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四年賠光63億,華誼兄弟大裁員背後,是演藝圈的悲哀

2024-04-14電影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2021年的一個春日,華誼兄弟集團為慶祝公司成立20周年而隆重舉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此時的王中石和王中磊兄弟兩人信心滿滿,豪言要在影視界繼續保持獨占鰲頭的地位,誓要在這片天地上留下更加耀眼的光芒。

他們回顧了過去20多年間公司的發展歷程。20多年前,正當影視市場如火如荼地興起之時,敏銳的王氏兄弟嗅到了這片沃土的無限商機。

在一位名叫劉曉玲的演員的一句"影視市場潛力巨大,掙錢速度驚人!"的建議下,兄弟二人果斷地踏入了這個陌生的領域。

盡管他們的首部劇作【心理診所】並未取得多大成功,但憑借劇中的廣告植入,他們還是順利地賺到了第一桶金。

這點小小的成功,似乎只是開胃菜,對於富有野心的王氏兄弟來說,財富和榮譽的追求從未停歇。很快,他們就成立了專門從事影視專案投資的子公司,將目光聚焦到了【鬼子來了】和【荊軻刺秦王】兩部影片上。

然而,命運卻似乎總是愛捉弄人心,這兩部電影都沒有如他們所願的那般獲得成功。【鬼子來了】因為內容問題無法透過稽核,而【荊軻刺秦王】的票房表現則遠遠低於投資成本,這無疑給華誼兄弟的公司帶來了沈重的打擊,使得公司元氣大傷。

面對如此艱難的處境,王氏兄弟急於尋找能夠扭轉乾坤的稻草。他們的目光很快就落在了剛剛崛起的馮小剛身上,他們以高達400萬元的年薪以及部份股權的方式,希望能夠將這位當時已經聲名鵲起的導演攬入麾下,讓他為華誼效力。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馮小剛最終加入了華誼公司,從此正式成為這家公司的"四巨頭"之一。

有了馮小剛的加盟,華誼兄弟如同開啟了閘門的洪水,源源不斷的收益源源不斷地湧入。憑借著王氏兄弟的資金支持和馮小剛的才華橫溢,他們陸續制作出了諸多備受熱議的熱門影片,包括【大腕】、【手機】、【天下無賊】、【集結號】和【唐山大地震】等等優秀之作。

在短短幾年間,華誼兄弟就脫胖換瘦,成為了國內影視產業的佼佼者,旗下大火影片數量之豐盈,一度創下紀錄。

他們還成功捧紅了周迅、鄧超、黃曉明、李冰冰、張涵予、馮紹峰、陳道明、胡軍、吳彥祖等一流巨星。

收益飆升,王氏兄弟的財富積累也隨之迅速累積,他們的聲名和地位大幅提升。王中軍先生尤其以眼界寬廣、敢於投資的作風而備受關註,不惜花費高達3。77億元購買梵高真跡,甚至還花費2億來收購畢加索真跡。

可以說,這對兄弟倆猶如行走的"香餑餑",哪裏都能引來女士們的熱烈追捧。

然而,瞬息萬變的影視圈,誰又能保證這樣的輝煌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中,明星們的咖位高低和片酬水平一直備受關註。從最初片酬單集僅為55萬元,到後來逐步攀升至86萬元,再到最後驚人地飆升至180萬元,這般過山車式的增長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而華誼兄弟麾下那些耀眼的明星們,其價格同樣是水漲船高。例如,倪妮以高達9777萬的片酬預訂出演【天盛長歌】,陳道明則有望憑借【慶余年】賺取2163萬元,陳曉更是為新劇【獨孤皇後】預期獲得6886萬元的片酬,連馬天宇也獲得了7547萬元的高片酬。

那麽,這些驚人的片酬價格背後,究竟存在著什麽樣的原因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導演們所采取的"保守主義策略"。

隨著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一部鴻篇巨制如今往往需要耗資上億元甚至數億元,這讓投資人們深感投資風險猶如戰場上的廝殺般難以忍受。

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們為了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紛紛選擇將主角釘選為大紅大紫的明星,對知名度較低的藝人視若無睹。

這就是為什麽在電視劇市場上,熱門作品中的男女主角總是同一批人輪流出演,常有佳作卻無法突破重重封鎖。

與此同時,市場經濟中演員的身價與其演出經歷成正比的規則也在起作用。明星知曉自身價值,因此紛紛趁機提高片酬要求。

這樣一來,明星片酬就像火箭般快速上升,達到了"天價"級別。

可就當明星們沈浸在豐厚回報中暢享其中的時候,突如其來的"限薪令"打斷了他們的歡歌。這項嚴格的政策實施後,天價片酬的勢頭終於得以遏制。

昔日一部影片動輒耗費一兩千萬的片酬水平,如今僅需支付五百萬元就能獲得演員的青睞;而曾經炙手可熱的一線女星也將片酬要求從4000萬元降至不足2000萬元。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在這裏再次得到了驗證。明星們必須謹慎應對這一巨大的變革,部份人選擇繼續堅持,另有一些則主動尋找其他發展機會。

不論他們最終做出何種選擇,這個巨變時期,顯然都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020年,阿裏巴巴的高層曾經預言:未來三年內,超過99.5%的演藝圈人士都將會走進直播間。雖然這句話看起來有些狂言妄語,但事實上現在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與這些明星相比,老藝人潘長江可就慘遭厄運了。他盡管手握豐厚的資金,卻在直播行業的"盛宴"中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他不僅公然售賣"三無產品",還以高價行銷手段為自己攫取暴利,表面宣稱最低價實際卻價格虛高。面對大眾的質疑,潘長江竟然還叫囂著要將那些未付款的客戶請出直播間,完全沒有一點歉意。

此番行為無疑是徹底損害了自身的公信力。在這個行業內,只有少數一線和二線明星才能透過直播帶貨真正賺取到金錢。

其他所謂的"三線、四線、十八線"明星,在無戲可演的時候,甚至連普通百姓都不如。例如,出演熱播劇【烈火軍校】的張鑫,在直播間裏的知名度竟然還不如一些小主播;演員徐海為則無奈地重返家鄉的街頭擺攤賣菜;曾在古裝劇【美人心計】中飾演主角的陳鍵鋒,如今已改行當起了職業潛水教練;而與成功歌手楊超越一起出道的漂亮女孩陳語嫣,更是因生活艱辛而淪落為"舞廳舞女"。

這樣的個人遭遇固然令人唏噓,但更讓人擔憂的,恐怕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企業投資方。他們對直播行業盲目追捧,將流量置於首要位置,卻完全無視了行業規則和社會責任。

2019年,熱播劇【陳情令】如同炙熱燃燒的火焰,刮起了一陣席卷整個網絡大環境的熱潮,彰顯出"肖戰與王一博"這對王牌搭檔所具有的無可匹敵的魅力。

然而,僅僅過去了短短的一段時間,另一部名為【山河令】的劇集隨即推出,雖然也試圖模仿第一部的成功之道,但卻難以在觀眾面前取得預期的輝煌成績。

令人不禁感慨,這個行業竟然如此易被趨勢所左右。

當年,【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橫空出世,立刻點燃了觀眾們的熱情。其中楊冪和趙又廷之間那一段感人至深的"虐戀"戲,更是堪稱古裝偶像劇中的經典之作。

因此,當投巨資打造的【扶搖】請來了曾經的"收視女王"楊冪壓陣時,不遠預期地立即引發了一場規模龐大而激烈的爭議。

令人不解的是,制作這些作品的團隊,似乎過於重視流量明星所能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卻忽略了優質劇本才能真正吸引並留住觀眾的這個根本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度依賴熱門流量明星,反而會扼殺原創劇本的發展空間。事實上,不依賴於大牌明星,而是專註於傳遞真摯感情的優質劇本,才應該成為我們追尋的方向。

不得不感嘆的是,萬物終究不可能永遠繁榮昌盛。倘若我們仍將流量視為至高無上的追求標準,甚至將其作為評判一切的唯一標準,而對那些粗制濫造的陳舊劇本給予過分偏袒,那麽,影視行業走向寒冬乃至終結,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華誼兄弟的興衰,其實只是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縮影。從他們的興盛到如今的衰落,我們不難看到,資本主導和流量崇拜已經成為了整個行業的通病。

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這一偏頗,必將給這個產業帶來沈重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