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以下內容只有萬分之一不到的人能聽懂並意會到。
我將要講的是網上很多大師老生常談的話題:
人生的最高境界或說開悟的境界是怎樣的?
這樣的境界對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有什麽啟示和幫助?
你這篇文章這麽長,會不會白浪費我時間?
先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絕對不會白浪費你時間。因為可以說 這是整個中華智慧當中最精華的部份。 先提醒一下:以下內容可能會讓你感到精神狀態有些分離,比如感到自己好像不存在了,消失了,不認識自己了,尤其講到後面的道家和佛家的時候,更加明顯,這正好說明你的悟性和靈性都比較高。一定要集中精力、給點耐心。
我們今天選取的角度是儒釋道,也就是儒家、佛家、道家。 放眼全世界的各種文化,儒釋道的維度都是最高的,沒有之一。
先來說我們最熟悉的儒家思想境界。
儒家總體偏向於實用主義,它也是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思想,儒家的開創人是孔子。
可以這麽說,不懂孔子就不會懂儒家,就不可能懂中國人。
中國過去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教化已經刻進了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血脈和基因裏,包括我們的社會主義理論裏也大有儒家思想的影子。那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什麽?有人可能會說內聖外王,有人會說「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有人說「知天命」,有人說「是修身治國平天下」。
這些沒有對錯之分,但我認為這些的前提一定是要懂得中庸之道,我認為懂運用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這些境界。
中庸,這是一個很容易被誤解的概念,比如有人認為中庸就是中規中矩、沒有出色的表現、沒有特點和個性的平庸,這些理解完全是錯誤的。 用大白話來理解「中庸」就是: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更具體的意思是把握平衡,我認為平衡之道就是中庸之道。
百經之首【易經】裏面所講的核心其實也是平衡之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所謂:樂極生悲,否極泰來。
【易經】認為變化是宇宙的基本特性,而平衡是在變化中實作的。事物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但在變化中又有一定的平衡性和穩定性。這種平衡和穩定性就是中庸之道需要把握的。
是不是越聽越糊塗?你別掉書袋了好不好?
別著急,既然看到這裏,包管你懂。
說白了,中庸之道是需要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也就是它是一個動態變化之道,其實難也難在這裏。孔子說過的四個字用來概括中庸之道最為恰當,那就是:過猶不及。
也就是:過了和不及都一樣,都偏離了中庸之道。還有孔子說的: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依然是一種中庸之道,它講究的是「文」和「質」之間,通俗理解就是外在和內在之間的平衡。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
依然講的是中庸。
「樂」不放縱,「哀」不過於悲痛而傷害自己的身心。再有:
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中庸】
也是中庸。也就是不走到極端上,不極左也不極右,不左傾也不右傾。所謂「偏信則暗,兼聽則明」。是不是很難?是的,而且我認為, 沒人能完全達到中庸的境界,我們只有無限接近中庸,也就是中庸是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標。
【三國演義】中的孫權和諸葛亮,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庸之道、平衡之道的代表性人性,但我認為將中庸之道實作得最完美的人物是【紅樓夢】中的平兒。也就是強人王熙鳳的陪房丫頭,她可能是整部【紅樓夢】中最難做人的一個角色。
她需要在王熙鳳這對夫妻間找到平衡,又需要在自己的慈悲善良和王熙鳳的強勢歹毒之間找到平衡,需要在維護主子和不引起底下人的怨恨之間找到平衡。我們常說管理要恩威並施、剛柔並濟,我認為平兒做到了。另一個代表人物是薛寶釵。和平兒一樣,她在平衡各方的利益方面做得很出色,無論是主子、丫頭、婆子的群體,無一不說她好。可以說,她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物。但我認為她缺乏了平兒的溫度和體貼。
下面我舉三個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以說明中庸之道。
例子一,八杯水理論。
這是很出名的一個理論,就是說一個人每天要喝八杯水,大概2000毫升。但是這個所謂的科學理論並不是每個人的中庸之道。因為這個標準會因時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比如男女不一樣,北方和南方不一樣,冬天和夏天不一樣,當天運動和不運動不一樣等等。
如果你認定就一個標準,那你就偏離了中庸之道。 中醫就明顯地汲取了中庸之道的智慧,所以它講究辯證地看問題。講究望聞問切,講究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等等。 而西醫更講究的是標準化,同一性,忽略差異性。也就是西醫講究用一個標準套所有人,而中醫講究每個人的個體差異。
例子二,情緒上的中庸之道。
這個太重要了。情緒中的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什麽叫中和?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表露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恰如其分、恰到好處,這叫做「和」。 「中」是一種靜的狀態。「和」是一種動的狀態。
這個思想在【中庸】裏的原話是: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庸】
也可以簡單理解為: 發乎情,止乎禮。
比如你看到一位美女引逗你,對方膚如凝脂,亭亭玉立,你是不是開始「發乎情」了?但想想我是有婦之夫,家裏還有孩子等著我回家講睡前故事呢,於是就把持住了自己,這就叫「止乎禮」。
其實這裏面就有中庸之道。情緒和情感上的中庸另一個概念是: 寵辱不驚 。或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實我們一生在情緒上都在追求中庸之道,這也是健康之道。情緒波動太大的人,心態是很容易因為受外界刺激而崩潰的。但是,我們還要清楚: 達到中庸之道不代表人沒有情緒或情感,而是這種外顯性的過度的情緒或情感,內化成了另一種更加溫和、更加持久的內在力量。
例子三,一切都是度的把握。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可另一個道理是:欲速則不達。你看,這就涉及到度的問題了,但凡涉及到度的問題,可以說都屬於中庸的範疇。
再比如,一說細節決定成敗,但又說做大事不拘小節;一說要保持平常心,但又說偏執才能成功;一說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但又說書有未可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一說成王敗寇,但又說莫以成敗論英雄。就算提倡中庸之道不走極端的孔夫子,他的一生也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是不是聽起來哪個都有道理,可又有些矛盾?其實不矛盾,矛盾是因為我們總帶著二元對立思維去看問題,什麽叫二元對立思維,就是認為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壞的,不是對的就是錯的,這是非常局限的思維,因為無論是人性還是人類社會,都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帶。
說白了,中庸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標準和境界,而是真正的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你的中庸之道和別人的中庸之道是不同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中庸之道。
所以教育才那麽講究因材施教,在國家管理和企業管理中才那麽講究因地制宜。
現在來到第二部份,道家的最高境界。
說到道家就不得不說到老子的【道德經】,這【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但對中國文化影響可謂極大, 在西方世界的影響比任何一部中國經典著作都要大。在歐美,發行量僅次於【聖經】,所以我們中國人更應該好好學學。
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比如:以柔克剛、天長地久、受寵若驚、上善若水、大器晚成、自知之明、功成身退都出自【道德經】。道家的最高境界當然是:悟道修道得道。
那「道」究竟是什麽?兩千多年以來,沒有統一的定論,連老子本人都說「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老子說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強叫做「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我們 萬物是由「道」演化出來的。
這和目前宇宙起源最公認的科學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是驚人一致的,也就是宇宙誕生之前就是一個點。但這個點還只是「道生一」中的「一」,而「一」之前還有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叫做「道「。
同時「道」的發展又和電腦的0和1很像。因為電腦底層上只能辨識兩個數碼:0和1,所有的程式和程式碼的底層都是這兩個數碼的不同長度和組合的結果。這又和【易經】裏的陰爻和陽爻演變成八卦,再演變成六十四卦,從而象征萬事萬物的變化也是驚人的一致的。
所以西方才有學者說:電腦的發明是從【易經】裏獲得的智慧。【易經】是中華文化的金字塔,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老子的【道德經】也是從對【易經】的解釋而來的。老子舉了很多例子來表示「道」到底是什麽,一個人如果按「道」的規律做事,那就很容易成功。
了解「道」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另一個概念「無為」,因為 【道德經】的思想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無為」,「無為」是「道」在人類社會的體現。 但是,關於「無為」這兩個字解讀有很多。其實僅僅【道德經】這五千字裏面,關於「無為」就有存在矛盾的地方。比如: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
看到沒有?就這一句話就出現了「無為」和「無不為」,但這只是字面上的矛盾,能解通。而【道德經】結束的時候留了四個字也是挺值得玩味的:為而不爭。也就是:為,無為,無不為,這三者都存在【道德經】裏面。如果按這種脫離上下文語境來讀書,就成書呆子了。什麽意思?
比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前面的「無為」是指透過無為這種方式或表現,來達到「無不為」的結果。直白理解就是:運用「無為」,你啥事都能幹成。再比如「為而不爭」,原文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聖人之道是效法天之道而來的,這樣一對應起來,「利」和「為」不就是合拍成對了嗎?也就是這裏所說的「為」就是「利」的意思,那什麽又叫「利」?依然是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道德經】
「利萬物而不爭「就是「利」,就是「為」,這種「為」是向外的,可以說利他層面的「為」就是「無為」之道。「無為」講的是不為自己,而要「後其身」,這樣才能「身先」。
有人就說了:不為自己,那豈不是白幹了?我還要養家糊口呢?你養我嗎?不是的!恰恰相反, 只有真正的利他,並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對他人有了價值,你得到的才能更多更持久。
【道德經】裏對應的也有這個說法: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
字面的理解就是:不正是因為他的無私,所以才成就了自己嗎?這才是真正的道。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我認為是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
比如他把提高員工福利放在第一位,他問的最多的問題可能是:我有沒有私心,我夠不夠純粹地利他。後面還有類似的經營理論,比如:使用者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你看,是不是也是這個邏輯?
那做到」無為而不為「就算悟道得道了嗎?不是的!你還要做到「功成不居」,也就是就算是你做成的,你也不能居功自傲,要不依然不符合道,依然無法長久。其實包括子女教育方面也是適用的,比如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了,你總是在人前誇耀是你的功勞,不好意思,你的功勞會隨著你的誇耀而減損,直到背離了道。
這不是「若水」的「上善」,而是一種虛榮心、優越感在作祟。關於這短短的五千言,實在太豐富了,包括遵循萬物的規律順勢而為、不刻意妄為也是其中之意。限於篇幅,此處不再展開。
我們現在來說第三部份。佛家的最高境界。
佛家最高境界是什麽?當然是成佛了。
就是你明心見性地把你身上的佛性激發出來了,真正覺悟和解脫了。但前提是要參透「無我」。那怎麽參透「無我」的概念?
先要參透【金剛經】裏的這八個字: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
就是我們要能悟到,我們所能看到聽到觸到的所有都是虛妄不實的。
又或者如六祖惠能所說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又是什麽個意思?別掉書袋好嗎?說得明白一些就是:萬物皆是虛幻不實不真的,註意,這不代表說我們所看見的都是不存在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這裏重點在說: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永恒不變的本質的,我們不應執著於外在的表象。這種執著包括我們的各種貪婪、嗔恨、癡迷等等。
我們人生中的一切煩惱的根源,都是因為有一個「我」或者「我執」的存在。破除這個我執就趨向了無我的境界,就能離苦得樂、跳出輪回、走向解脫。這就是成佛之路。
那怎麽做到呢?這就需要我們充分領悟另一個我們較為熟悉的概念:無常。
無常又是什麽意思?字面的意思是:沒有恒定不變的本性存在。
我們在什麽場景下會用到「人生無常」這樣的感慨,基本是發生了自己意料不到的變故是吧?比如某個人好好的,就得大病了、就破產了甚至就沒了,於是我就會感慨真是人生無常啊!其實無常就是一種變化。
變化是因為萬事萬物的本性都是空的,只是因為因緣和合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相」,「相」就是外在呈現,是我們所看到聽到的部份。因緣的改變會讓現有的「相」發生變化,從而成為另外一種「相」。這是不是和【易經】的智慧是一致的?完全講的是同一碼事。
拿我們人來舉例吧,我們其實不存在一個不變的「我」,我們所謂的「我」其實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那什麽又叫五蘊?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這裏我們就取其中的「色」來解釋。「色」就是我們看到的物質部份,比如我們的身體,其他四蘊我們暫時可以簡單理解為無形的心理和意識層面。差不多類似於一個是硬件系列,一個是軟件系統。
【心經】裏有一句話叫: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這就厲害了,可為什麽五蘊是空的呢?為什麽參透到了五蘊皆空就能渡一切苦呢?我們先從道理層面理解理解。依然拿身體來講。我們的身體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從科學角度來分析,就是你身上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死亡或再生或斷開或重新連線,不用多長時間,你身上的細胞就會完全不一樣。
那麽問題來了:你身上所有細胞狀態都不一樣了,你還是原來的你嗎?何以證明你是原來的你呢?也就是說你身上其實沒有不變的東西,包括情緒上的,思維上的也一樣,因為決定我們的情緒和思維的是大腦的神經元,神經元是腦細胞的重要組成部份。
數百億的神經元每天都在發生斷開或重新聯結,是神經元決定著我們的思維和情緒。所以,你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 我們再放大到一百年甚至一萬年為一個單位,就能發現沒有東西是恒常不變的,物質上會經歷四種狀態:成、住、壞、空,包括山川大地,乃至包括地球。一切眾生都會經歷:生、住、異、滅。這又是一個大到講不完的話題,我們這裏就不展開了。
總之這四個狀態對應著萬事萬物變化的過程。世界只有一樣東西不變,那就是變化本身,簡稱:無常。好吧,字面的意思就是沒有恒常不變的常態。這其實和【易經】的思想殊途同歸了。我們現在回到無我的概念上繼續參,以下就有點玩文字遊戲了,但文字裏面確實是有秘密的。
比如:我是謝明語,可謝明語只是我的名字,我換一個名字我還是我。所以,我不等同於謝明語。再比如,我是人類,我是男人,可人類只是一種物種的命名,男人只是人類性別的分類。那你是誰? 你是無數大腦神經元的集合,你是身體器官的集合,那為什麽這些大腦神經元和身體器官能組成在一起?因為各種因素匯聚在一起,這在佛家裏通通稱為因緣。
你是活在時間當中的一個生命體,時間是在變化著的,上一秒和下一秒你身體都在產生無數的化學或電反應,所以你是一個處於時刻變化的個體。
被你這麽一說,我都搞不清我是誰了,如果有這樣的感覺,就對了,大疑惑有大覺悟啊!我們繼續來解一解。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說法是:我是我的觀察者。怎麽找到這個觀察者呢?有過冥想或打坐經驗的朋友應該能感受到,我們自身是有無數的念頭會產生的,有一些研究估算,每個人每天會產生數萬個念頭。
我們不妨想一想: 不斷湧起雜念的那個是誰,而覺察到雜念的產生的那個又是誰?其實兩者原本是一體的,這種一體性在孩子的世界裏能得到比較好的體現,比如玩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時候,是絕對一體的,這種狀態叫純粹。
大人的世界反而會比較多雜念,比較多權衡,也比較功利,導致做事情無法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比如做A想B,心猿意馬,反復度量。我是我的觀察者,這是修行很好的一個入口,這個入口需要最大的功夫就是覺察,如如不動地覺察。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最傑出的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認為:
覺察是一種不帶評判的、對當下的全然關註。覺察不是思考或分析,而是直接地感知自己的思想、情感、身體感覺以及周圍的環境。他強調覺察是一種持續的狀態,而非偶爾的行為。只有當我們時刻保持覺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質。——克里希那穆提
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真如實相。
而蘇格拉底也提出了和這個非常相似的觀點,他說:
未經審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當然蘇格拉底的這句話更多指的是對自己的言行和選擇的反思,是淺層的,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點類似。而覺察更加深入,更加細微。
其實佛家的「無我」,一定程度上就是站在這個觀察者的角度,去覺察和參透「我」,也就是不斷產生雜念的那個「我」其實是空性的,所有痛苦和磨難都是空性的,從而走向真正的解脫,這便是覺悟的眾生,簡稱一個字:佛。
三家的最高境界講完了,那麽現在我們要講最後一個問題:
怎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其實剛才已經提到了一個最普遍的法門是:靜坐。儒釋道三家,都很講究靜坐的功夫。靜坐有很多說法,比如正念、禪修、觀呼吸、冥想等等,大同小異。基本是在一個極為放松和平靜的狀態下內觀自我,不帶任何評判的內觀或專註,最終連這個觀察者也消失了,這是三家修練都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其中儒家給我們提供更好理解的路線: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這和佛教禪宗的「戒,定,慧」的意思很接近, 前提落在了一個「止」或「戒」上,什麽叫「止」和「戒」呢?有所不為,就是「止」,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佛家的三戒或五戒都是一種「止」,你也可以理解為自律就是有所不為。
總之,三家雖然講法和角度不一樣,但我認為他們說的是一碼事,所謂:
百川異源而歸於海。——【淮南子】
內容實在太多,講不完!如果你看到了這裏,那恭喜你!也請幫個忙,給個強烈推薦或轉發給感興趣的朋友,這也是我講下去的動力之一。
讓我們一起做一個中華文化智慧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