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深陷於他悲劇的核心、自我挑戰,同時又充滿力量的段子中,「passion!」成為了自我激勵的象征,透過他的文字,人們感受到他一路走來的艱辛,也為他的奪冠歡欣鼓舞。「付航的passion價值正不斷提升」、「付航決賽作品的潛力有多大」……這些話題持續引發熱議。
在其中,一種祝賀的聲音特別引人註目:「付航的票價要上漲了。」確實如此,根據摩天輪票務平台的售票數據顯示,「付航快樂管理猿拼盤演出」的票價已上漲了近三倍,原先220元的門票增至635元以上,而480元票面的前排票最新票價為1479元。
這顯然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單口喜劇在國內的發展正處於一個快速擴張的階段。尤其是在當前,盡管線上市場非常活躍,線下也同樣充滿活力,脫口秀品牌不斷湧現,演員數量迅速增加,這些都促進了行業針對更豐富的藝人培養模式和更廣闊的商業機會的探索。
「不同凡響」付航
在付航自己的段子中,其他脫口秀演員以及觀眾的眼中,付航總是被視為一個「特立獨行」的角色。
他的喜劇風格獨具特色,強烈的互動與充沛的能量總能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人們對他的評價常常是:「付航真是個瘋子」。在那些他仍在小劇場演出的日子裏,有一次因為在演出中過於賣力,他的胳膊不慎受傷。由於對舞台的熱情和近乎狂熱的表演,能夠與他搭檔的演員屈指可數,付航總是最後一個上場。
當然,這並不能完全體現付航的「獨特」之處,另一個明顯特點是他是一位獨立演員。與大多數選擇線上路線或簽約線下公司脫口秀演員不同,付航之所以能夠走紅,是得益於短影片的興起。
通常情況下,進行線下演出的演員很少會將自己的表演上傳到網絡,這與參與綜藝節目有相似之處,因為一旦線上內容被公開,線下幾乎不可能再演出相同的內容。然而付航選擇這樣做背後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便是他的個人經歷。
付航曾嘗試進入俱樂部。2018年,剛入行的他曾在北京的一家脫口秀俱樂部面試,但不巧的是,付航進入俱樂部一個月後,該俱樂部宣布所有演出暫停,暫時解散。那時候,脫口秀行業遠不如現在火熱,沒有廠牌簽約,獨立演員的生存空間更狹窄,幾個月沒有接到演出後,付航決定將其演出影片上傳到網上,反響超出了他的預期。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付航的脫口秀之路也逐漸變得順暢。
在參與【喜劇之王單口季】前,付航在抖音上的粉絲數已接近1300萬,線下演出也是場場火爆,門票緊俏。從這個角度來看,綜藝的曝光確實將付航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提升到了新的層次,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此之前,他已經算是一位成功的單口喜劇演員。他走出了一條難以被復制的個人成長之路。
這讓我們不得不提到第二個原因,付航擁有極強的即興互動能力。在每場演出前,他都會與觀眾進行五分鐘的即興交流,這些片段成為了付航短影片的主要素材。在抖音上,#付航脫口秀的總播放量已超過116億,而即興互動則是其中的核心內容。這些內容充分展現了付航的個人風格和脫口秀能力,同時也避免了正式演出被曝光帶來的不便。
盡管這條路對脫口秀演員而言極為艱難,但仍有一些人勇於嘗試。
目前,和付航一樣取得成功的還有女性單口喜劇演員李波,她的抖音粉絲已超過1200萬,即興互動也是她的一大強項,線下演出十分受歡迎。
從商業表現來看,這些脫口秀演員依托互聯網聚集了一定的受眾群體,使他們的收入潛力更為可觀。以因即興問答而出名的嚴值高為例,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他已舉辦了一千場演出。憑借其良好的人氣和頻繁的演出節奏,他每年的演出收入預計能達到千萬級別。但總體而言,選擇這條道路的脫口秀演員仍然是少數。
線上或線下
與之相比,近期許多脫口秀演員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究竟是選擇線上參與綜藝節目還是堅持線上下演出。
回顧過去,單口喜劇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並不悠久。僅僅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裏,單口喜劇便能迅速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這與綜藝市場所帶來的熱度、普及率以及商業潛力密切相關。然而,這種認知大多來自觀眾的視角。實際上,在單口喜劇的初始階段,國內並沒有能夠支持發展的環境。在西江月、周奇墨等一眾元老級演員剛入行時,甚至連脫口秀演出的場所都非常稀缺。
因此,國內最早涉及脫口秀的那一批人,同時肩負起創造氛圍、培養新人的使命。例如,在2010年,西江月創辦了北京脫口秀俱樂部,目前許多活躍的脫口秀演員,如小鹿、楊笠等,都是在這裏開啟了他們的脫口秀之路。
當時的脫口秀行業收入微薄,演員們如果在票價十幾二十塊的開放麥中演出,不僅無法賺錢,還得自掏腰包付路費和茶水。即便有機會參與商演,根據小鹿在節目【一言不合】中的透露,一場演出也僅能賺到兩三百塊。而如果是拼盤演出,每位演員分到的報酬會更少。
在這段依靠熱情支持的時期,脫口秀行業艱苦奮鬥,變革發生在2016年前後。
當時,行業進入了一條分岔路。2016年,上海啟動了喜劇大賽,那個比賽在當時算是國內頂尖的脫口秀比賽。前三屆的勝者依次是石介甫、周奇墨和劉旸。後來,石介甫建立了單立人,周奇墨、劉旸和小鹿成為最初的核心成員,而楊笠、徐誌勝等則是後來加入的。
根據單立人早期的構想,公司一方面培養新人——曾在新東方任教的劉旸撰寫的【喜劇表演手冊】成為許多脫口秀演員的入門書籍。另一方面,單立人也在不斷增加演出頻次,為更多脫口秀演員創造機會。然而,這樣的發展方向雖然可取,但效率有些欠缺,笑果文化則改善了這種狀況。
同樣在「岔路口」的另一個方向,2016年,由笑果文化主辦的【吐槽大會】大受歡迎,2017年,專註於脫口秀演員選拔的【脫口秀大會】緊隨其後,兩檔節目分別致力於脫口秀的普及和新人培養。
後續的發展不必多說,依托笑果文化的各類節目,脫口秀逐漸走入群眾視野,也促成了許多脫口秀藝人的走紅。比如,【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的冠軍王勉、熱門選手楊笠、李雪琴等在節目前後獲得的商務合作超過二十個,至今,他們仍是多部影視綜藝的常見面孔。此外,藝人的商演費用因此大幅上漲,憑借人氣的提升,熱門脫口秀演員的出場費已飆升至幾十萬乃至百萬,高昂的商業價值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其中。
在這個過程中,這兩者加劇了脫口秀線上與線下發展的不同。
綜藝市場的融合,改變了消費者對脫口秀演員的實力判斷,名氣逐漸與實力劃上了等號,單立人也逐步意識到這種差距。然而,由於缺乏線上內容創作的經驗,單立人嘗試制作的【福鹿秀】並未引起太大反響。不過,轉向線上幾乎已是必然,小鹿隨後參與了【奇葩說】,周奇墨贏得了【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冠軍,劉旸則以單口喜劇演員的身份重新出現在【喜劇之王單口季】的舞台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內脫口秀行業的發展至今,演員們線上上展示的趨勢愈發明顯,但目前的結果來看,情況卻並非如此。
品牌多元發展
線上熱潮也推動了脫口秀市場的全面爆發,雖然過程中遭遇了不少挑戰,但行業規模得到擴大,脫口秀演員的數量也在迅速上升。
根據之前釋出的【脫口秀行銷白皮書】,自2009年中國大陸首個脫口秀俱樂部成立以來,到2016年,全國從業的脫口秀人員不足百人。但到2021年,脫口秀演員的數量已達到一萬,截止到2022年5月,脫口秀俱樂部數量激增至179家。
目前,市場上的脫口秀綜藝湧現了許多新面孔,在競爭中,更多新晉人才活躍於舞台。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喜劇之王單口季】中,新人和跨界選手的比例超過了70%。他們大多數來自喜番、來瘋、喜劇聯盒國、過載等國內相對較小的中腰部品牌,同時也包括一些像付航這樣的獨立脫口秀藝人。而在【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中,新人演員的比例也接近一半。
綜藝節目【脫口秀與他的朋友們】中的新角色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脫口秀品牌的增加,消費市場逐漸成熟,脫口秀演員的線下生存空間也在不斷擴大。根據大麥票務平台釋出的資訊,大笑、喜番、硬核、磁場等多個品牌的拼盤演出幾乎每天都有多場,且單場票價大致在50-500元之間。這表明,即使沒有進入線上市場,現今的脫口秀演員依舊可以透過持續的線下演出獲得可觀的收入。
背後的深層意指在於,國內脫口秀演員的成長路徑變得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隨著線上脫口秀內容的不斷增加,線下品牌的發展逐漸成熟,以及獨立演員比例的不斷上升,都使得市場持續發掘新的空間來培養藝人。或許不久之後,將會有更多脫口秀演員以新的方式為市場帶來驚喜,我們不妨靜待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