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聞香識雅:從香具看古代人的熏香儀式感

2024-04-24國風

宋代丁謂所著【天香傳】中雲:「香之為用從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達蠲(juān)潔。」可見,古人對香的認識和利用,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聞香識雅,香具為魂,今天我們將深入探索中國香道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香具,一起來看看古人的熏香的儀式感吧!

春秋

戰國

香包、熏爐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將薰草、古蘭、郁金、茅香等香草用於香身、熏香、辟穢、祛蟲、醫療養生等許多領域,並產生了「香包」這一載體。【詩經·大雅·公劉】中「乃裹糇糧,於橐於囊」所描述的就是香包的早期形制。

後來,隨著熏香風氣的逐漸流行,專門用以熏香的熏爐應運而生。考古發現證實,最遲在戰國時期,一些熏爐的制作已達到了相當精湛的程度。



熏籠、博山爐

到了漢代,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對外交流日漸頻繁,熏香在貴族日常中更為普遍。同時,香具也變得更為考究。

據東晉【東宮舊事】記載,「太子納妃有熏衣籠,當亦秦漢制……漆畫手巾熏籠二,條被熏籠三。」可見熏籠不僅在秦漢時期就已出現,而且還分工明確,有作熏毛巾之用,有作熏被褥之用。

關於熏籠的使用方法,北宋洪芻【香譜】一書有言,「凡熏衣,以沸湯一大甌,置熏籠下,以所熏衣覆之,令潤氣通徹,貴香入衣難散也。」說的是讓衣服在沸水蒸汽下變得微潮,以便更好地吸附香氣。

除了新出現的熏籠之外,自西漢中期開始,熏爐也出現了代表時代風尚的特殊形制——博山爐。之所以稱為「博山」,是因其仿照海上仙山「博山」而制。

西漢錯金博山爐

圖片來源:河北博物院

其基本形制多是在一圓盤中央豎立承接爐身的直柄,爐身呈半圓形,上有蓋,爐蓋作圓錐狀,以鏤空的手法雕刻出山巒、人物、鳥獸、草木、雲氣之狀。

漢代劉向【熏爐銘】:「嘉此正器,嶄巖若山。上貫太華,承以銅盤。中有蘭綺,朱火青煙。」描繪的就是銅博山爐使用之時,香料置於爐內焚燒,輕煙透過蓋上鏤孔徐徐溢位、裊裊上升,如雲霧繚繞,有入仙境之感。



香球

到了唐代以後,香具的套用更為普遍。除了承繼前朝的熏爐、熏籠之外,還有一種可置放於被褥之中的熏香器大為流行。

此器具被稱為「被褥香爐」、「香囊」、「香球」、「金砸」,用於祛除汙穢之氣,芳香被褥。元稹【友封體】中的「微風暗度香囊轉,朧月斜穿隔子明」反映的就是唐人喜用香球熏香的習慣。

唐鏤空飛鳥葡萄紋銀香囊

其形制是一種金屬制的鏤空圓球,裏邊有一個能轉動的碗,但不管球體如何轉動,碗口始終朝上,在碗中焚香,香氣從鏤空的地方溢位,燒盡的香灰也不會撒落散出,算是一種設計及其精巧的微型熏爐。

元稹有詩贊曰:「順俗唯團轉,居中莫動搖。愛君心不測,猶訝火長燒。」

據歷史記載,楊貴妃就曾佩戴過這樣一種香囊,在被賜死馬嵬坡一年後,唐玄宗曾派人去尋其遺物,結果尋回的就是一個香囊。

洪昇【長生殿·改葬】:「慘淒淒一匡空墓,杳冥冥玉人何去?……空剩取香囊猶在土,尋思不解緣何故,恨不得喚起山神責問渠。」描述的就是這一場景。



爐瓶三事、香獸

到了宋代,焚香已與點茶、掛畫、插花並列為「宋代四藝」之一。熏香器具在承繼前朝的基礎上更加豐富多彩,屢有創新,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非常完備的工具體系和獨特審美。爐瓶三事,就是香道中對於固定的一套香具組合的叫法。

爐瓶三事也稱「爐瓶三式」、「爐瓶三色」,是古人熏香時所用的一套香具,由三件組成,分別為:香爐、香盒、匙箸瓶。


香爐用來焚香;香盒用來盛裝香料;匙箸瓶包括瓶、香箸、香匙(鏟),香箸用來夾取香料,香匙(鏟)用來處理香灰,兩者一同收納於瓶中。

白玉盒、爐、瓶三事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爐瓶三事」在明清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弘揚,成為當時流行的齋室陳設。這一點在當時的畫作和文學作品中均有作證。

如【紅樓夢】第53回中寫道:「這裏賈母花廳之上擺了十來席。每一席旁邊設一幾,幾上設爐瓶三事,焚著禦賜百合宮香。」

明成化素三彩鴨熏



宣德爐

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特下令從暹邏國進口一批紅銅,讓宮廷禦匠參照皇府內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制香爐,稱為「宣德爐」。

宣德爐的出現,是古代熏爐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轉折點,成就了後世收藏界的神話。

宣德爐的高價值一方面因其制造繁復異常。項子京在【宣爐博論】中提到:「凡銅經煉五、六次則俱珠光寶色,有若良金矣。宣廟遂敕工匠必十二煉,每斤得其精者才四兩耳,故其所鑄鼎彜特為美妙。」

另外,煉制宣德爐時還要加入一些貴重金屬,使其色澤極為美觀,可呈現出復雜色彩,如朱砂斑、茄皮紫、甘蔗紅、秋梨白等六十多種顏色。

明末文學家冒辟疆認為:「宣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爇火久,燦爛善變」。

到了清三代盛世,行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及香案、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宮廷大殿中對於多種香具搭配使用甚至有著嚴格的定式。

康熙款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足蓋爐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據【乾清宮陳設冊】記載,明殿正中地平上設:金漆五屏風,九龍寶座一份……座下左右設:銅掐絲琺瑯甪端一對,附紫檀木香幾;銅掐絲琺瑯垂恩香筒一對,紫檀木座;銅掐絲琺瑯仙鶴一對,古銅甗四件,紫檀木金漆香幾座;銅掐絲琺瑯圓火盆一對。

之後,隨著清王朝的腐朽沒落,加之西方文化的侵入,香席文化的儀式日漸式微,至此香道逐步淡出了普羅大眾的視野。

如今,「嗅覺經濟」的崛起是現代人對香道文化重燃興致的體現,也是千年香道文明得以復蘇的關鍵。為弘揚傳統香文化,並為之賦予現代靈魂,朱炳仁銅特推出了以下幾款香薰好物,為快節奏的生活註入一份怡然之氣。

01

旺桃花無火香薰


朱炳仁銅 旺桃花無火香薰

圖片來源:朱炳仁銅@松蘭鋪子

這款旺桃花固體香膏以象征機遇與幸運的桃花為靈感,優雅地宣告「春回大地」,朵朵桃花簇擁次第而開,燦爛又美好,象征著你的好運永不雕。將朵朵桃花放置於粉調的銅器之上,二者相得益彰,協調又美好,盡顯東方美韻。

以國藝釉彩工藝還原桃花「多一分則俗,少一分則寡」的嬌嫩之色,握在手中,不僅觸感細膩,還仿若能嗅到春天的芬芳氣息,讓你足不出戶品味春季浪漫。

02

四般閑事香薰擺件

這款四般閑事香薰擺件展示的就是宋代流行的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藝」,以宋韻花瓶為載體,將插花、掛畫、焚香等形式融入其中,搭配經典「鵝梨帳中香」、「二蘇舊局」、「信靈香」、「雪中春信」,帶來雅致清新的嗅覺體驗。

03

滄海潮汐 浮生若夢香薰

朱炳仁銅 滄海潮汐香薰

圖片來源:朱炳仁銅@松蘭鋪子

這款產品分為「滄海潮汐」和「浮生若夢」兩款。其中,「滄海潮汐」款為雅致的青灰漸變色,展現「海風低吟,夜攬星辰」的沈靜之美。「浮生若夢」款為夢幻的紫白漸變色,展現「花間囈語,香氣入魂」的魅惑之美。

睡前2小時點燃,為您的閱讀、娛樂、泡澡、洗漱時光增添浪漫氛圍,睡前蓋滅,助您一夜好眠。

04

花間憶香薰盒


朱炳仁銅 花間憶香薰盒

圖片來源:朱炳仁銅@松蘭鋪子

禮盒所配的「花間次第香」是充滿東方意境的香薰精油,其芳香靜謐悠揚,禪韻盎然,有很好的凝神靜氣效果。

05

荷美倒流香套裝


朱炳仁銅 荷美倒流香

圖片來源:朱炳仁銅@松蘭鋪子

這款荷美倒流香擺件以蓮葉為型,清雅之韻十足。香座上置塔香,點燃倒流香,幾縷青煙從中裊繞周旋,如夏日雨後煙霧,使人神清氣爽,舒適心安,為生活帶來一份「荷」美,一份福慶。

產品材質精選東川銅礦,以非遺銅雕和斑銅技藝,栩栩如生的呈現出荷的氣韻和風骨。家居擺放盡顯生活品味,贈友待客亦是誠意之選。

【小提示】文中部份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