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上世紀九十年代。
四大天王雄霸整個娛樂江湖,縱橫捭闔,所向披靡。
即便他們在新千年之後淡出樂壇,地位也仍然牢固,不可撼動,比如各個大型場合,無論分合,皆壓軸的首選人物。
個人演唱會,更是他們的無雙招牌。
尤其在香港紅館,四人一旦開唱,就是年度盛事,上到富豪地紳、圈內名流,下至白領、學生,盡皆趨之若鶩,而郭富城的狂野、張學友的歌藝、劉德華的大氣和黎明的深情,也總會成為轟動全城的談資。
但這已經是老皇歷。
而當下若何?
四人出道時間和年齡不一。
只不過,當下此時,劉德華和張學友已過「耳順」之時,郭富城和黎明也算是「抵近」花甲之年,其他領域不談,單論演唱會,卻仍無人「服輸」。
放眼整個華語樂壇來看,總場次排名,或已大局抵定。
張學友斷檔第一,以後不好說,但目前而論,華語樂壇已經不再有人,可以在演唱會總場次上超越他,這個數據也仍在不斷增長當中。
郭富城排在第四的位置,但最近兩年巡演正熾,加上精神、體力仍皆極佳,而排在他前面一位的那個組合,則陷入了「假唱」風波,很有可能,無以為繼,所以他的排名,有極大可能繼續上升,雖追不上張學友,但有其他可能性。
劉德華稍稍落後,名列第五,而自上次「三首而止」事件之後,已經許久沒有開唱,不過目前已官宣八城開唱。
黎明就再退兩位,與劉德華之間差距數十場次,還橫亙著一個周杰倫,而在最近幾年,他也頻繁開唱,不過基本就是在香港和澳門兩地,未知是否有機會,遞進名次。
單看香港紅館,排名順序仍然不變。
說到正題。
縱橫江湖數十年的四大天王,當下而論,各自都有些什麽「獨家」標簽?
而既然是標簽,不妨簡單粗暴一點。
張學友先來。
他一向攜「歌神」之號,攻城略地,而最近亮相,則是「60+」、「搶票」和「秒光」,大家應該都知道意思。
好幾年沒唱的劉德華,一出手就是「天價」和「搶票」。
而郭富城又如何?
他仍然以「舞」為頭號招牌,但已經融入了另外兩個有趣的元素,所以標簽基本就是「勁舞」、「炫目」、「打折」和「廣告」。
別誤會,此「打折」和「廣告」,非彼「打折」和「廣告」。
他的演唱會,前有沈陽文旅開通專門接待通道,更有大把消費福利,緊接著的海口站,同樣有不少企業加入進來,以折扣消費和饋贈形式,專為郭富城粉絲服務,甚至還有免費「續訂」賓館的服務。
廣告天王,名不虛傳。
至於黎明,大概就是「坐著唱歌」了。
這家夥,早年還偶爾會蹦一蹦,現在上了年紀,真是懶到沒邊。
不過也頗為有趣。
另外再說一個此前頗為「喧囂」的話題。
早幾年的時候,郭富城有一個「百場巡演」的計劃,後因特殊原因,不得不終止。
當時有好幾個場次,都門票「打折」新聞滿天飛。
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只是郭富城團隊忽略了合約問題。
互聯網上其實有很多記憶,關於門票打折、低價和贈票等諸如此類,多不勝數。
說句好玩的話,誰都逃不掉,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搜。
當他的團隊註意到這個問題,情況就馬上改觀,比如海口主辦方就直接開釋出會,宣告以後,「不會有打折票,也不會有高價票」。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
本身以天王級歌手來講,開巡回演唱會,根本不依賴門票收入,而是贊助商。
而票價過高,實際上最終傷害的是那些「鐵粉」。
最後總結。
張學友和劉德華這兩位一開唱,那些真正的「鐵粉」就比較遭罪,一是很難買到票,二是得花不少錢。
當然,如果本身樂意,也沒什麽可說。
身為郭富城粉絲,在這個方面就比較「享福」,不但只需要平價買票,更有各種消費上的福利,如果是那種喜歡四處遊玩的人,那就更加「可樂」。
如果說到上座率。
最近的沈陽和海口,幾萬人的場地,都接近爆滿,沒得可黑,不少人恐怕要失望。
至於黎明,粉絲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