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新片【爆款好人】上映, 細看張北京,這下真攤上大事了
01
多年沒有執導長篇電影的寧浩,這個國慶假期帶來了溫馨喜劇【爆款好人】。
由葛優扮演的角色「張北京」,源於【我和我的】系列的賀歲電影。
由於角色受歡迎,因此才推出了這部獨立短篇。
故事情節並不繁瑣,簡單來說就是在中年危機中面臨著巨大的流量挑戰。
網紅的身份促成了財富的迅速增長和社會知名度的提升。
作為公眾人物,其行為被無限放大後所面臨的質疑與攻擊,使整部影片展現出驚心動魄的幽默和起伏跌宕的情節發展。
在歡笑之中,我們很容易從喜劇中體會到對現實的尖銳諷刺。
尤其是在對「好人」張北京的刻畫上,導演寧浩也進行了明顯的贊揚與隱含的批評。
影片中出現了這樣一個場景:
在網絡陰暗面中,張北京感到無能為力,追蹤了幾天,依舊不知道是誰在針對他。
鏡頭切換到他二環內的小平房,玫瑰花瓣灑滿浴缸,紅酒擺放得恰如其分,張北京半調皮半認真地邀請「美人沐浴」。
先前消沈的氛圍被眼前濃厚的情緒驅散。
張北京對鈴子頻頻表示好感,言辭曖昧,突然停電,被解讀為「天意」。
有觀眾提出疑問,這段感情戲是否真有其必要性?
不止一回,張北京在前面的部份多次對這位尚未確認身份的女友表達了性暗示,不免讓人覺得有些低俗。
柴叔認為,這與主要情節無關的情節有著雙重作用——
第一層,增強張北京的真實性。
在第二層,導演向觀眾暗示,張北京存在道德缺陷,這位善人並非單純無邪。
當觀眾以辯證的視角重新審視張北京的種種舉動時,這個角色便展現出了「好人」以外的雙重性。
02
這一場紛爭始於張北京失去了在兒子婚禮上講話的機會。
他的所有舉動都以「維護權益」為中心,想在兒子面前「爭取一份」尊重。
張北京維權的途徑僅有一種,那就是借助個人的影響力推動整個事件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傳播,而不是被動等待相關部門來處理。
馬場事件、養生館事件、廣場舞事件,具有相似之處。
問題出在「靜觀其變」上:事態發展到極端,使矛盾更加激化。
整個過程中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應或報警的行為,無疑是雪上加霜。
現實中的「職業打假人」王海對自己的行為有著清晰的認知。
他表示自己並非維護公眾利益的舉報者,打假的目的在於從不良經營行為中獲取收益。
王海始終保持低調,但在背後卻擁有一支非常專業的法律團隊。
影片中的張北京則截然不同,他在道德的高地上占據著顯著的位置,而法律對他的支持幾乎為零。
半夜窗戶遭到破壞,奎哥也表示「這件事情做得不合理」。
張北京對「維權」這個詞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武俠小說的層面上。
他錯誤地將「在兒子婚禮上致辭」的權利,等同於「為社會弱勢群體發聲」。
小家庭和大家庭,真的是同一回事嗎?
不僅思維單純,張北京的契約精神也令人擔憂。
03
金廣發誘導張北京購買假發,價格為980元。
張北京沒有使用,來這裏辦理退貨,表示退一半也可以。
並不是說張北京退貨的做法有問題,但除了那位只拿著一張收款碼的三輪車小販外,周圍找不到第二份證件,他們賺的就是你的糊塗錢。
只會嘴巴說個不停,連基本的字都認不全。
怎麽會把錢退還給你呢?
遭遇挫折的張北京,在這一事件的推動下,迅速轉變為維權鬥士。
在與MCN簽訂協定後,維權哥單方撤銷了合約。
對方雖然言辭懇切,人設已經破裂卻仍然要求違約金,張北京就是不聽勸誡,執意要為孤兒寡母提供幫助。
暫且不提張北京這一系列舉動是否合理,僅從他的態度來說,他就應該永遠開出租車。
一時沖動做出了決定,完全不考慮後果,把合約和協定拋在了腦後。
有些觀眾可能贊同他的正義之舉,不過事情真的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了嗎?
孤兒和寡婦的生活是不是更加艱難了呢?
如果不是編劇給MCN公司設定了結局,光是違約金就能讓張北京忙碌余生了。
導演透過此舉不僅指責張北京缺乏現代社會應有的契約精神,還諷刺了以他為象征的一代中年人盲目自信和思維簡單。
還有一個類似的劇情。
在結尾時,意外發現的雕像估價「很多個零」。
張北京立刻就精神起來了。
那個MCN的負責人向他索要,張北京立馬顯露出狡詐的一面:你不是已經給了你5000嗎?
這5000元,本來是因為看到老板在北京破產後十分可憐,出於好心給對方的生活費用。
一旦得知有盈利的機會,這份善意瞬間變成了交易的工具。
你難道不能指責張北京是假仁假義嗎?
不過你也不能稱贊張北京的聰明才智吧?善良的心結出美好的果實,是否也需要對方的認可作為前提呢?
看起來,張北京並沒有一個固定一致的道德準則,他的仁慈和義氣都具備一定的條件,他的性格中隱含著某種先入為主的市井氣。
因此可以說,張北京的情況並不簡單。
04
透過「張小景」和「大山」這兩個兒子的角色,觀眾也可以感受到導演對老一代的諷刺。
張小景並不看重生父的經濟能力,他心中對好人的標準是:雷鋒和白求恩。
大山憤怒地沖進直播間,初衷是「並不想助你們造假」。
兩個小孩,反而成為了人間真、善、美的象征,持續地催促成年人以善待他人為先。
張小景有兩個爸爸,而大山卻沒有父親。
兩人依然保留了人性中質樸的善良。
導演透過這個對比,不僅諷刺了父親在家庭中的缺失,也對當今社會追逐利益的風氣進行了批判。
不過這兩個兒子還是顯得過於「隔絕」了。
當張北京透過網絡聯絡上自己的老板時,意外發現竟是一群小孩,他感到既憤怒又無助。
互聯網對人性的負面影響,已經被揭示出來。
鈴子口中表示出租車司機不遜色於網紅,但後來還是出現在了維權小組中。
楊老師口出汙言,面對投擲黑磚的行為,顯得十分懦弱。
賈冰所扮演的養父,外表粗壯,內心卻充滿了競爭意識。
因此你可以看到,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和每一個情節,都存在雙重性。
「暢銷好人」這四個字,仔細品味會令人感到強烈的矛盾感。
爆款是一個網絡術語,流量本身並不分好壞,許多人透過黑紅現象迅速走紅並致富。
好人是傳統觀念中對品德的一種寬泛描述,而不同的人對「好」的標準各有不同。
熱銷產品不一定是優秀的人,而優秀的人也未必能成為熱銷產品。
寧浩透過張北京這一角色,批判了互聯網對傳統價值觀的影響,並探討了在流量至上的背景下,人際關系的扭曲現象。
我們也希望,在未來的旅程中,她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