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琴弦上,那永恒的愛之仙樂

2024-05-23娛樂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的故事,在世間上演過多少?只有【梁山伯與祝英台】,被作曲家寫成了動人魂魄的小提琴協奏曲。

■ 吳玫

中國的古典音樂樂迷,大概不會沒有聽過何占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和祝英台】吧?我們聽收音機播過、看電視時聽過;路過鄰居的窗下時旋律從窗縫裏飄出來過,以至於我們早已認定自己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是神交多年的老友了。

前陣子,東方藝術中心貼出開票公示,於2024年5月9日晚上演一場香港管弦樂團成立50周年的音樂會,曲目中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此刻我才意識到,自己居然從沒去音樂廳聽過一回【梁山伯與祝英台】。

據細心的樂迷統計,近些年來過上海的外國小提琴演奏家中,僅有文格洛夫、貝爾和沙漢姆在上海獻演過【梁山伯與祝英台】,完成度不過爾爾,至於國內的小提琴演奏好手,也不太敢在現場演奏此曲。那麽,在「港樂五十年」巡回演出音樂會上,又是哪位演奏家敢於打破「禁忌」為到現場的樂迷奉獻一曲創作於1959年的這首仙樂?

「現年18歲的小提琴演奏家蘇千尋被音樂評論家評價為小提琴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音樂評論家的評論中規中矩,哈佛大學的學子、又與倫敦愛樂和柏林交響樂團等世界頂尖樂團合作過,剛剛成年的蘇千尋當然是一顆前途無量的新星。既然是新星,那些久經沙場的演奏家們都要繞著走的曲目,她竟然敢演,演出效果會怎樣?

我還是訂了票,因為這場音樂會的另外兩首曲目分別是柴可夫斯基的大提琴作品【洛可可主題變奏】以及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天方夜譚】。前者,由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擔綱;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這首作品,只為它專門去聽一個現場,也值得。

通常將何占豪與陳鋼合作完成的這首作品說成是取材於民間故事,對同時喜歡越劇的江浙樂迷而言,我們更習慣將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與同名越劇放在一起。同樣是相愛、抗婚、化蝶等三部份重要情節,越劇是由旦角和小生用唱腔、身段來講述;而小提琴協奏曲,則讓擔任獨奏的小提琴與樂隊合奏或與樂隊中的某件樂器應和的方式來完成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於是,在5月9日東方藝術中心的音樂廳裏,我們聽到了蘇千尋拉著小提琴與長笛、雙簧管、大提琴甚至鋼琴一一對話。

那架鋼琴,雖被安放在舞台的一隅,還是那麽引人註目。倒不是它「個頭」碩大,而是,在這首作品的過往聆聽經驗裏,似乎沒有鋼琴的聲音。事後,查了查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常規配器,也沒有鋼琴——古典音樂舞台上上演的曲目多半被演奏家們演奏過無數遍了, 所以,音樂家們在準備一場音樂會時,總要費盡心思地嘗試老曲新演,以期獲得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版本。

那麽,余隆攜手蘇千尋和香港管弦樂團完成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有沒有別具一格之處?鋼琴襯托蘇千尋琴聲的音節不多、時間不長,可當鋼琴那珠貝般的聲音響起時,仿佛祝英台身邊站著一位善解人意的閨蜜,蘇千尋琴弦上的梁祝愛情主題,因而變得格外綿柔和悠長。

大概在年輕演奏家的心中,愛情的世界裏只有單純和美好吧!蘇千尋在完成【梁山伯與祝英台】三部份情節中的相愛和化蝶時,幾近完美。可到了抗婚那部份,她的演奏節奏就顯得不夠穩當。「最大的不足就是抗婚那一段處理得有些倉促,沒有把沖突很好地表現出來。」坐在我右前方的一位樂迷,評價得特別到位。

同樣到位的樂迷評論,還出現在下半場的曲目【天方夜譚】完成後。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這首作品的經典版本很多,不知道此番決定演出這首作品是指揮余隆的「自選動作」,還是「港樂五十年」巡回演出的「規定動作」。無論如何,我們聽到的現場,是指揮帶領樂隊精心排練後的成果,所以,當晚呈現的演出效果,達到了相當不錯的完成度,「可惜的是,最後一個樂章余隆開始加速。如果不是最後一個樂章完成得那麽趕,今天的【天方夜譚】就很棒了。」坐在我右前方的這位樂迷,將當晚的【天方夜譚】沒能做到盡善盡美歸咎於指揮對原作所要求速度的理解,有偏差。他話音剛落,就有人提出反駁——這就是音樂會現場的又一處魅力,於爭論中,我們的「聽力」在不斷進步。不過,我們也有達成共識的點,就是當晚樂團的首席王敬狀態極佳。他啟動【天方夜譚】的那幾個樂句和第一樂章的華彩,以及最後一個樂章的幾個樂句,都拉得音色油亮、飽含深情,讓我聽出了王健加演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那段舞曲的韻味。

掌握了這麽出色的演奏能力,又長得明眸皓齒,王敬卻還不能像18歲的蘇千尋那樣站在樂隊前列完成一首協奏曲。沒有一個學琴的孩子不想長大以後成為獨奏家的,但對小提琴演奏家來說,從坐著拉琴到站著拉琴的距離,實在過於遙遠,這就是人生的常態吧。就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的故事,在世間上演過多少?只有【梁山伯與祝英台】,被作曲家寫成了動人魂魄的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