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馬東55歲大膽放話,與周星馳過招,逗樂沈騰黃渤,真不怕「飄」?

2024-09-11娛樂

翻車了,55歲的馬東被「網絡暴力」圍攻。

節目評審的操控方式越來越多,表現也愈發不堪。

不僅如此,他在節目裏戲弄了沈騰和黃渤。

還「強硬對抗」中國喜劇大師周星馳。

在這樣的情境下,令人不由自主地產生疑問。

難道人在飛黃騰達之後真的會變得「飄飄然」嗎?

連一向自認為聰明的馬東也難以例外嗎?

事實已表明,郭德綱當時的評論確實是正確的。

01 職場揭秘

人們常說娛樂圈的競爭相當激烈。

這一點在馬東身上展現得十分明顯。

明明是起步於愛奇藝。

卻在家庭遇到困難時選擇投向騰訊的懷抱。

在男女關系中,這被稱為「始亂終棄」。

新節目一開始,黃渤便沒有放過馬東。

直截了當地說明為何會選擇更換平台。

高情商的馬東罕見地出現了「卡殼」。

隨口說了幾句客套話將事情敷衍過去。

不過,從愛奇藝的現狀可以看出一些情況。

例如最近舉行的男子足球比賽。

愛奇藝強勢擊敗央視,成功獲得球賽版權。

看起來好像相當富裕。

都能夠和央視「抗衡」了!

實際上並非如此,比賽一開始。

它大力推行「收費制」,把對金錢的渴望盡顯於外。

這還不算什麽,偏偏平台的伺服器卻崩潰了。

已經付費的觀眾卻無法觀看比賽。

無奈之下,愛奇藝的計劃全面擱淺。

逐一將退款轉賬給付費使用者。

由此可知,之前的公司確實面臨一些財務困難。

難怪馬東決定逃離,另謀發展。

然而對於曾經的合作夥伴所帶來的背叛。

愛奇藝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平台,可不是徒有虛名的。

它轉身向周星馳伸出「橄欖枝」。

推出全新綜藝節目【單口相聲之王】。

節目檔期都經過精心挑選,恰好與馬東「撞上」。

「對打」的含義已經非常明顯。

盡管馬東這邊的活動開展得較早,且觀眾的黏性也很強。

然而在【單口季】正式推出後。

仍然有不少嘉賓悄悄去報名。

因此,馬東特意在【喜人】中大膽展示了自己的面孔。

「難道你不是已經在旁邊搞砸了嗎?」

半開玩笑的語氣中似乎隱藏著「危機」。

嘉賓劉旸嚇得不斷表示忠誠。

他指出,這裏是他永恒的家。

能讓員工不斷地恭維和奉承。

馬東擔任這個老板的角色。

多少帶著幾分威嚴的氣息。

因此,綜合各種跡象來看。

這場「職場盛宴」。

暴露了馬東作為「商人」的一面。

難怪他會要求制作團隊刪去學員們的作品。

這就是他受指責的真正緣由。

要明白,刪除的作品是決賽中的「畢業表演」。

無論從情感還是道理出發,都應當讓演員們完成最後一場演出。

而且,從第一季開始追到現在的忠實粉絲。

大家對畢業小品充滿了期待。

即使表演確實糟糕透頂。

至少讓大家看到完整版本,自己判斷。

可馬東方所提供的理由是。

小品可能涉及「版權糾紛」。

這意味著節目組的資金短缺。

不會特意為一個作品去購買版權。

看到演員們晝夜不停地排練。

心血卻完全化為烏有。

觀眾難道不會為此感到不平嗎?

另外,有人提到,如果沒有版權就直接表明沒有版權。

節目組明顯在刻意引導大家認為「作品質素太差」。

這種行為顯然缺乏對事實的尊重。

還存在故意「挑釁」之嫌。

此外,在節目的決賽階段。

邀請了沈騰、黃渤和徐崢等人來助陣。

全國知名的喜劇演員齊聚一處。

場面應該會十分熱鬧。

馬東擔任主持人。

卻生硬地安排了40分鐘的「尬聊」時間。

觀看節目的觀眾紛紛表示「無趣」。

「就像中年男性在酒桌上舉杯敬酒。」

引發眾多爭議的馬東本人。

竟然從始至終都沈浸在快樂中。

有種感覺,花了錢卻沒體驗到大牌的精致,實在讓人不滿。

經過前後的觀察。

資深職場人士馬東確實讓我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02 我父親是馬季

在尚未「飄」之前。

馬東也曾經歷過一些艱難的日子。

別看他的父親是相聲界的大師馬季。

曾培養過馮鞏、姜昆等眾多曲藝大師。

然而,馬東並不打算接替父親的工作。

他在初中時期就赴海外求學。

畢業後在澳洲從事資訊科技行業。

幾乎可以說與文學藝術毫無關系。

他走上了與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認為這與他的家庭背景密切相關。

由於時間的原因,馬東在三歲之前從未見過馬季。

等他能夠說話和走路時,再次見到爸爸。

她開口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叔叔好」。

馬東回憶說,他的父親馬季很少哭泣。

父子重聚的那一天。

這是他首次在兒子面前流淚。

經過一番波折,這一家三口終於得以團聚。

但當生活逐漸平穩之後。

馬季的相聲享譽盛名。

前來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

眾所周知,傳統相聲非常看重師徒之間的情感。

漸漸地,家裏常常有弟子來訪。

馬季熱情地接待他的徒弟們,毫不吝嗇地傳授知識。

說把徒弟視作第二個兒子也毫不誇張。

少年馬東有時會感到一絲孤獨。

內心深處自然對相聲有種排斥感。

導致選擇了一個南轅北轍的專業。

盡管馬季是一位相聲的資深前輩。

當時藝人的薪資並不像現在那麽「膨脹」。

因此,馬東表面上似乎過著奢華的留學生活。

實際上是在外勤節約工作。

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在一家小作坊處理袋鼠皮。

每天的工作環境裏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臭味。

幸運的是,經過一番堅持,終於看到了光明。

馬東成為IT行業工作者後,不僅收入豐厚。

還順利獲得了澳洲的永久居留申請。

家人們都認為他將會在國外長久居住。

沒想到馬東竟然選擇辭職,果斷回到了北京。

那時,所有人都在問他,心裏究竟藏著什麽。

馬東對此不屑一顧,只是表示想要「重新開始」。

基因的遺傳能力實際上非常強大。

在外工作的時間越長。

他內心深處對藝術的渴望愈發強烈。

馬東第一次對命運產生了信任。

他無法否認。

有些事情是他天生註定要去實作的。

正如藝術家陳丹青所言:

「喜歡繪畫?這是無法阻擋的。」

不過要提到三十多歲的時候學習相聲。

這也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馬東將註意力轉向了播音與主持領域。

回到國內後,他首先選擇了在北電深造電視專業。

後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中,我成為了【有話好說】節目的主持人。

初到這裏的馬東對幽默和效果並沒有什麽概念。

他明白,要想使節目出色,就必須做到表裏如一。

因此,馬東的到來使事情發生了變化。

節目的社會議題正變得愈加多樣化。

也可能是因為過於「勇於表達真實」。

而多次收到台裏的警告。

僅經過兩年的播出,就迎來了停播的結局。

這次珍貴的工作經歷使馬東豁然開朗。

他汲取經驗,繼續努力。

不再滿足於僅僅作為「主持人」。

而是把目光聚焦到了「節目制作人」。

事實顯示,他獨特的視角以及天生的藝術敏感性。

讓事業感覺像是「加速透視」一樣。

那時網絡直播形式剛剛開始流行。

馬東於是抓住這個機會推出了網絡綜藝【奇葩說】。

「既然現代人可以為小事爭論好久,為什麽不幹脆推出一檔吵架的綜藝節目呢?」

這是他創辦【奇葩說】的最初想法。

果然,節目的獨特風格和高水平的嘉賓。

使【奇葩說】與外部的炫耀型綜藝節目徹底區分開。

觀眾觀看節目後對議題仍感意猶未盡。

還特意發貼文在節目外吵鬧。

播放量和討論熱度都非常高。

其中,有一個話題至今仍然是網絡的焦點。

「著火時是拯救蒙娜麗莎的畫作,還是救那只貓?」

李誕在反方的表現,使他一舉成名於辯論界。

「我決定拯救貓咪,因為相比於蒙娜麗莎,更動人的,是那幅在火焰中燃燒的蒙娜麗莎。」

網絡上喧囂紛擾的同時。

主辦方馬東收入頗豐,笑得嘴都合不攏。

而那時,他已經年滿四十歲。

果然正如他所說:無懼重新開始。

03觀眾渴望馬東

憑借【奇葩說】的成功經驗。

大家都認為。

馬東將會徹底告別語言類節目。

沒料到,他再次顛覆了之前的經驗。

將手伸向了全然不熟悉的「搖滾世界」。

於是,【樂隊的夏天】應運而生。

讓無數小眾樂隊走入了大眾視野。

曾因「玩搖滾」而陷入經濟困境的年輕人們。

所有人都對這個節目充滿了感激之情。

直到現在,依然有不少觀眾在留言催促。

「馬老師,【樂隊】什麽時候能出新作呢?」

在這個階段,音樂領域是否就是他的極限呢?

不,馬東拒絕了音綜的策劃。

將註意力集中在長期未被關註的「喜劇市場」。

「人們對快樂的追求永無止境,所有的喜劇演出都像是精衛填海。」

這麽準確的評價,難怪馬東又賺了不少錢。

根據數據顯示,【喜劇大賽】首播的那一年。

愛奇藝的年度報告顯示,其收益增長了兩倍。

可見馬東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何等強大的程度。

然而,任何作品都無法避免質素逐漸下滑的規律。

馬東也一樣。

更多的明星,更頻繁的廣告植入。

商業化氣息越濃,觀眾就越覺得不夠真誠。

正如郭德綱提到的:馬東早已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像是贊美。

實際上更像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真誠評價。

「活得明白」的馬東,無法逃避被指控「忘卻初心」的命運。

不過,關於這次受到指責的事件。

有知情人士發表了中肯的看法。

他們表示在錄制節目的過程中觀看了所有的小品。

被剪掉的那個確實很不美觀。

演出結束後氣氛非常尷尬。

在比賽開始前,節目組進行了多次交流。

直截了當地表示,由於版權問題,需要更換劇本。

然而演員完全沒有遵從和配合的態度。

只能用「一剪沒」來解決這個問題。

老板馬東的運氣更差了。

請問,他花了那麽多錢請來了一群明星。

目的是什麽?

首先最普遍的問題是收視率。

其次,我也希望借此機會。

把那些不為人知的喜劇演員推薦給行業內的重要人物。

沒想到有些人對此機會完全不予珍惜。

用低質素的作品來「敷衍」和「應對」。

連一向溫和的沈騰都忍不住了。

還讓馬東被人指責為「不懂人情世故」。

我認為,無論是「換工作」還是「過於商業化」。

馬東身上引發的爭議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

也就是說,他始終所迎合的「甲方」是觀眾。

盡管有些過於誇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觀眾離不開像馬東這樣的制作人。#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