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國外拿獎,國內成禁片!細思極恐後,別讓這片徹底消失…

2024-03-13電影

俄羅斯,某小鎮。

最近,鎮上鬧出一個大新聞——

文學教授大衛,公開揭露市長從一項雕像工程裏貪汙了500萬元公款。

然而,市長並未受風波影響。

依舊在鏡頭前,做著面面俱到的美麗發言…

反倒是曝光者大衛,受到了「盜竊15把公椅」和「挪用公款」的虛假指控,被戴上電子腳鐐,軟禁在家。

不能撥打電話,也不能上網。

一時間,他飽讀詩書、倍受學生愛戴的人師形象跌得粉碎。

同事和鄰居避而遠之,老母親整日愁眉不展…

所有人都勸他早日認罪,求一個輕判。

身為知識分子的大衛,也深知「民與官鬥不會有好下場」的道理。

但他卻軟硬不吃,決定硬剛到底。

軟禁期間,大衛的生活一步步走向崩塌。

案件開始逾越法律邊界,讓局面漸趨失控…

電影 【軟禁】 上映於2021年,由著名俄羅斯導演 小阿列克謝·日耳曼 執導,曾入選康城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

這部電影非常冷門,豆瓣觀看人數還不足千人。

全片的場景局限在大衛的公寓,以及電子腳鐐的行動範圍之內,是典型的低成本影片。

但這個充滿諷刺意味和批判色彩的故事相當抓人,畫內的質問、怒吼、迫害,打通了銀幕與現實的空間距離,將矛頭對準了吃人的黑惡權貴。

處處不可說,卻處處都講得明明白白…

生活中的大衛,是保持憤怒的反叛之輩。

比如,當所有鄰居都對附近超市的虛假宣傳持沈默接受的態度時,他卻不願助漲資本家的氣焰,寧願多走幾公裏路,去另一家超市采購…

大衛維護內心秩序的做法,於旁人而言,無非是一個書呆子在鉆牛角尖罷了。

但這次不同,懸在上空的權力之刃,讓大衛的交際圈開啟自我禁言模式,紛紛與大衛劃清界限。

請好的律師,不願接這塊燙手山芋,臨陣脫逃…

趨炎附勢的鄰居,站出來作偽證,聲稱大衛曾親口炫耀過是如何花掉公款的…

急於表明立場的學校,在大衛最需要聲援的時候,做出了開除的決定,昔日同僚無人投反對票…

在法律程式到來之前,大衛先迎來了一場自私自利的,來自底層的道德判決。

公寓內,大衛的軟禁生活勝似恐怖片。

抗議者們聚集在樓下,高舉橫幅,用擊潰大衛心理防線的姿態喊著「文學之恥」的口號。

而媒體就站在這群「演員」的旁邊,冷眼拍攝…

一群不速之客,在深夜闖入大衛的居所,搜尋他醜化市長的證據(一幅市長和鴕鳥交配的漫畫) ,搞得滿地狼藉。

而負責監視的警察,甚至沒有過問這起暴力事件…

還有一次,大衛差點被殺人滅口…

他在「牢籠」之中,度過了自己的生日。

沒有鮮花,沒有蛋糕,沒有好友到場。

但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完美生日。

因為,他最愛的那幫學生相約而來,舉杯彈唱,為恩師慶祝這個極其特殊的生日。

大衛得知,有位學生不懼退學警告和警察拘留,獨自在校外抗議。

他無比欣慰,更多的,則是心疼…

從短暫的溫暖中抽離,生活又回歸無盡的窒息。

而來自底層的小小善意,也在為大衛的勇氣續航…

大衛的老母親突發心臟病住院,可直到母親去世,大衛都未獲得特許,去醫院見母親最後一面。

母親生前喜歡熱鬧,大衛想把母親的好友們都叫到場,舉行一場體面的葬禮。

但這樣一來,大衛就沒有足夠的錢繼續支付律師費。

接手案子的,是一名剛休完產假的女律師。

丈夫並不支持她回歸職場,而是讓她為孩子和家庭多考慮,犧牲事業。

因為這個案子,她被丈夫家暴,婚姻走向末路。

還失去了朋友,丟掉了所有客戶。

大衛的處境,她都看在眼裏。

她不願因為一筆酬勞,讓大衛此前竭盡全力的抗爭付諸東流,不願讓大衛所有的犧牲淪為無意義的掙紮。

於是她提出: 先打官司,錢的事以後再說…

大衛的傲骨,脫胎於他專研的 「白銀時代」

那是繼普希金所處的「黃金時代」之後,俄國最耀眼的文學時期(1890年-1921年) 。

期間,發生了一戰和俄國的幾次革命,新思潮迸發,文學藝術蓬勃發展,湧現出一大批傑出作家。

「白銀時代」之於大衛,正如魯迅先生之於我們,是能夠照亮現實、源源不斷提供精神力量的存在…

但導演(兼編劇) 並未用所有筆墨塑造一個完全的,充滿符號性的,劍指陰暗的鬥士。

而是呈現了大衛為人夫、為人父時,身上布滿瑕疵的另一面——

女兒染上毒癮,妻子想盡辦法拯救女兒,而大衛卻固執地以為能罵醒女兒,在女兒最需要幫助和陪伴的時候,狠心將女兒趕出了家門。

與此同時,妻子也離他而去。

這種遊走於社會道德和家庭情義之間的失衡感,讓大衛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寫實,也讓故事多了一層情感厚度…

在目睹大衛經歷一系列的不公和迫害後,負責監視的警察對大衛動了惻隱之心。

原來,世上真的有人會賭上尊嚴、前途、人身安全,去呼喚一個人最樸素的情感期待。

但警察問大衛: 以你的能力,是掛旗幟,是寫匿名信,還是掀起革命呢?

大衛思索片刻,回答道: 我能做的,只有站在屋頂吶喊…

為真理抗爭,就意味著要單挑一個龐大的權力系統。

而在一切開始之前,大衛不僅要自證清白,還要熬過危機重重的軟禁時光,談何容易。

再者,假如是一個沒有知識武裝大腦的底層人遇上這些事,前路必定更加險阻,代價必定更加沈痛…

該片在某影展上放映時,出現過這樣一幕。

一句本意為「更好的時代永遠不會到來」的台詞,被轉譯成了「當下就是最好的時代」。

銀幕故事,再一次消解了時空界線…

導演小阿列克謝·日耳曼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算高,事實上,他被人評價為一位頗具大師風範的導演。

導演:小阿列克謝·日耳曼

他執導的【激情】(2005年) 【紙兵】(2008年) 【多甫拉托夫】(2018年) 等影片都是好作品,多次入選歐洲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

左起:【激情】【紙兵】【多甫拉托夫】

由於某些事的影響,小阿列克謝未能出現在近幾年的歐洲電影節上,不免有些遺憾…

值得一提的是,小阿列克謝的父親,正是俄羅斯影壇的重量級導演: 阿列克謝·日爾曼。

導演:阿列克謝·日爾曼

1971年,他拍攝了長片處女作【途中考驗】(豆瓣8.0) ,該片成就他的同時,也遭到了官方的禁映,15年後才得以重見天日。

類似的創作阻力並不少,以至於在他長達50多年的藝術生涯裏,只完成了五部長片,其中三部都是禁片。

他於2013年逝世,其遺作【上帝難為】未能完成。

據說,這部改編自前蘇聯科幻小說的電影構思了30多年,又歷時10年拍攝,後由其子小阿列克謝代為完成,在2013年的羅馬電影節進行了世界首映。

這些背景資訊,讓【軟禁】又重了幾分…

說回電影【軟禁】。

難道,大衛就沒有過想要放棄抗爭的念頭?

當然是有的。

當公寓的自來水被停掉。

當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醫生卻給出暗示,只有認罪才能重獲醫療資源。

大衛再也堅持不住了…

他不想低頭,但只要一回想過去那段恐怖的日子,一股巨大的沮喪感便會淹沒喉頭。

抱憾離世的老母親、卷入家庭風暴的律師、被勒令退學的學生、被頻頻施壓的警察…

夠了,他不想再牽連更多無辜的人。

拖著一具病體的他,已無法承受更多。

最終庭審前,大衛向律師吐露了想放棄的心聲。

律師的態度令大衛倍感意外。

律師不再苦口婆心,為大衛灌輸人情世故,爭取讓他認罪,給一切做個了斷。

而是堅定地回答: 我懂你的恐懼,但我們不會認罪。

這份堅定,給大衛提供了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大衛的結局如何呢?

市長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大衛被無罪釋放。

然而,這個結局卻讓人高興不起來。

市長落馬,是因為另一樁數額巨大的貪汙案驚動了上面,從莫斯科來的辦案人員在調查時,註意到了大衛揭露的雕塑案…

如果沒有東窗事發,大衛將會得到另外一個,我們都知道的結局。

大衛沈默了。

他無法言說,內心究竟是喜是悲。

大衛所做的抗爭,似乎都失去了意義。

不過,好在正義到來了,這對一個無權無勢的普通人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回頭再看本片未經雕琢的片名,愈發像是一句直白且振聾發聵的控訴…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大衛近乎自毀式的抗爭太過愚勇,平民老百姓活著就是求個安穩,犯不著賭上個人前途、置自己和家人於險境之中。

但這個世界,永遠需要犀利的筆觸,永遠需要有人破斧奔赴,即便是以一種笨拙、低效、必敗的姿態。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衛。

不過,電影提醒著我們,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面臨大衛的局面。

那麽,你會成為急於分割的鄰居和同事,還是伸出底層援手的律師,又或者是沈默的大多數?

我想,此刻螢幕前的你和寫下這篇文章的我一樣,陷入了久久的沈思…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衛不會消失。

大衛不會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