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藝評|AI成龍能否創造新的「神話」?

2024-07-21娛樂
借助AI技術,成龍「回春」了。近日上映的電影【傳說】,為了講述成龍飾演的「陳教授」的前世今生故事,用AI技術復原了27歲的成龍,且數碼人成龍在電影中出演量達70%以上。
然而,電影上映7天,票房卻只有7279萬,豆瓣評分更是低至5.4——作為19年前經典大爆電影【神話】的續作,卻未能續寫新的票房「神話」。而27歲的AI成龍,這個曾經被片方當作噱頭的技術亮點,也成了勸退觀眾和影響電影觀感的最大硬傷。
「就是短影片換臉水平」「哭戲太尷尬」……不少觀眾吐槽,AI模擬真人表情的效果不到位,質感堪憂。據介紹,電影中27歲的AI成龍由演員鄭業成替身出演,後期運用了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即在換臉技術的基礎上,給了AI很多年輕成龍的數據讓它學習,再模擬成龍的動作習慣生成的3D頭像,二者組合而成。該片導演唐季禮在接受采訪時坦言,AI技術也有一定缺陷,3D頭像的問題就是沒有眼神。盡管27歲成龍的外形很好打造,但氣質和眼神卻是AI數碼人最難表現的。同時,AI很難制作出如真人對戲般的自然、流暢感。因此在全景武打以及角色眼神的部份,仍然需要真人去表演。
近年來,用AI換臉技術為角色賦予新的體驗成為佳作的案例,不在少數。國產電影【流浪地球】、國外電影【雙子殺手】【愛爾蘭人】也采用過AI、CG技術給演員減齡,但效果卻很逼真。不過,唐季禮也曾向媒體表示,相比於制作成本高達1.38億美元的【雙子殺手】,【傳說】的成本只有【雙子殺手】的20%到30%左右。
盡管「AI成龍」還有很多不足,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出現是中國電影科技向前探索的一次嘗試。有專業人士指出,當下,影視AI換臉技術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倒不是因為AI技術的發展速度不夠快,而是因為影視表演在所有的影片換臉中是最難的,即便以好萊塢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水平,在數碼演員上也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才能模擬出接近真人的表演。也就是說,當前AI技術還難以還原一個優秀演員的鮮活演技。
那麽,未來AI能取代演員嗎?唐季禮表示,AI讓他看到了更多可能性:「我在【英雄本色】裏曾擔任張國榮的替身,現在我可以請‘張國榮’來演了,那麽‘梅艷芳’也可以幫我拍【紅番區2】了。」可以看到,無論是70歲的成龍,還是已故的張國榮、梅艷芳,能讓創作者想要復刻、讓觀眾頗為留戀,正源於這些傳奇影人用自身的表演創作留下的輝煌。或許,對觀眾而言,未來能否有「好演員」比未來是否有「數碼演員」更為重要。
雖然AI成龍「演技不佳」,但有觀眾註意到,成龍本人在70歲的年紀還能繼續堅持創作,敬業精神可嘉。也難怪唐季禮表示,「AI是很好的參考,但無法代表李安、張藝謀,也無法代表我。」
從角色扮演、劇本創作到特效制作,如今影視工業越來越廣泛地采用AI技術,AI自然也成了不少影片宣傳時的噱頭。盡管AI還沒發展到顛覆影視制作的程度,創作者在創新和探索使用新技術的同時,也需懂得,尊重觀眾的好演員、好故事、好作品始終是不可取代的時代稀缺品。
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 於靈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