋夢」之術,也觸類旁通,自學成為數學天才。長大後,被新中國秘密部門701征用,成為破譯海外敵對勢力密電密件的關鍵人物。而在「解密」過程裏,劉昊然頻以夢境為支點,破譯了「紫密」「黑密」等復雜的加密語言。(以下有強劇情劇透)

片中呈現的第一個夢境,是在吳彥祖飾演的容小來(又稱小黎黎)帶走12歲的容金珍之前,屋內忽而狂風大作,被稱為「老爹」卻已故去的「洋先生」突然現身,教導金珍如何分清夢境。當狂風襲來時,滿墻數碼符號也飄然而起,寓意著小金珍未來的人生註定與這些數碼結緣。

而反復開燈關燈,也成為小金珍辨別是否夢境的方式。

5年後,遇到美國籍數學教授希伊斯(約翰·庫薩克飾演)的容金珍,其數學天才得以被挖掘。在一次對弈中,希伊斯向金珍講述了自己的夢境——紅色沙灘、死去的巨大海洋生物以及被波浪淹沒的沙灘。

事實上,這個夢境,成為全片戲眼。電影末段,金珍開啟一扇紅門,來到紅色沙灘跟夢中的希伊斯再次對弈,兩節形成呼應。

另一個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夢境,則是容金珍與小梅攜手去一處遊樂園,閃爍的摩天輪,巨大的海盜船,奇怪的旋轉木馬,以及摩天輪上突然而至的希伊斯教授——其時,他已是美國情報部門設計「紫密」的專家。這是一場破解「紫密」極為關鍵的夢境,三個巨大的摩天輪,代表了「紫密」恩尼格瑪密碼機的核心——轉輪組(其轉輪很像摩天輪),由此,容金珍悟到了「紫密」的關鍵(由轉輪密碼構建)。

當希伊斯教授現身後,摩天輪開始傾塌,砸碎了遊樂園的所有設施,象征著兩人關系的徹底崩潰,以往的師徒情,已不復存在。果然,容金珍破解訊息傳到美國後,希伊斯教授遭疑「通敵」,被打入大牢,耗費數年時間,又設計了「黑密」。

隨著密碼的復雜程度,容金珍的夢境也開始全面轉向灰暗。其中,在火車上遭追殺一幕,一氣呵成,從遇見搖滾樂隊,到持槍的海象人,是希伊斯寄來唱片【我是海象】裏的意象具象化。【我是海象】是披頭四的歌曲,當時還未釋出,所以希伊斯告知這是未公開發行的版本,而他借此幹擾容金珍破解「黑密」的思緒。有趣的是,為何選這首歌?或許,希伊斯開頭夢境裏紅色沙灘上的巨型海洋生物,就是「海象」?這也是一種前後呼應。

最後一個夢境,容金珍在迷宮中跌跌撞撞,墮入深淵、漩渦,這是「黑密」的具象化呈現,也為他破譯密碼做了鋪墊。

有部份觀眾認為,以夢解密,不靠譜,但以佛洛伊德的著作而言,有足夠的理論基礎支撐。何況,作為影像藝術,本身就有超脫生活的必要性。當然,合理與否,見仁見智,但撇除爭議,這些奇觀式的場景,單純看起來,也是賞心悅目的,或者——隨著夢境的跌宕,也為主人公揪心。

-人生「密碼」-

片名【解密】,與原小說標題相同——很自然地,望文生義,其第一層含義,即為「解開密碼」之意,原作裏,頗多呈現「解密」內容。而電影中,很明顯的是,破譯密文僅是表皮,另有深層意涵——對戲中角色「人生密碼」的探索。

深植人物內心的夢境,一方面是為破解密碼提供靈感,另一方面,便是呈現容金珍的成長過程。當然,對於這些夢境的解析,我有我的理解,你也有你的理解,每個觀眾大概都有不同的認知,但這不妨礙夢境和主人公各個人生階段的聯結——

從童年離家,到初遇恩師,到加入701,到人生伴侶,再到事業有成,最後,與老師「隔空」和解。

男主角容金珍的的所有人生,都有夢境依托,這不僅是他破譯密文的軸線,也是觀眾深入角色內心的方式。因而,「解密」本身,只是皮肉,那顆人生之「核」,則裹挾其內。

所以,容金珍的人生密碼,現實而言,又是什麽?全在於一個「情」字——這與夢境一樣,也貫穿於整部電影——愛情,親情,師生情,以及家國情。

家國情自不必說,作為「隱蔽戰線」上的一員,容金珍融合「無名英雄」群像於一身。事實上,電影更想呈現的點在於——戰亂年代中西意識形態碰撞下的師生之間最單純的情誼。(以下有強劇情劇透)

希伊斯教授初識容金珍時,即以「數學天才」視之,挖掘後者身上的潛能,多段蒙太奇裏,展現了師徒情深的光影。於容金珍而言,這段師生情彌足珍貴,也為後段雙方博弈埋下伏筆。

待到最後破譯「黑密」,獲知老師因為自己被打入大牢,容金珍放棄了以己之名「解密」,而得以保全希伊斯在美國的名節。片尾,容金珍的釋然,和希伊斯的默然,成為這部電影的註腳。

電影裏,對於親情的描摹幾乎都是用劇情演繹的,非以你儂我儂的言語呈現,因而也沒有流於表層,全靠細節支撐。

12歲時,容金珍初入容小來家時,小黎黎全家以大碗茶迎接這位遠房親戚,盡管其間透著生疏,但在逐一飲茶中,令觀眾感知到其中的接納和包容。十多年後,叔叔容小來去世,留下妻女,再相見,卻物是人非。

三人回家,對坐無話,一碗白水,時過境遷。

此情此景,頗可觸動觀眾。

因而,我們認為,【解密】描述情感的「張力」,尤重於「解密」部份的「傳奇」。

也是,對於「人生密碼」的破譯,總是撼人心魄的。

-拆解「奇觀」-

在每個夢境的描摹上,【解密】的鏡頭語言很有特點——

比如,紅色沙灘一段,從平視,到航拍視角,巨型生物軀體,形成一堵墻,呈現出奇詭的氛圍——既有鮮紅的隱喻,又有晦暗的壓迫感。整體觀感極為魔幻,卻又和現實互為關照——在海浪漸隱後,化為希伊斯身後的白色窗簾。

遊樂園的奇幻感、滿屋密碼機的詭異感……在光影之間,模糊了現實和夢境的邊界。10個夢境,逐一呈現,層層遞進,頗具野心。

這不僅是陳思誠的個人嘗試,也是國產電影的全新實驗。

當然,這是所謂「大片」的應有之義——既有奇觀,也要表達,更具情感張力。也難怪,有人說陳思誠「變了」,至少,從電影質感的角度,他捧出了一部誠意之作。因而,【解密】是尊重觀眾的,從外到內的意涵上,都有著一定表現力。

當然,也有一部份是獵奇式的,比如,對「隱蔽戰線」的敘事上——從諱莫如深的組織所在地,到主角遇襲,都加重了整體的緊張感。某種程度上,全片戲劇沖突的營造,算得上恰如其分。

【解密】故事發生在上世紀40-60年之間,在布景、造型、美術上,年代感還原的不錯。特別是——據稱攝制組搭建了萬米攝影棚,力求還原光影藝術的本真。

而參與電影拍攝的,還有歷史學家、密碼學家。比如【密碼傳奇】一書的作者趙燕楓,擔綱科學顧問,像是遊樂園夢境中摩天輪暗指轉輪密碼的設定,就由他提供靈感。專家的深度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拍攝的專業性。

最具趣味性的是,片中出現了王寶強飾演的瞎子阿炳——是根據麥家小說改編電視劇【暗算】中的角色,而「701」這個組織,也是劇中的神秘機構。這可以視為「麥家宇宙」的拓展,或許未來會有更多「麥家角色」參與到電影裏,不知道這會不會是陳思誠的「伏筆」,但從觀眾角度,還是非常期待聯動起來的。

尤其值得一說的是男主角劉昊然,於【解密】中的表現可圈可點,把容金珍的成長演繹得相當到位。在和老戲骨陳道明、好萊塢實力派約翰·庫薩克演對手戲時,也不落下風。

造型上,幾乎看不出演員本人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若非此前預知由劉昊然主演,可能壓根不會想到是他。可以說,26歲的劉昊然演活了容金珍,容金珍將會成為演員劉昊然的人生角色之一。

因此,諸多因素的疊加,「表達」與可看性並重,令【解密】的整體質感呼之欲出。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極具銀幕魅力的奇觀大片!

撰稿 | Jena
策劃 | 文娛春秋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