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他因傲嬌女弟子周煉霞而留名?晚清畫家鄭德凝小考(上)

2024-02-07國風

慮遺齋藏浙江歸安人鄭德凝70歲時的指墨畫

鄭德凝的女弟子、廬陵人周煉霞小像

在字畫收藏領域,女史畫家算是一個品類。女史畫家中,近些年來熱度最高的,恐怕要推吉安人周煉霞。字畫圈外的人可能不大熟悉周煉霞,這麽說吧,當時民國上海灘文藝圈曾拿她跟一代名媛陸小曼作比較,得出的結論是:三十歲之前,三、四個她,比得上一個陸小曼;到了四十歲左右,三、四個陸小曼也比不上一個周煉霞。

周煉霞的諸多軼事網上一大把,這裏且不細表,單表其早年學畫的老師鄭德凝。在周煉霞早年隨父母遷居上海學畫時期,舉人出身的父親周鶴年,為他請來的老師中就是鄭德凝。

鄭德凝是一位什麽樣子的人物?你如果幻想網上一搜就清楚,那就會失望極了,因為能得到的資訊太少了。這裏還有個有趣的現象,但凡搜尋「鄭德凝」,連結便指向周煉霞的相關文章。反之,但凡搜尋「周煉霞」,出來的幾乎所有文章,都必然提到鄭德凝。看來,拜鄭德凝為師,是周煉霞習畫的一個重要履歷。

因周煉霞而屢被提及,進而浮出水面的鄭德凝,目前存世資料的確難找。經過筆者長時間功課,所獲雖然不多,但已可大致勾勒一下這位沈默良久的晚清指墨畫名家。

最關鍵的資訊來自張鳴珂。

張鳴珂寫了【寒松閣談藝瑣錄】,同時,因為他在江西任職多年,也在該書裏記下不少曾在江西活動並與其有過交往的官員藝術家,鄭德凝恰是其中的一個。在【寒松閣談藝瑣錄】中,他這樣介紹鄭德凝:

鄭炘齋德凝,歸安人,諸生,曾權長寧縣事,改知府,工畫花卉翎毛。乙盦方伯任南昌府時,炘齋為作指墨山水冊。乙盦索予每幅題五絕一首,雲:

春巒晴最佳,螺髻如新沐。下有孤松枝,勁挺盤空谷。曲折繞煙巒,山麓列屏幛。水清魚正肥,三月桃花浪。高人坐看山,煙鬟恣欣賞。綠杉繞孤亭,心目自開朗。疏柳舞纖腰,滿湖泛新漲。隔岸不可呼,煙中起漁唱。新蒲已抽芽,老樹翻風勢。小艇蕩春波,好尋酒家艤。亂石多急湍,水聲瀉寒玉。琤琮耐俯聽,臨流濯雙足。老樹勢槎枒,奇石亦清瘦。空山斷樵蹤,風雲郁孤岫。懸瀑如飛龍,層崖瀉泙湃。仿佛麻姑山,舊遊吾能話。秋山頗明凈,尋詩泛孤榜。亭空闃無人,白雲自來往。雨過石荒涼,風吹散雲影。獨立向蒼茫。不覺衣裳冷。林臯木葉脫,雨霽凈如掃。野老泛疏蓬,投竿破清曉。寒雲冪長空,雪壓梅梢凍。高人起烹茶,已醒羅浮夢。

拍賣記錄中所見鄭德凝作山水扇面

【寒松閣談藝瑣錄】所記鄭德凝善畫,大概率就是此後各類記錄的源頭。如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1393頁「鄭德凝」條目內容,就註明是直接引自此書。後來出版的【中國古代畫家辭典】【清民兩代金石書畫史】等書也是如此。它們或是直接「抓取」,或是更「精煉」了。

說鄭德凝在江西任職,依據是什麽?正是【寒松閣談藝瑣錄】中所述「權長寧縣事」。長寧縣是哪裏?就是江西尋烏縣。尋烏是明代萬歷四年(1576)建縣,那時取的名字就是長寧縣。直到民國3年(1914年),長寧縣才改為尋鄔縣。不過,關於長寧縣,也有人下了錯誤的判斷。【近世藝林掌故】一書中有篇【螺川女史二三事】,此文流傳較廣,但其文中所寫鄭德凝「曾任四川長寧縣知縣」,就不對了。顯然,作者不知道尋烏以前就叫長寧,看四川有個長寧,就匆忙認定了。

拍場所見鄭德凝送周煉霞父親周鶴年畫上註明為「指畫」

說鄭德凝在江西任職,還有當年【申報】中「江西官報」等篇目下多處記載來呼應。這裏摘錄部份記錄如下:

1890年7月2日的「江西官報」中,提及「縣丞鄭德凝委辦南昌保甲」;

1891年3月19日的「江西官報」中,提及「鄭德凝委往宿松黃梅德化三縣會修同仁堤」;

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科江西內外廉官單」中,提及「鄭德凝外掌卷」;

1895年1月6日的「江西官報」中,提及「補用縣鄭德凝記大功一次」;

1895年2月4日的「江西官報」中,提及「鄭德凝俱辦新建粥廠」;

1895年3月3日的「江西官報」中,提及「題補長寧縣鄭德凝辦許灣釐卡」;

1903年10月21日「江西官報」中,提及「長寧縣鄭德凝卸事回」,顯示鄭德凝已擔任尋烏知縣。

直至民國後,在江西仍有鄭德凝的活動身影。

以股東身份請求銅礦局恢復營運。1915年3月20日【申報】「袁宜銅礦局可望復活」中,提及「昨有前清候補進(應為「道」,筆者註)鄭德凝代表股東,以何樹春及黨人史紀雲確已脫離關系,擬懇恢復權利,改名華利銅礦局,照舊辦理」。如何處置作為袁宜銅礦局股東代表鄭德凝的請求?此條訊息還說:「上稟巡按使公署奉批雲:鄭氏(即鄭德凝)在贛服官多年,所稱各節,必屬可靠……」並且,只要等待省會警察廳和宜春縣知事進行調查、覆核之後方可再辦理相應手續。這段記錄透露了兩個重要資訊,一是進入民國後鄭德凝也學不少前清官員一樣,投身實業界,參股開辦了一家銅礦局;二是從政府部門的批示來看,鄭德凝在江西多年為官,官場上還是有一定信譽度的,代表股東出這個面出得是有效的,因而「袁宜銅礦局可望復活」。

到湖南去擔任某種民政事務主官。1917年2月20日【申報】「補錄命令」中,提及「又令,國務院存記之鄭德凝著發往江西、徐福田著發往奉天,由各該省長酌量任用」。此前不久,鄭德凝還透過了一個任用推薦——這是1916年9月20日浙江公報中一項「浙江省長公署訓令」提到的,說是前湖南巡按使沈金鑒保薦的鄭德凝等人,已透過銓敘局稽核,要他們限期到局裏報道。這條訓令中還透露,鄭德凝於沈金鑒任上,曾去了湖南被「委充貧民工藝廠差」。沈金鑒也是湖州人,1915年任湖南巡按使,民國後還當了浙江省省長。從江西去湖南的這個跨省調動,原因或許鄭德凝與沈巡按使原本乃舊識,又或許是輾轉托人,方搭上高官老鄉的這根線。

組織江西書畫家創作賑災籌得400元。1921年1月31日【申報】「華洋義振會敬謝」篇目中提及:「華洋義振會敬謝:吳興勸辦北方振捐會交來鄭炘齋君經募江西書畫籌振會洋四百元……」1920年前後,華北五省旱災。這次旱災遍及華北五省317個縣,受災民眾近 2000萬人,死亡 50萬人。災害所造成的人員與財產損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也喚起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憐憫之情,各地各機構紛紛投入捐助之中。從這則訊息來看,雖然短短35個字,但可以推理,彼時可能已回老家歸安或居留上海的鄭德凝,還是回到江西南昌來發動江西書畫界同道們一起搞創作,之後,還要想方設法將這批字畫找到買家以變現,才籌到這「洋四百元」。此時,鄭德凝已年近七十。

總之,從這些官方留痕來看,鄭德凝為官、交遊等的地點主要還是在江西,當然,其所有活動也多半以南昌為中心而展開、輻射。他幹過基層治安工作,也參與過防洪大堤維修,作為「廉官」被派去參與監督考卷等科舉方面的要務,也到地方去做征收稅金的事情,還曾兩度從事慈善救助類的公務——一是去辦新建粥廠,開設粥廠是清代賑濟災民常用的方式之一,粥廠救濟的物件以災後垂死之民和流民為主;二是在湖南受命幹了貧民工藝廠的差事,貧民工藝廠是近現代出現的旨在為失業貧民提供收容與教養、具有社會救濟性質的生產單位;三是進入民國後,他頗識時務地投資辦了實業。

拍場所見鄭德凝花鳥四條屏

從最初的八品官縣丞,到當長寧縣知縣,再到知府,官位相對來說越來越高了。不過,張鳴珂記載其當了長寧縣知縣後「改知府」,目前,還不能確切地搞清他指的是鄭德凝何時任了哪個職務,算是幹到了知府這檔子官位。值得註意的是,張鳴珂1908年去世,其【寒松閣談藝瑣錄】說鄭德凝「改知府」也就只能是1908年以前的事情。而根據1915年的【申報】報道顯示,鄭德凝是「前清候補道」。

了解鄭德凝為官大致履歷之後,就面臨要搞清的另一重要問題:鄭德凝的生卒年。

筆者所查閱專業書籍裏記載這位晚清畫家時,都判為「生卒年不詳」,或者將「生卒年」情況一概付之闕如。實際上,對於接觸古代字畫的人而言,了解其生卒年還是頗有些線索的。因為,鄭德凝的作品畢竟還有少量存世,在作品中往往就能見到其留下的創作年份和年齡,透過這些資訊,他的出生年份是容易推算出來的。

以筆者十余年來過眼的多件鄭德凝畫作來看,鄭德凝出生約在1853年。請看以下兩件作品——

一件指墨畫葡萄扇面上的落款這樣寫道:壬戌年夏日,壺叟凝,時年七十(見文章開頭第一圖)。

壬戌年即為1922年,時年70,指向的是1853年。

拍賣記錄所見鄭德凝創作於1925年花鳥畫【帶露花千朵】

一張翠竹牡丹條幅【帶露花千朵】上的落款這樣寫道:乙醜重九後十日,壺叟鄭德凝,時年七十有三。

乙醜年是1925年,時年73,指向的1853年。

鄭德凝去世是哪一年?這個根據筆者過眼的資料,尚不能準確給出答案。但是,大致的時間點還是可以推算的。

值得鄭德凝自豪的美女弟子周煉霞撰寫的【對於書畫的旨趣】一文中,提供了相關重要資訊。她在自述早年學畫經歷時,這樣寫道:

以後在家嚴的指導下,臨摹許多由簡而繁的古畫。直到十五歲才正式從師,起初學了兩年工筆,後來轉學寫意,四五年中,的確很用功,不幸老師去世了,從此就只有自修,可是進步就很慢了。

這段話裏,周煉霞點出自己在15歲時拜師,用功練習畫畫四五年之後,老師去世了。

這裏首先要確認周煉霞拜鄭德凝為老師是什麽時候。根據最新的學術成果顯示,周向鄭學習繪畫是1921年,那時周煉霞16歲;正式拜師是1922年。那時周煉霞17歲。這是2016年出版的【海上書畫人物年表組譯】中做出的最新考據結果。讀者可能要問了,周煉霞自述為15歲時正式拜師,難道自己還記不清自己的年齡嗎?【海上書畫人物年表組譯】中根據新查到的資料分析認為,周煉霞談婚論嫁時媒婆對外隱瞞了其年齡、少報了其歲數,導致了其所釋出的年齡與真實年齡有些誤差。

我們權且按照這一最新考證來推演的話,如果周煉霞是跟老師學習5年之後老師便去世,那麽鄭德凝去世的時間約在1927年底或1928年。

就筆者目前所見鄭德凝的存世繪畫作品來看,尚未有落款時間顯示晚於1926年的。

所見較晚、較多的作品,為鄭德凝73歲時、1925年創作的,例如——

在【米顛去後苔猶綠】這件花鳥畫作品之上,落款為:「……乙醜歲秋七月,曦軒先生鑒家屬,壺叟凝,年七十三。」

拍賣記錄所見鄭德凝作於1925年的【米顛去後苔猶綠】

所見最晚的作品,是鄭德凝74歲時、1926年創作的——

在一件成扇的一面,有一幀花鳥畫【虛心傲骨 雅結同儔】,其上落款為:「……丙寅秋,耀卿老友鑒家雅屬,壺叟凝,時年七十有四,畫於海上。」

拍賣所見鄭德凝創作於1926年的一件扇畫

不過,推測鄭德凝去世的時間約在1927年底或1928年,與【新建文獻五種】有關無聲詩社成立及其成員的相關記錄,尚不能呼應,但也不能證偽。總之,這個去世時間,需要更多資料浮現後,來再印證或厘清。

在【新建文獻五種】一書中提及南昌一極具影響力的美術組織無聲詩社成員時,有兩處表述,可供參考。

一處是在新建人「熊騰」條目下,記了一筆鄭德凝,表述如下:

(熊騰)與安義魏鶴年,山陰陳治,南城劉鳳起,錢塘錢益培,豐城萬賢傑,歸安鄭德凝,紹興董良、孫際華,上虞陳士侃,及其從子典淦十數人,結無聲詩社,研討六法……

第二處是在熊騰從子「熊典淦」條目下,關於無聲詩社成員的名單開列得很多,但卻沒有鄭德凝的名字:

十年(1931年)辛未,伯父熊騰與山陰陳洛(應為‘治’的錯寫,下同),南香(應為南豐)譚震青,上虞陳恂夫,新建陳芝舫,紹興董守知,巢縣陳雪巖,嵊縣周益之,紹興陳林起,胡戊亭,新建吳棣雲,湘潭李八瑯,彭澤歐陽木初,閩候陳軒霞,南昌魏默襄,新建曹觀雲,閩侯劉鐘藩,新建歐陽公衡,高安彭醇士,閩候陳劍宇,豐城萬賢傑,丹徒奚勉之,新建熊典淦結無聲詩社於南昌,最長者陳洛、譚震青,年七十余……

這兩段話令人費解之處就是,第二處標明了無聲詩社結社準確時間,為1931年,還記錄了更多參與結社的成員,甚至年齡最大的兩位也統計出來了,但偏偏卻漏掉了年齡更大、地位似更高的鄭德凝,這是什麽原因?這無非就是兩種可能:第一種,1931年無聲詩社結社時,鄭德凝還在世、但沒有記錄他的名字;第二種,之前鄭德凝確實與熊騰、陳治等人在一起研討六藝,但到無聲詩社正式結社之時,他已不在人世。目前,筆者認為第二種可能性更大。 (未完待續)

(作者陳米歐 授權豫章過眼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