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排簫是中國傳統音樂裏很重要的一種樂器。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行程中,一直在演變和創新,最後成了獨具特色的樂器。排簫的演變不光是在型制和功能方面,還能反映中國音樂的發展歷程以及文化傳承。在這篇論文裏,我們會去探究排簫在歷史行程中型制、功能和歷史地位是怎麽演變的,透過這個探究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與文化傳承。
【各個朝代排簫的型制】
簫是中國古代傳統樂器中的一種,它的歷史能追溯到好幾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可是一種有著悠長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樂器。隨著時代不斷變化、文化持續發展,簫在不同朝代的演變裏也有了不一樣的變革,型制發生變化就是其中一個方面。
先秦時候,簫主要有兩種形制。一種是尺管簫,也叫竹簫,由多個不同長度的竹管構成,常見的有七管、八管、九管這些,最長的那根竹管叫「主管」,其余的管子按長度順序排列,吹奏靠嘴和氣流來控制發聲。另一種是蟒管簫,是用細長的蟒蛇骨頭加工而成的,整體形狀有直的,也有呈「人」字形的,音色比較清脆。
隋唐的時候,簫的樣子開始有變化了。主要呢,是在尺管簫的基礎上改進,加了簧片,就有了「竹簧簫」,這也被叫做「竹笛」。竹簧簫吹的時候,既能像以前的簫那樣靠嘴和氣流來發聲,也能用簧片發聲,所以聲音聽起來更柔和。
宋代的時候,簫的形狀沒怎麽變,不過在制作工藝和材料上改進挺大。制作工藝上用了「中空鑿」的法子,就是拿鉆子在竹子中間鉆個小窟窿,這麽做能讓管壁變厚,音色就更渾厚、更飽滿了。材料方面呢,除了以前常用的竹子,也開始用玉竹、象牙之類的材料做簫了,這樣做出來的簫看起來更優美、更高貴。
元代的時候,簫的樣子有了很大改變,出現了「大明簫」,也叫「扶桑簫」。為啥叫這個名兒呢?因為它的形狀就跟扶桑樹差不多,長長的、直直的。簫管身子是長方形的,一般會有六到七個音孔。吹的時候得用兩只手托著簫身。大明簫屬於管樂器,聲音比較低沈、雄渾,用來演奏那種大氣的樂曲挺合適的。
明代的時候,簫的樣子又有了變化,出現了「多孔簫」。這種簫在管身上多開了些音孔,音域就變得更寬了,吹奏的時候也更靈活。還有啊,在制作工藝上,多孔簫用了「烤色」技術,就是在簫的表面用火烤一下,簫身就變光滑了,也更好看了。
清朝的時候,簫在形制和制作工藝上又有了很大的改進。那時候有兩種具有代表性的簫,一種是雲竹簫,另一種是麻竹簫。雲竹簫是拿雲南產的竹子做的,簫管又細又長,聲音清澈又明亮,用來演奏輕快的曲子很合適;麻竹簫呢,是用四川產的竹子做的,簫管又粗又短,聲音很渾厚,演奏雄壯的曲子比較適合。
到了現代,簫在形制與制作工藝上又有了新的發展。現代簫裏,「巴氏簫」和「龍鳳簫」比較有代表性。巴氏簫是美籍華人巴寶泉創制的,用的是現代材料和制作工藝,音質純,外觀也好看大方,啥風格的樂曲都能演奏。龍鳳簫是一種新的簫,它把傳統簫和西方吹奏樂器合到了一起,形狀特別,音色豐富,適合演奏現代音樂。
簫的演變一方面體現了古代文化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也給現代音樂的創新發展不斷提供靈感。
【排簫的功能演變】
排簫在中國傳統音樂裏是特別重要的一種管樂器,其功能在歷史上也有過不同的演變,下面從不同的歷史時期講講排簫功能的演變。
春秋戰國的時候,排簫是軍隊裏發號施令的樂器。打仗的時候,士兵們聽排簫的聲音,就能知道將領的指示、號令。在那個時期,排簫主要就是用來提升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的。
秦漢的時候,排簫在宮廷和宗教活動裏開始被大量使用。在宮廷當中,排簫是當作娛樂樂器的,宴會之類的場合常常會演奏它。而在宗教活動裏呢,排簫是用來演奏祭祀樂曲,好供奉神明的。這一時期排簫主要就有娛樂和祭祀這兩個功能。
唐宋的時候,排簫的作用開始變大了,不再只用於宮廷和宗教方面的活動,在文藝演出和民間活動裏也用得很多。在文藝演出的時候,排簫會給唱歌和樂器演奏當伴奏;民間搞活動呢,像過節或者辦婚禮的時候就會用到排簫。這一時期,排簫主要是在文藝演出和民俗活動裏發揮作用的。
元明清的時候,排簫在藝術表現方面邁向了新的高峰,變成了中國傳統音樂裏的重要樂器。在這個時期,排簫不光用來演奏傳統的器樂曲,還在京劇、評劇等曲目裏廣泛用於伴奏。並且,這一時期排簫的制作工藝提升了不少,音質變得更純正,表現力也更豐富了。這時候排簫的主要功能就是演奏傳統音樂和給戲曲伴奏。
到了現代,排簫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改變。社會不斷發展,文化日益多元,排簫不再只是用於傳統音樂和戲曲演奏的樂器了,在現代音樂、電影、電視劇等各類藝術形式裏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排簫還在教育領域派上了用場,成了中小學音樂教育裏重要的樂器之一。
排簫的功能一直在演變,並且這個演變的過程是不斷擴充套件的,它的作用也在持續拓展、延伸。排簫一開始是軍樂器,到現在成了多功能的器樂。在中國音樂文化裏,排簫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了。不同歷史時期,排簫功能和作用會發生變化,這反映出中國社會在文化、藝術、政治、軍事等方面的變遷,同時也體現出中國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排簫的歷史地位演變】
排簫是中國傳統音樂裏的一種吹管樂器,歷史很悠久。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份,在古代,排簫不但在軍事和禮儀方面有重要用途,而且在傳統音樂裏也有著獨特的作用。
商周時期就有了最早的排簫,一開始它是軍樂器。古代打仗的時候,軍隊會在戰場上吹排簫,吹出那種激昂的曲子,用來鼓舞士氣,讓士兵們向前沖。【左傳】裏就有「兵樂進止,唐簫所止」這樣的記載。後來呢,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排簫就漸漸成了古代禮儀、宮廷音樂還有民間音樂裏很重要的樂器了。
在禮儀場合,排簫可不能少。古代朝廷舉辦宴會、祭祀這些重要活動的時候,經常會用排簫來演奏音樂。這些音樂呢,高雅、神秘還慷慨激昂,是古代中國文化精髓和崇高之處的體現。就像古代中國祭祀儀式裏,祭器進行曲是很重要的音樂形式,而排簫就是這當中主要的伴奏樂器。
時間一長,排簫慢慢被用到傳統音樂裏,成了一種很重要的樂器。在中國傳統音樂裏,排簫音色獨特,演奏技巧特別,非常受人喜愛。它既能演奏像【廣陵散】、【陽關三疊】之類的古典曲子,也能演奏【二泉映月】、【梅花三弄】這樣的民間曲子。而且,排簫還經常和琵琶、二胡、古琴等傳統樂器一起合奏,弄出一種獨特的音樂味道。
現代音樂和藝術形式不斷發展,排簫在各類藝術表演與音樂裏開始被廣泛運用。在中國現代音樂裏,排簫在民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等眾多流派的音樂中都被大量使用,電影配樂、廣告音樂、舞台音樂等場合也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排簫的音色和現代音樂的各種元素一結合,就呈現出非常多樣且具有創新性的風格。
世界各地文化交流互動多起來了,排簫在國際舞台上也得到了更多認可,用得也更多了。在國外,好多音樂家和樂團開始用排簫演奏、創作,排簫在國際音樂界的影響力就不斷變大了。
排簫在發展過程裏,慢慢從軍事、禮儀方面的用途,轉變成一種重要的傳統樂器,最後在現代音樂裏被廣泛套用。
【筆者認為】
簫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形制與制作工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進。排簫是中國傳統音樂裏不可缺少的部份,它的功能演變歷史特別豐富多彩。排簫是中國音樂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演變過程,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音樂的發展情況,還展現出它在現代音樂裏獨特的魅力和創新性。
[1] 【秘魯排簫的古代脈絡及當代流布】,孫波,【人民音樂】,2013年。[2] 【排簫的故事】,關肇元,【樂器】,2003年。[3] 【排簫的功能與歷史地位演變】,曹亮,【民族音樂】,2008年。[4] 【排簫】,牛龍菲,【樂器】,1985年。[5] 【從考古發現看漢代排簫的型制】,曹量,【民族音樂】,2009年。[6] 【中國簫】,林克仁、常敦明,【樂器】,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