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成龍的新電影【傳說】撲街了,因為他們的AI換臉實在太抽象

2024-07-16娛樂

上星期把工作忙完,這周可以看電影放松一下。

朋友推薦我觀賞成龍的新作【傳說】。

AI換臉技術恰好符合博主定位。

強烈建議在初次觀看前避免查閱任何來源於微博、知乎或豆瓣的評論,以保持神秘感和未經揭示的驚喜體驗。 我毫不猶豫地購票前往,基於對友人誠信的信賴。

我被兩個宣傳亮點所吸引,特別是一部運用AI面部重塑技術,使40歲的成龍重新出現在電影中的作品。

右邊是AI換臉的成龍,用的是官方給出的圖例。

電影【封神傳奇】系20年前【神話】的續集。

【神話】的主題曲你或許耳熟能詳,但電影未必都看過。

那是我兒時記憶中最深刻的。

於是,我聽取建議,當即買票,走進影院。

出後卻說:

我覺得內容相當乏味,每個環節都未能引起我的興趣,實屬令人感到無聊。 特別是AI面部替換技術,其拙劣的表現讓我感到極度不滿。難以置信,在二零二四年,我們竟然還能在螢幕上目睹如此低劣的產品。

【傳奇】作為2005年的力作,它與成龍和金喜善聯袂出演的電影【神話】共享相似的主題,皆描繪了這樣的情節:現代的考古學家經由夢境的橋梁,與古代的將領建立起神秘聯系,在那個遙遠的時代裏體驗了一段深刻的愛情歷練。

金喜善【神話】中驚為天人的美貌與曼妙舞姿,堪稱經典。

影片【傳說】的創新劇情設計主要聚焦於後半部份,這一段落深入體現了成龍標誌性的動作喜劇風格,其中圍繞著老練的考古學家與敵對勢力爭奪珍貴文物的沖突展開。

槽點滿滿的是,他們大量運用AI換臉於古裝戲。

成龍在古裝劇裏扮演年輕將軍,比張藝興年長。

劇組在做出決定時,選定讓鄭業成扮演"青年成龍"這一角色,並采用先進技術,透過AI將成龍早年的面容與鄭業成的表演形象相結合。具體的原因或策略並未明確說明。

這操作。最後他們似乎是靠情懷感動人,卻不願花錢。

據推測,制片方可能也意識到AI面部替換技術的成效不盡如人意,因為網絡上廣泛傳播的利用AI技術生成的「虛擬成龍」電影預告片寥寥無幾,這在很大程度上作為宣傳手段並未得到廣泛套用。我會盡量運用詞匯和已有的影像元素來表達我對觀後內容的評論和感受。

官微推出電影預告片。

emmmm。就。怎麽說。

AI換臉技術在宣傳片中雖相對穩定,但依舊難以達到電影級真實。

AI成龍的穿幫鏡頭讓劇情和畫質更顯薄弱。

每當我目睹那個AI面孔,其生硬的表情、明顯的美顏處理以及略顯迷茫的眼神,我竟在真人的形象中察覺到了恐怖谷現象,對於這個AI的制作團隊,我深感困惑。

這個人工智能面部替換技術的表現極其不逼真,在細節處理上存在顯著缺陷。一旦畫面聚焦於人物的中景或以上,與周圍角色相比,AI生成的成龍形象顯得極為不協調,顯得極不合適。

大家都是4K,而AI辨識分辨率僅720P。

故事情節中包含了一段極其嚴峻的場景。張藝興在影視作品中扮演的古代戰士因為戰爭創傷不幸辭世,按照劇設,AI角色成龍理應流露出深切的哀悼之情。然而,由於面部替身技術的不盡人意,AI角色的表現與其情感設定相去甚遠:眼神呆滯,無視躺在眼前的遺體,反而將目光投向遠方,並保持著一種不合時宜的微笑,其嘴唇的動態顯得異常詭異。

煽情場面反令人發笑。

用AI換臉成電影賣點,大概和讓金喜善彩蛋出現差不多,都是靠炒作和懷舊。

極度抽象

實際上,AI技術在影視領域的套用早已不是新穎之舉。鄰近的例子是電影【流浪地球2】,其中劉德華和吳京在熒幕上展現出青春煥發的形象,得益於AI技術的套用,這正是導演郭帆經常提及的AI年齡調整功能。

【流浪地球2】中李雪健老師的配音也套用了AI技術進行修復。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個體進行年齡逆轉變更,這一過程在業界被稱為"De-aging"或數碼化減齡。實際上,AI換臉技術的基石正是現今廣泛套用的深度偽造(Deepfake)。

轉換形象雖在短影片中觸手可及,但若要提升至電影級別的視覺呈現,能夠在大銀幕上經受考驗,其復雜性和挑戰絕非微不足道。

在電影【流浪地球2】的制作筆記中,MOREVFX的創始人、視效總監徐建詳盡地分享了其深刻的見解和解答內容。

由於人工智能的影像處理能力能如美容軟件般平滑肌膚,消除皺紋,但這可能導致人物面部失去真實紋理,顯得極其不自然,極其虛假。 這就像在電影【傳說】中的人工智能角色,以成龍的形象呈現。

然而,實際的人物角色往往具備肌膚上的瑕疵,如創傷、疤痕、皺紋以及豐富的表情。因此,更換面孔後,AI往往無法保留這些細微之處,必須依賴人工進行補充恢復。

他們堅持「人工+智能」,對得起觀眾和成果。

在AI面部重塑的過程中,他們精細地鑒別哪些皺紋源自肌肉活動,哪些是歲月留下的皮膚紋理。隨後,他們會一絲不茍地將這些元素重新整合到AI換臉的結果中,以確保最終呈現最為自然的效果。

實際上,年輕化的過程相對較為容易,畢竟有可參照的案例。然而,對於像沙溢那樣的角色,需要讓他看上去年長三十歲,這就需要更多的精細工作。除了化妝部門的合作,他們還需要深入研究年齡增長對人體的影響,例如骨骼結構、膠原蛋白和脂肪的變化,以此為基礎,精確調整角色的數碼模型等復雜步驟。

終極成效表現為人工智能在【流浪地球2】的拍攝過程中,承擔了大約三至七成的任務,剩余部份則需由專業人員進行精細的手動調整。

你看,多難。

數碼換臉的成本低於傳統化妝和特效。

因此,【流浪地球2】的整個制作團隊竭盡全力,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創造出了一部令觀眾難以辨別虛實、深度沈浸的電影體驗。

讓我們重溫【傳奇】。

對比鮮明的是,經過De-aging處理的劉德華面容呈現出清晰度,其臉部細節與整體畫面的畫質保持一致;然而,AI合成的成龍形象面部卻顯得模糊,五官似乎源自於八十年代的電視劇,缺乏自然融合。

比如預告片中的畫面。

李治廷同框對打無異常表情。

然而,當涉及到成龍的表演時,稍有觀影經歷的人都能敏銳地註意到他皮膚亮度的不自然,特別是在電影院的巨大螢幕上,這種瑕疵會被顯著地放大。

如坐針氈、芒刺在背,如鯁在喉

網上的網友對【傳說】的人臉替換技術一片差評。

劇情、誠意都不夠格,電影只值為「27歲AI成龍」特效花錢。

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對於「AI替代」現象的討論。鄭業成在電影中的角色近乎扮演了成龍的數碼化替身,然而,在公開的宣傳活動中,他卻鮮有被提及。

鄭業成在電影中的AI戲份算成龍的出演嗎?

人工智能驅動的面部替換技術在電影制作中展現出顯著的優勢,它不僅能夠有效地填補先前可能存在的遺憾畫面,而且憑借其經濟性,提升了觀眾的觀賞享受。

但如果只為嘩眾取寵,或淪為208w不用賣藝也可吸金的工具,AI就會走偏。

精美面容難掩無神空殼。

最後,這回不只補上欠龍叔的電影票,是實打實的購票。

至此,若您欣賞本文,不妨輕輕點個贊、分享或關註,以便持續獲取更新。如欲優先接收推播,敬請為我設為星標 🌟 。感謝您閱讀,期待我們的下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