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詩詞裏的故事14-幽州台上嘆流年

2024-10-30國風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他年少時任俠,後來發奮讀書,成為了一名博學多才的文人。他關心國家大事,直言敢諫,希望能夠為國家的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他的政治主張並未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視,反而因此遭受了不少挫折。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北方的契丹族入侵邊境,攻陷了營州。武則天派遣武攸宜率領大軍前往征討。陳子昂作為武攸宜的參謀,隨軍出征,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施展自己的才華。

然而,武攸宜雖然出身名門,卻缺乏軍事才能。他的輕率和無謀導致了唐軍的連連失利。在這種情況下,陳子昂多次向武攸宜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改變戰局。但武攸宜不僅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反而因為陳子昂的直言不諱而將他降為軍曹,這讓陳子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和無奈。

在一次戰敗之後,陳子昂獨自一人登上了幽州台。這座古老的高台,曾是燕昭王為了招納賢士而建,如今卻顯得如此寂寞和荒涼。站在台上,陳子昂向北眺望,只見茫茫的原野和連綿的群山,心中不禁湧起了無限的感慨。

他想到了古代的賢君燕昭王,那位能夠禮賢下士、任用樂毅等賢臣的君主。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境遇,空有滿腔的抱負和才華,卻生不逢時,無法遇到像燕昭王那樣的明君。他感到了深深的孤獨和悲哀,仿佛自己被時代所拋棄,無法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跡。

有感於此,陳子昂吟出了那首流傳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兩年後(698年),滿身疲憊的陳子昂,以父老盡孝為由,辭官歸鄉。二十余年的官場漂浮,年近不惑的陳子昂,已經沒有了曾經的俠客豪情,也沒有了年少出川時的激情四射,看穿了人性,看透世態,決心回歸田園,在射洪老家的山水之間終老。

但是,曾經一腳踏入官場,想要幹幹凈凈地回頭,很難。遠在千裏之外鄉間的陳子昂,京城長安仍然有一雙眼睛在死死地盯著他。陳子昂回歸家鄉的第三年,武氏集團的核心人物、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授意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將其下獄,不斷對其加以迫害,最終冤死在監獄之中,時年41歲。

據盧藏用【陳子昂別傳】記載,陳子昂在獄中曾經自己給自己蔔過一卦,卦相大兇,陳子昂驚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