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西泠映像|「鐵血丹心」 致敬最可愛的人

2024-08-13國風

記者 孫樂怡 實習生 錢蘇瑤

建軍節之際,人們透過不同的方式傳遞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敬意。

在西泠印社,不乏軍教出身的藝術家。著名書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名譽社長劉江先生,其藝術之旅始於畫布,轉折於烽火。1949年5月,他投筆從戎,後來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成為一名文工團戰士。在那個特殊時期,他用畫筆記錄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堅韌,還用相機拍下了行軍、作戰及重建等大量歷史性畫面,以此見證歲月的滄桑變幻,亦以藝術之名,傳遞和平心願。

近日,記者采訪了幾位在杭的中青年社員,請他們分享了自身經歷與藝術創作的相關感受。

季關泉:「曾在軍中」 留下軍教生活的銘印

回憶起20余年的部隊生活,西泠印社社員季關泉感慨萬千。他1982年11月入伍,主要負責飛機導航等後勤保障任務和部隊文化工作,藝術上主要利用空余時間學習書法、篆刻。在軍校期間,他除了認真完成課程外,還報名參加了上海青年報舉辦的篆刻函授班,「那段時光,極大地培養了我的篆刻興趣和對藝術的追求。」

畢業後,季關泉如願以償被分配到駐浙空軍,從此有了更多了解西泠印社和向名家學習的機會,這使他在藝術上突飛猛進。2009年,季關泉終於圓了西泠夢,成為一名西泠印社社員。在他看來,軍人的精神和藝術創作有相通之處,都需要不畏艱苦、追求卓越的態度。而這種對藝術的執著與堅持,使他的篆書風格獨樹一幟,每一筆、每一畫都透露出堅韌與力量。

「離開部隊以後,我也曾經刻過一方印章‘曾在軍中’,作為自己對於部隊生活的一種銘印。」目前,季關泉正在與其他軍人出身的西泠印社社員一同謀劃建軍百年的主題展覽,繼續用藝術表達對軍教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民軍隊的敬意。

季關泉 曾在軍中

柳曉康:金石為證 對軍教生涯的深情回望

西泠印社社員柳曉康,出身軍教世家。兩年服役的經歷,使他練就了軍人的剛毅,同時也在這期間學習並喜歡上了書法篆刻。

軍教生活,於他而言,是武的錘煉;而藝術,則是文的滋養。軍教生活鍛造出他獨特的精神品性,使他在創作中持之以恒地追求更高的境界。這種堅持,是他作為軍人所特有的品質,也是他在藝術道路上不斷前進的重要支撐。回到地方工作後,他繼續選擇藝術創作之路。每一筆,每一畫,都是他對藝術的虔誠致敬,對軍教生涯的深情回望。

對於柳曉康而言,他的軍教生涯對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是其創作的重要靈感源泉。這種經歷不僅激發了他的藝術創造力,也促使他投身於公益活動中,透過藝術來回饋社會。柳曉康運用篆刻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將軍人的崇高精神和偉大情懷轉化為視覺語言,使觀者在鑒賞作品的同時,能夠深刻體會到其中蘊含的力量與情感。

柳曉康 乘長風破重浪

喬中石:「不言而信」 傳遞對軍教歲月的珍視

西泠印社社員、中國印學博物館館長喬中石,年輕時曾投身軍教,駐守邊疆十年,後來他來到杭州,投身書法篆刻行業,繼續他的藝術探索。在采訪中,喬中石分享了他從軍人到藝術家這一身份轉變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他認為,軍教生活培養了他堅韌的意誌和持久的耐力,這些品質成為他在藝術道路上至關重要的精神支撐,並以此克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在部隊中,他利用自己的書法和繪畫專長,積極參與宣傳部門的工作,這不僅讓他的特長得以發揮,也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特別提到,一次在新疆的寫生經歷激發了他繼續學習的決心,毅然到中國美術學院深造書法專業,進一步豐富了他的藝術修養。

喬中石多次參與西泠印社舉辦的軍教相關活動,如在「中國夢 戰友情」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篆刻作品展中,他的書法篆刻作品「不言而信」以大篆和陽刻的形式進行呈現,言行一致,不言而信,傳遞出對抗戰勝利的紀念和對戰友情誼的珍視。

在談及未來的創作規劃時,他表示將發揮自己對軍教生活擁有深刻了解這一優勢,在八一建軍節展覽中及後續各類活動中創作更多這一題材的作品。

喬中石 大道至簡

這些從軍營走向藝術殿堂的故事,讓我們得以看見軍教生活與藝術創作之間的深厚聯系。這些藝術家們的經歷不僅展現了軍人的堅毅和執著,也彰顯了藝術的力量和魅力。期待他們未來會有更多的藝術佳作湧現,繼續傳揚軍人的風骨與精神,讓這份敬仰之情世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