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晨讀 | 喜鵲叫醒了春天

2024-03-28國風

窗外傳來喜鵲的叫聲,暖流湧上心頭,似乎又回到了遙遠的童年,仿佛看見了辛勞的父母,真是沒有理由辜負每一個春天。

喜鵲喳喳叫,春天迎到家。行走在上海的四面八方,尤其在郊野古鎮、湖蕩、公園,時常可見喜鵲胖嘟嘟的身影、圓圓的腦袋、尖尖的喙、長長的尾巴,披一身黑、白、藍、紫色相間的羽衣,楚楚動人。它們歡快而響亮的叫聲,急切地告訴人們: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聽著喜鵲嘰嘰喳喳的叫聲,蘇軾寫下【喜鵲】詞:「喜鵲翻初旦,愁鳶蹲落景。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牧童弄笛炊煙起,采女謠歌喜鵲鳴。繁星如珠灑玉盤,喜鵲梭織喜相連。」喜鵲是吉祥鳥,中國自古有畫鵲兆喜風俗。如兩只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加古錢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鵲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叫「喜上眉梢」。

喜鵲逐人居,傳說能報喜,天南地北,人見人愛。

喜鵲在春天最常見,它們喜歡將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春天,在故鄉的原野和庭院都能看到它們,頭一點一點的,勤快地覓食;或嘰嘰喳喳叫著,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尾羽劃出優美的弧線。它們適應能力強,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族群的數量往往也越多。喜鵲繁殖期間成對活動,其余時間經常成群活動,秋冬季節的大群常聚集數十只。喜鵲白天常到農田、濕地等開闊地帶覓食,傍晚飛至樹間休息。覓食時常有一鳥負責守衛,即使成對覓食時,亦多是輪流分工守候和覓食。雄鳥在地上找食,雌鳥站在高處守望;雌鳥取食則雄鳥守望,如發現危險,守望的鳥發出驚叫聲,同覓食鳥一同飛走。

喜鵲飛翔能力強,飛行時身體和尾部呈一條直線,尾巴稍微張開,兩翅緩慢地鼓動著,雌雄鳥常保持一定距離,在地上活動時則跳躍式前進。春夏時節,喜鵲忙碌著築巢、生蛋、育雛。喜鵲巢常築在高大樹木頂端,歷時約4個月。造巢工作,雌雄皆出工出力,雄鵲更賣力,粗大的枝條大多由雄鵲運輸。造巢起初,喜鵲先在樹枝間的支點上堆積巢底,待鋪到相當面積,便站在中央沿四周壘圍墻、搭橫梁、封蓋頂。巢頂很厚,枝條密布,驟雨不漏。從外面看,鵲巢為直立卵形,巢側留一個圓洞,口徑正適合喜鵲出入。巢內分層細膩,做工考究,最外層由槐、柳枝等疊成,枝粗如筆,長短不一,交錯編搭,非常牢靠。再一層大多為垂柳的柔細枝梢,盤旋橫繞成一個半球形的柳筐,鑲在巢內下半部。第三層最為奇特,是用河泥塗在柳筐內塑成的一個「泥屋」,四壁按滿了深深的爪痕,顯然這是用喙銜來一塊一塊的河泥,再用腳趾抓著「踏」上去的。最裏面,還有一層鋪墊物,是用蘆花、棉絮和鳥的羽絨混壓成的「褥子」。

我見過燕子、麻雀、斑鳩的巢,它們都不及喜鵲的巢漂亮結實。行走在路途,偶一擡頭,常會看到鵲巢安然於大樹的枝梢間,天空蔚藍,微風吹拂,那巢便隨著風輕輕搖晃,想來是一個溫暖愜意的家。

到了秋天,喜鵲似乎悠閑了一些。這個季節,田間食物多,雛鵲已長大。吃飽了的喜鵲就在田野上、人家房前屋後的大樹上鳴叫,嬉戲。到了冬季,缺少食物,天氣寒冷,見到的喜鵲,多是在覓食。幼時冬天,家院中它們是常客,我會撒餵一碗大米,看到它們撲棱棱飛翔而至。一二十年前的冬天,很難見到一群喜鵲,心中不免惦念。現在常常見到它們在小區的林間叫著、鬧著,邊跳邊啄食。那份悠然,令我激動,往往會停下匆匆的腳步,靜靜地觀看。

「有燈還看一窗月,無欲自忙兩壁書。」在這個春天,坐擁家書,窗外傳來喜鵲的叫聲,暖流湧上心頭,似乎又回到了遙遠的童年,仿佛看見了辛勞的父母,真是沒有理由辜負每一個春天。(管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