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歷史的塵埃——孔子喜歡什麽樣的年輕人

2024-02-09國風

原創 常 檣

孔子的一生中,接觸的人比較龐雜,但他唯有與弟子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精神才是最放松、最自由的,他的思想才是最活躍、最深刻的。盡管他倡導「有教無類」,在弟子出身、年齡上不刻意設定門檻,但他的一眾弟子,在拜入孔門時,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至少都是比孔子小的人。可以說,孔子是在與年輕人交換意見、交流心得、碰撞思想、共同生活與奔波中走向「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之聖壇的。很大程度上講,年輕人是塑造作為思想家、教育家之孔子的最核心力量。當然,年輕人也是汲取孔子思想智慧、光大孔子理論學說的最關鍵群體。本文將探討一下,孔子到底喜歡什麽樣的年輕人。

一、「賢哉回也」:孔子眼中的好青年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顏回。顏回從13歲開始拜在孔子門下求學,顏回小孔子30歲,僅從年齡上看,他在孔子面前是個小輩。盡管顏回生前並未留下什麽文化主張或思想言論,不曾出仕為官,但他卻因受到孔子格外疼愛和贊賞,被公認為孔門弟子之冠。在教育上,孔子極力把在各方面都表現突出的顏回樹立成青年的學習榜樣、成長標兵。他從不吝惜對顏回的贊譽,曾發出「賢哉回也」(【雍也】)之贊嘆,認為只有自己與顏回可以做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在孔子看來,顏回是個多面發光的好青年,各方面做得都令他很滿意,唯一遺憾就是顏回40歲時先孔子而亡。這令孔子極度悲傷,大哭道:「噫!天喪予!天喪予!」(【先進】)當周圍人認為孔子悲傷過度時,他卻反駁道:「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先進】)顏回身上的閃光點可具體化為三個方面,而這幾個方面,也構成孔子眼中好青年之幾個不可或缺的標準。

(一)聰慧好學。孔子並不嫌棄愚笨的年輕人,不然他也不會在顏回死後把自己的學問傳授給天資魯鈍的曾參了。但倘若弟子天賦高,悟性強,孔子當然就更高興了。一次,在孔子與子貢對話時,孔子讓子貢拿自己和顏回做個比較,坦誠務實的子貢認為,顏回能夠「聞一以知十」,而自己僅能做到「聞一以知二」(【公冶長】),孔子對此予以認同。顏回之聰慧由此可見。但孔子發現顏回的聰慧也有一個過程。起初,他認為從不違背老師意願的顏回愚笨,但慢慢觀察又發現,顏回竟然能夠將他的觀點發揮得很好,因此孔子得出了「回也不愚」(【為政】)的結論。世上聰明卻不塌心求學的年輕人不在少數,而顏回卻是做到了聰慧與好學的合而為一。當魯哀公與魯國權臣季康子分別就「弟子孰為好學」向孔子發問時,他都不假思索地答道:「有顏回者好學」,且也同時表達了「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無)」(【雍也】【先進】)的遺憾。在求學問道之路上,顏回的確做到了自強不息,篤行不怠,孔子一旦回憶起顏回,就會想到他的上進,並對周圍人說:「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

顏回畫像

(二)尊師樂道。顏回始終保持著對孔子的敬仰與尊重。在孔子授課時,他會專心致誌地傾聽,沒有絲毫倦怠之意,如孔子所言:「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顏回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他品嘗到了跟隨老師學習的極大樂趣,把聆聽老師的講授當成了一種享受,用孔子的話說:「於吾言無所不說(悅)。」(【先進】)孔子師徒被困於匡地時,顏回最後才脫圍,師徒團聚後,孔子以為顏回已被害,顏回卻說:「子在,回何敢死?」(【先進】)看來,顏回把自己的生命與老師繫結在了一起,他有著一直陪伴在老師身邊的決心。顏回對老師的尊重,源自對老師學問和道德的敬佩,他曾贊嘆孔子的學識和教學方法道:「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子罕】)尊師與樂道可謂是「用」與「體」的關系,尊師是樂道的表現,樂道是尊師的靈魂。顏回更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而得到孔子的反復贊嘆——「賢哉回也!」(【雍也】)

(三)崇仁尚德。在日常教學中,孔子以顏回為榜樣和標桿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他總會在學業評價上把顏回與其他同學區別開來,並特別凸顯出顏回的優秀。如,他誇顏回能做到「三月不違仁」,而其他弟子則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事實上,顏回本身的道德修為的確很高,有三點可證:其一,他曾對老師說,自己的誌向是「願無伐善,無施勞」(【公冶長】),即不誇耀自己的好處,不顯揚自己的功勞,這的確很高尚,但卻不像是一個人的誌向。顏回之所以如此回答,意思是說,他的誌向就是做個謙遜低調、甘於默默奉獻之人。其二,孔子曾對魯哀公誇贊顏回具有「不遷怒,不貳過」(【雍也】)的品質,這完全符合孔子「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衛靈公】)及「過,則勿憚改」(【學而】)的處世原則。其三,在孔子看來,顏回最大的美德,乃是中庸,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中庸】第八章)正是由於顏回在同門中的出類拔萃以及獲得老師的高度認可,【論語】編撰者才把他排在孔門「四科」之首「德行」科的第一位。

二、「君子不器」:孔子對青年的諄諄教誨

子曰:「君子不器。」(【為政】)孔子不贊同君子像器皿一樣只有一種功用,他主張君子要具備多種才幹。在此我們再做一合理延伸,將其理解為君子不可在單方面努力,不可在人生奮進路上只追求一個方面、一個領域或一個角度的成長與突破,而應多措並舉,多面發光,全面發展。故而這裏用「君子不器」來概括孔子對青年的總體要求。在此「總綱」之下,再對孔子的有關言說進行條目式探析。

(一)樹立遠大理想,堅持知行合一。立誌問題對於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孔子的社會理想(「大同」),便是在與年輕弟子言偃交談時表達出來的(【禮記·禮運】)。一次,孔子與子路、顏回在一起談論立誌的話題,在聽完弟子的誌向後,孔子說,他自己的誌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這裏,孔子其實表達了對社會安定太平、百姓生活安逸、人人各得其樂的大同世界的向往,這樣的遠大理想一直激勵著孔子師徒前行。大同世界的實作,要靠大道的推行,而這個「大道」便是「先王之道」、堯舜之道,便是「天下為公」之道,因此孔子還特別強調「士誌於道」(【裏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但孔子絕非只知仰望星空、滿腦子充滿美好幻想之人,他不會去做那樣「行動的侏儒」,他更強調腳踏實地、知行合一。子曰:「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衛靈公】)「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裏仁】)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總結為:「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這種不斷超越自我、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收獲的人生體驗,若離開腳踏實地的奮鬥,根本無法取得。

(二)保持陽光心態,發揚好學精神。孔子3歲喪父,17歲喪母,家境並不富裕,因此年少時幹過喪祝等許多卑微工作。艱苦生活對強者是一種磨煉,也是一份學習機會,孔子因此養成堅強的意誌和肯吃苦的精神。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我們翻遍【論語】,都找不出一個「苦」字,卻不乏「樂」「悅」「笑」等字眼,恰恰說明孔子始終都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陽光之人。年輕時,孔子做過委吏、乘田的工作,對此他盡職盡責,做出了出色業績。孔子本人做到了「不器」,歸根結底在於好學,他既向實踐學習,也向書本學習;既向古人學習,也向時人學習。諸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泰伯】)等膾炙人口的名言,皆為孔子好學之有力說明。在學習上,孔子不僅講究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等方法技巧,而且從來都充滿自信,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公冶長】)「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不得不說,好學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

(三)理性看待富貴,堅守社會道義。孔子從來都不排斥富貴,他認為人追求富貴本身並沒有錯,但前提是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社會環境要允許,要在一個大道暢行的社會中去追求富貴,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二是個人要堅守道義,要在不違背仁、義、禮、信等基本道德規範的前提下去追求富貴,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裏仁】)「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孔門弟子中,南容是孔子比較看好的一個年輕人,他自覺堅守道義,能夠做到「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公冶長】),且特別註重修身,嘴裏經常提到【詩經·大雅】中的一句話——「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對於這些,孔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替兄做主,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南容。

(四)篤定歷史自信,接受素質教育。子曰:「周監(鑒)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八佾】)公山弗擾據費邑反叛後,征召孔子去做官,孔子準備去,對此子路很是氣憤,孔子解釋說:「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陽貨】)孔子著急做官,目的是盡快恢復周禮,對他而言,做官只是實作理想的手段,而非目的。帶著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孔子修訂六經,使其成為先秦時代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成為宋以前最重要的儒家經典。但孔子的這種自信不是盲目的、極端的、固化的,而是時代性、選擇性、創造性的,他曾提出過「損益」(【論語·為政】)的思想。孔子重視素質教育,他教授弟子,「以【詩】【書】【禮】【樂】教」(【史記·孔子世家】),兼顧「小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目的是努力把弟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他還告誡自己的獨子:「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季氏】)留下「詩禮傳家」的孔氏家訓。後世有人認為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輕視科學教育,不重視技藝學習,那是有失偏頗的,孔子就曾強調「致知在格物」(【大學】)。

(五)光大仁愛價值,塑造君子人格。孔子希望身邊年輕人以及執政者,都能夠把仁愛的價值發揚光大,朝著君子的道德人格去塑造自己。根據【論語】記載,顏回、子路、子貢、子張、冉雍、樊遲、司馬牛等弟子都曾就「仁」和「君子」向孔子發問,面對這一群求知若渴的年輕人,孔子發揚因材施教的作風,給出了百變不離其宗的答案。在孔子看來,「克己復禮為仁」;「剛、毅、木、訥,近仁」(【子路】);「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陽貨】);還要做到「愛人」(【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等等。此外他還善意提醒道:「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至於君子,孔子談論得也比較多,為方便弟子理解,他還引入「小人」的概念,使其成為與「君子」對立的道德人格,這大大方便了我們對君子的理解與把握。當下,一些有識之士著眼於當代青年成長,紛紛主張充分汲取傳統君子人格的培養經驗,為造就更多優秀的時代新人提供精神支撐和理論來源。

除此而外,孔子思想中,可供年輕人學習吸收的人生智慧還有很多,諸如「居之無倦」(【顏淵】)強調要勤奮,「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強調要講誠信,「見賢思齊」(【裏仁】)強調要向榜樣學習,「過猶不及」(【先進】)強調做事要掌握分寸,「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強調要惜時,「匹夫不可奪誌」(【子罕】)強調要意誌堅定,「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衛靈公】)強調要勇於糾錯,「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顏淵】)強調遇事要冷靜對待,等等,這些都值得當今年輕人認真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