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怎麽說呢:
「他在那兒,春晚才覺著有年味呢。」
春晚導演這麽說:
「要是他的小品能成,那春晚就算成功了一半啦。」
他們說的他,那就是每年都能給咱帶來驚喜,讓咱樂呵不停的——趙本山。
雖說如今他不在春晚舞台上了,可我們還是挺懷念他在春晚上的時候。
各個社交平台上,到處都是他的小品,啥時候點進去,都能瞅見有人在看。
彈幕裏、評論中,全是對他的思念。
「真不是瞎吹,趙本山的小品一出來,村裏的鞭炮不出十秒準能停下。」
通常小品開演前報幕時,總會有人在陽台上朝著外面叫嚷:趙本山到了,趕緊回來吧。
要我說啊,不是春晚造就了趙本山,而是趙本山讓春晚更出彩了。
要我說,有了他,春晚就熱鬧起來了,有了他,春晚也讓人盼著了。
現在的他成了一個時代的銘印,就算他告別舞台都 12 年了,觀眾也還是沒把他忘了。
【感謝春晚,但同時也埋怨】
要說趙本山啊,那可以用「少年老成」來描述他。
66 歲就長成這個樣子
都 34 歲了,還就這模樣。
八角帽、灰褂子,這麽一搭,給人的感覺就倆字:土氣。
「請把這封信交給趙本山大爺。」
聽了這話,他有點難為情地笑了笑:
「我今年虛歲三十四。」
那時候的趙本山,挺青澀的,回答問題時吭吭哧哧,在鏡頭跟前特別別扭。
我不太清楚您說的倪萍問的具體內容是什麽呢?您是不是忘記把問題的具體內容提供給我了呢?
「你這頭發是天生就卷的嗎?」
他撓著腦袋傻笑著
「咋說呢,頭發本來是直的,後來給燙卷了。」
害臊
不像趙本山,他在舞台上塑造的「老蔫兒」形象太讓人印象深刻了。
那為了能「找回自己」,他把演出時穿的衣服拿出來,當場就表演了個「現場換裝」。
小褂穿上,小帽戴上,台下立馬傳來熱烈掌聲。
瞅著台下那一張張笑臉,趙本山松了口氣,笑著講:
「這衣服這麽招人喜歡,那往後得常穿咯。」
說這話本來是想把氣氛給搞活躍些,可他哪能想到,這衣服還真就穿了老長時間。
並且,這一穿就是整整二十年吶。
觀眾的呼喊聲,到現在還在我耳邊回響呢。
甭管隔了多長時間,只要一瞅見他的小品,好多人照樣會被逗得哈哈大笑。
說到底,就是因為有梗唄。
好比:改革之風吹遍,中國人民特爭氣
好比把廚子說成瘸子,這廚師沒啥錢,不過有輛單車,然後他就直接說了:
「別要單車啦,還想要啥單車啊!」
再比如說語氣很激昂的:
「會下蛋的公雞,那可是公雞裏的戰鬥雞,嘿,沒錯!」
如今的小品凈抄梗,巴不得把過去的梗都給用上,而過去的小品那是造梗,隨便一句台詞都能流傳下去。
這便是他的作品可以長久流傳的關鍵緣由。
有意思的是,對這個讓自己走紅的平台,趙本山在表示感謝的同時,也有過「抱怨」。
得感謝春晚,讓他出了名,可也得「埋怨埋怨」,當初春晚把他拒了三次呢。
頭一回,那是他沒做好準備。
第二次呢,是由於他那長相,太沒精神了,跟春晚那喜氣洋洋的氛圍不搭。
第三次呢,是由於口音問題,大碴子味兒挺重的,擔心南方觀眾弄不明白。
那這種「埋怨」,從 2004 年往後,就變得越發厲害了。
當年,趙本山的徒弟在相聲小品大獎賽中,演了個二人轉。
氣氛正烘托到高潮呢,演出卻猛地被喊停了,節目組給的理由挺簡單:
有些片段不能播。
一開始,評審裏有趙本山,他就在台下安安靜靜地聽著。
可主持人一提到他名字,他就憋不住說話了。
「我清楚這是央視,可也得尊重演員的付出啊,而且我認為節目沒啥過分的地方。」
雖說那時他使勁壓著怒火呢,可他說的那番話還是被有些媒體說成了「叫囂」。
於是,「趙本山被央視封殺」的傳言就這麽傳開了。
越鬧越兇,就算後來趙本山本人親自出來澄清,還是沒法把輿論給壓住。
不過還好,趙本山沒讓輿論給「壓垮」,還借著這股勁兒,很快地拓展自己的事業。
【建立本山帝國】
好長一陣子,趙本山都陷在「誤區」裏頭。
春晚讓他走紅後,他為了討大眾喜歡,為了讓自己顯得更有「藝術範兒」,就有意無意地去追求一些並不適合自己的文化品味。
辦了公司,賣了木材,成了老板,搞起投資,甚至曾打算讓公司上市。
他正得意的時候,老婆跟他講:
「你都已經在市場裏了,還想咋上市啊,再整就要上天啦!」
一句話,使趙本山開了竅
隨後,他不再追逐名和利,決定回到最初的地方:
讓二人轉藝術重新興旺起來
大夥都曉得現在二人轉挺紅火,可不知道啊,過去好長一陣子,這行當都被人看作是「上不了台面」的。
先說工作的地方。
沒啥檔次,也就只能在葬禮上,或者一些才剛開張的小店裏頭表演。
其次是演出的內容。
為了博眼球,有些二人轉演員在表演時會講些葷笑話,時間一長,這些人的名聲就不好了。
難過
心裏不好受
在那不見天日的當口,趙本山現身了。
挑起了大梁,辦起了劉老根舞台,把二人轉演員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去掉臟話,提倡健康文明,為了能讓觀眾盡快接受「二人轉」這門藝術,他壟斷這個行業,對二人轉演員進行了大規模的更換。
後來的情況大家都清楚了,劉老根舞台火起來了,把小沈陽、宋小寶、楊樹林、王小利、劉小光等好多二人轉演員給捧紅了。
進了趙家班的那可都是各方好漢,那肯定是誰都不買誰的賬,不過趙本山有自己特別的一套管理辦法。
進了門就得拜師,甭管是誰都得下跪。
保持平衡,別讓一家過於強大。
小沈陽紅了,飄了。
趙本山叫他當著大夥的面下跪,啥時候跪得服氣了啥時候才能起身。
劉能稍微有了點名氣後,就開始講條件,趙本山氣得大罵一通,這下劉能不敢再這樣了。
誰強,就猛力打壓,誰弱,就暗暗送關懷。
在這種體系之中,趙家班發展得越來越厲害,時間一長,民間就有了這麽一句俗話:
出了山海關,有事兒找本山
【父親打拼,兒女「敗家」】
在海南花了 13 億買地,拿兩億買了架私人飛機。
趙本山的豪氣,從這兩方面就能充分體現出來。
不過呢,就算他特有錢,可還是跟好多人一樣,自家那一雙兒女,真能把人愁死。
不是趙鐵蛋,也不是趙玉芳,是和現在的配偶所生的雙胞胎,趙一楠和趙一涵。
沒啥長處,就喜歡顯擺自己多有錢。
女兒球球在直播間顯擺,說自己有塊表值上千萬;在商場給粉絲挑價值64萬的禮物;給普通男友花了2000多萬。
兒子趙一楠雖然不咋常露面,可他的豪氣一點兒也不比趙一涵差。
住三百多平的大房子,一下就給女主播打賞了 13.3 萬,這事兒還沒消停呢,又聽說他要結婚了。
「拿 1000 萬給女方的父親當作彩禮,又在本地買了棟別墅。」
咱也不知道這事兒是真是假,反正能確定的是,在網絡上活躍的眾多網友對這段婚姻挺不樂意的。
一方面,女孩家裏條件一般,他倆差距不小;另一方面,是女孩的長相問題。
「模樣不咋地。」
「那牙有缺口,一笑嘴就歪了。」
事兒八字還沒一撇呢,網友就開始發聲了。
逗不逗?逗。
更逗的是,球球也碰上這事兒了。
公布了戀愛的事兒,曬出了訂婚的照片,沒收到啥祝福,倒是招來一堆罵聲。
「這咋弄的,跟人造的塑膠娃娃似的。」
「這臉假得太突出了。」
「這男的臉看著不對勁。」
「眼睛就好像被看不見的火柴棍給強行撐開似的。」
這堆惡評歸結起來就仨字:早得離。
狠辣又帶勁兒
在他們看來,有錢的人得行為舉止得當,有錢的人得找個條件相當的物件。
但他們咋就忘了有這麽句話:情這東西,不知從啥時候就有了。
不論是高大上還是平民化,都不過是一種生活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挑自己喜歡的。
就算他們大把花錢,就算他們身份不般配,那也是人家自己的日子。
那咱得做的,便是尊重。
【結語】
在知乎上有個一直很熱門的問題:
「咱為啥會這麽惦念趙本山呢?」
那點贊數最多、評論數也最多的回答是:
他已然成了春晚的標誌,甚至是一個重大節日的標誌。
咋說呢?誇張。確實誇張。
但沒法否認,這就是事實啊。
曾經,全家人一塊兒坐在電視機跟前,等著看趙本山的小品,屋子外邊放著煙花,屋子裏邊吃著餃子,那可真是充滿了年味。
如今,一家幾口人各自忙各自的,不到十點全家就都睡了,要是問演了啥節目,那是啥都不清楚。
過年了,可沒啥年味兒。
咱會懷念,懷念趙本山,也懷念過去那濃濃的年味兒,最懷念的還是咱成長過程中那一次次綻放的煙花。
雖說這幾年沈騰挺火的,有點像是要接趙本山的班,可他制造的「笑料」跟小品王趙本山比起來,那可差得遠呢。
要想趕上本山大叔,沈騰怕是還得加把勁兒,而且得努力挺長時間呢,也許更久。
畢竟趙本山在巔峰那會兒,那簡直是沒誰能比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