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藝術與鄉建|看綿延龍遊瀫江五公裏的藝術生態走廊

2024-03-21國風

澎湃新聞獲悉,3月20日,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在浙江龍遊縣小南海鎮正式面向社會各界全面開幕。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縱橫5公裏沿江岸線,共涵蓋40組點位方案,以其獨特的策劃理念,分化出三大泛藝術板塊「瀫岸」、「瀫村」和「瀫之靈」。透過藝術作品、大地生態景觀、構築物、藝術裝置、文化空間、在地聯合等呈現形式,展示青年人對未來城鄉、自然和社會生態的價值共識,致力打造未來生態與藝術結合的瀫畔生活場景。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用藝術賦能城鎮,從「大縣小城」到「小縣大城」

龍遊是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個小城市。流貫龍遊縣境的循江(古稱「瀫水」,瀫[hú],水名,義為衢江龍遊段)為錢塘江上遊支流,將龍遊縣城分為了兩部份——南為煙火縣域,北為產業鄉野。如何圍繞島鏈、瀫面、大小湖群為特征的生態區域,變衢江「龍遊段」為「龍遊瀫」,縫合原割裂的城市板塊和鄉(鎮)村,實作空間景觀的系統重塑。「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攜青年之力、以藝術為方,為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作答。從「大縣小城」,到「小縣大城」,主辦方用藝術賦能城鎮可持續發展,打造青年友好型縣域建設長三角藝術文旅新地標,為有誌青年施展才華、創造價值搭建了廣闊的舞台。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據悉,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嗶哩嗶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龍遊瀫畔·8090青年創造季」,瞄準龍遊縣城鄉發展的主體空間結構——龍遊瀫,匯聚規劃、建築、策展、藝術、景觀等領域有誌青年,以群策、群設、群創的方式,從研討、創見到實踐、建造,打造新時代中國城鄉融合的「龍遊範」——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最終形成「激岸」、「激村」、「激之靈」三大泛藝術板塊,透過生態景觀、構築物、藝術裝置、文化空間,在地聯合等方式,創造瀫畔未來共棲場景,展示青年人對未來城鄉、自然和社會生態的價值共識。

開幕當天,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芝偉現場闡釋了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與鄉村相融共生的理念,寄予對青年與未來、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的期待。

左龍 大地長桌

黃丹霞、戴瓊、林萬山 時間的橋

沈雯 聽雨停

「瀫石光的誕生來自於27組80、90青年的設計師、建築師、藝術家,以青年人的視角重塑龍遊湖畔的藝術視野,開創了以藝術賦能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城鄉共生的發展模式。在專案實施過程中,我們始終保持敬畏之心,輕幹預、輕投入、輕執行,讓青年擺脫束縛,輕裝上陣。」李芝偉說,「我們相信青年人更懂青年人,青年人也更懂未來,青年人也更會創造未來。我們以創意驅動的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切合當代青年人的文旅需求,必將成為我們長三角的藝術文旅新高地,給大家帶來別具一格的風景和體驗。」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鄧葳,浙江省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趙曉剛,浙江省文旅廳一級巡視員楊建武等在開幕式致辭。其中,楊建武談到了預覽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後的切身感受——「這朵藝術之花對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實作創新型發展,助力了鄉村振興的三個維度,產業振興、文化復興、百姓高興」。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專案聯合發起人、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副總規劃師朱榮遠現場說,「要關註和相信80、90這一代人對未來鄉村、未來城市、未來社會、未來生態環境、未來建築、未來藝術的思考,他們是當下,也是未來,要聽得見他們的聲音,看得見他們的能力。」上海風語築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暉回憶了發起專案的初衷和情懷,他期待未來持續為城市與鄉村建築和藝術、公共和可持續貢獻力量,「做自然的朋友」。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教授、藝術家沈烈毅解讀了「鼎力團」的角色定位和價值導向——把自己的能力奉獻給80、90後的年輕人,「讓他們親身面對社會、面對自然、面對鄉村去解決問題,去創造」。另一位鼎力團代表,廣州土人景觀首席設計師龐偉老師講道,「龍遊」二字飽含的自由氣蘊與藝術「走出白盒子,走出設計院,遨遊天地之間」的未來圖景十分吻合,也為青年的發揮與創造奠定了基調。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青年創造者代表左龍、沈雯交流了在地創作過程中的心得與體會。「我們80、90這代人希望能夠承擔起記錄鄉村現代化行程的責任,以當代性的目光深入龍遊,探索在地藝術的可能性,一起創造人的未來、村的未來、城的未來,自然而然的未來。」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從城市發展到文獻:瀫石光·藝術生態回顧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當天,「瀫石光·藝術生態回顧展」也在現場對外展出,展覽透過本土/在地與組織/介入兩條並列線索,從城市發展到文獻,從創見到創造,系統性地展示了每位參與者的態度、曲折過程和成果,回望專案一路走來的足跡。

【人造樹】陸嘉鴻,攝影©有限設計

作為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的起點,「人造樹」由建築師陸嘉鴻設計,作品使用的是常見的工業材料,是一座以基礎設施的建造方式、為基礎設施而建的紀念碑,紀念的是那些人類改造自然過程中所凝聚的巨大努力。「人造樹」設計了一條具有紀念性的路徑——參觀者可透過攀登天梯穿過「大樹」的身體,在天梯盡頭的觀景台獲得開闊的視野,從高處重新觀看航電樞紐、被重塑的自然以及城市。

紅船豆水站及其背後的航電樞紐

「大樹,常被賦予母親、故土的含義以寄托思鄉之情。矗立在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入口處的‘人造樹’,被賦予村頭大樹和水邊燈塔的雙重意向,既為前來的遊人指引方向,也對生活在外的龍遊人發出洄遊家鄉的呼喚。」陸嘉鴻介紹。

【樹劇場】曹睿芝,攝影©風語築

「樹劇場」位於龍遊瀫畔廣袤農田的大樹叢下,以鳥為主要目標物種,借鑒回音壁的形式,捕捉自然之聲。作品延續場地現有鳥犬相聞的多重聲軌,圍繞大樹,布置一個直徑40米的光滑圓環,以環抱的姿態,在靠近樹叢一側升起,貼近樹冠,捕捉鳥鳴;另一側,貼近地面,砌築地台,作為聽眾坐席。塑造一個可以讓人感知到生物與農耕共棲、與四時共鳴的樹下場所。

設計師曹睿芝說:「希望這座擁有多重聲軌的樹劇場,可與農耕四時、江南晴雨共鳴。」

張家寧 藍月

「藍月(BLUE MOON) 指的是罕見的一個月中出現兩次滿月的現象,第二個滿月就是藍月。」上海草明工作室創始人張家寧介紹,「藍月通常兩到三年才會出現一次,而叫藍月的原因,則是沒有人見過藍月,以此來表現它的不尋常。這種掩藏在日常中的不尋常,不就是藝術所希望做的嗎?」

日常總是讓人習以為常,但日常也總能帶來意外的感受,那是日常裏隱藏的不尋常。作品「藍月」的設計希望用藍月去提醒大家這些不尋常的存在。張家寧說:「它是沒人見過的藍月,一個藍色的月亮,一個名字的起源。水渠聯系了這裏日常的生活,而水泵作為水渠的心臟,來當做藍月的升起地再合適不過了。藍月的日常的不尋常,將會被水泵‘泵送’到周圍的生活中,被農田吸收,被人觸摸,這日常的況味。」

姚遠、劉雨澤 水之漏

水是生命之源,而水泵房帶來的衢江水則是田野之源。之外建築創始合夥人,主持建築師姚遠、劉雨澤設計的「水之漏」裝置是自然之水的提取器,以糧食漏鬥為原型,將雨水,露水從自然中提取,匯入水渠,流入田野。同時,裝置也是人們對於田野自然感知的參照,在田野春夏秋冬顏色,氛圍的變化中,裝置如同自然界中的色卡,以不同濃度的綠色丈量自然時空的變化。裝置從物理世界的水到感官世界的氛圍對自然進行提煉解析,以一種融入自然而又永恒的姿態懸浮在馬路邊,田野上,成為來往過客感受自然的媒介。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開幕現場

據悉,作為一個長期專案,瀫石光·藝術生態走廊希望在打造文旅目的地的同時,連結龍遊地方與居民,以藝術助推龍遊縣發展,為城鄉新未來提供具有建設性、成長性的見解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