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且坐喫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的紫砂「壺王」,到底是誰?

2024-03-02國風

品茗是一種妙「趣」。與此妙趣相得益彰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品飲妙「器」。

紫砂壺

是不可不談的妙器之一。

紫砂壺發軔於北宋。

歐陽修有詩雲:「喜共

紫甌

飲且酌」,梅堯臣有詩「

紫泥

新品泛春華」,米芾有詩「輕濤起,香生玉塵,雪濺

紫甌

圓」...宋詩中的「紫甌」「紫泥」,據推測即今之紫砂壺。

宋時飲茶習慣與明以後「散茶沖泡」的方式有別。因此宋代紫砂壺與明清及當代紫砂壺相比,器型一般較大,實用性大於欣賞性,多用作煮茶或煮水。

明代人們飲茶習慣發生改變後,「專為泡茶而生」的紫砂壺開始盛行,其造型工藝愈發考究起來,壺的裝飾性變強,制壺名家輩出。

正德期間的供春;供春之後的「董瀚、趙良、元暢、時朋」四大家;四大家之後,又有李茂林和時大彬......在這些制壺大師手中,紫砂壺創作結出了令人贊嘆的豐碩果實。

▲明代 供春紫砂壺(樹癭 yǐng 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進入清代,紫砂壺創作者承接前人的傳統,又更上一層樓,發揮自身獨特的個性。

明末清初被贊為「海外爭求鳴遠碟」的陳鳴遠;嘉慶年間金石名家陳曼生與楊彭年、楊鳳年兄妹的強強聯合;「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的制壺名家邵大亨等,將清代紫砂工藝推上又一座高峰。

▲清 邵大亨制掇只壺 四海壺具博物館藏

▲清 紫砂「八卦星象」紋竹段壺 「邵大亨制壺」款 南京博物院藏

▲邵大亨魚化龍壺(左)、素身鼓腹壺(右),中國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按照造型特點,賞壺人一般將紫砂壺分為三大類(*不同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此處僅為其中一種):

紫砂光貨素器,特點是壺身表面光素,造型要點是幾何圖形、點線面與空間虛實相結合 ( 俗稱‘光貨’ ) ;

紫砂花貨塑器,即采用雕塑技法或浮雕、半圓雕裝飾技法捏制的茶壺,多以各種自然物象為茶壺造型來源( 俗稱‘花貨’ ) ;

紫砂筋紋器,即以生活中所見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曲面為單元,規律成型 (俗稱‘筋囊貨’)。

明代供春的

樹癭壺

堪稱花貨紫砂壺中的「花魁」。

而清代邵大亨的掇只壺被稱為「

光器之祖

」,在光貨紫砂壺中素有「

壺王

」之稱。【宜興縣誌】中提到「

一壺千金,幾不可得

」的壺,指的就是邵大亨的掇只壺。

邵大亨,是繼陳鳴遠後的一代制壺大家,江蘇宜興人,活躍於嘉慶道光年間。

他為人孤傲,不流時俗,人品、壺品皆莊重樸實。近代陶藝家顧景舟對邵大亨非常推崇,他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寫道:

「經我數十年的揣摹,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

又在【壺藝的形神氣】一文中,提及自己摹仿邵大亨的掇只壺後,制壺技藝得到提升:

「大亨為砂壺藝術傑出代表,清嘉道以後150余年,無有超越他者之上...我仿制的第一件作品就是掇壺,作於1936年...經仿制邵大亨的作品,(我的)壺藝水平產生了飛躍。」

邵大亨制壺以氣韻見長,所作多簡潔莊重。掇只壺是他的原創器形之一。自成器,即堪稱珍品,引後世不斷追摹。

清代高熙在【茗壺說贈邵大亨君】稱:「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無不及也。

其掇壺,肩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無饗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焉

」。

大亨掇只壺,如大亨之名,大巧若拙,質樸天然,渾厚周正,將端莊與古樸,化作一壺。其壺形堪稱「

至簡至精

」的典範,看似簡單,但每根曲線的流轉、起伏極其考究,如一彎曲水蜿蜒流淌。

整壺圓穩勻正,柔中寓剛,給人以端正挺括之感,其「壺身長近一尺,高過六寸」,氣勢更非尋常小壺可比。掇只壺充分體現了邵大亨嫻熟精湛的壺藝技術。紫砂歷史上名壺很多,但能被絕大多數賞壺人叫一聲「壺王」的,就是大亨掇只壺。

大亨掇只壺是紫砂光素器中的珍品壺形,後世不少制壺名家亦有摹制,雖風格有異,但皆循大亨之韻。

觀復博物館紫琢清韻系列紫砂,追摹「大亨掇只壺」骨肉亭勻之姿,設計推出了【

逸格紫泥大掇只壺

】,力圖在工藝、風格、意趣上,接近壺王「大亨掇只壺」端莊古樸的氣韻。

觀復此逸格紫泥大掇只壺,采用優質紫泥,精工手作而成。整壺氣韻渾樸穩重,壺質厚潤細膩。

壺鈕

扁圓,似一顆飽滿的圍棋棋子;

壺嘴

昂揚挺拔,似鳥喙自然胥出;

壺把

線條順暢靈動,翹起一小尾巴,既是裝飾也便於把握;

壺身以篆、隸、行、草、楷等字型

手工刻繪

詩句裝飾。詩句內容多出自碑帖、唐詩、宋詞等典籍。

因制作難度較高,逸格紫泥大掇只壺,

限量100把

這100把掇只壺,每把壺身的裝飾詩句各有不同。我們將這100把壺的介紹文字輯錄成冊,隨壺附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