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持忠法師:曾是企業董事長,52歲出家,花光積蓄建寺院過清凈生活

2024-03-07國風

2004年,位於雲南省紅河州建水城西12公裏的黃龍寺迎來了一位新的方丈,他的名字叫釋持忠。

1994年之前,持忠法師曾是一位活躍於商海的董事長,產業涉及建材、礦業、房地產等…時為商界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在社會上拼搏奮鬥幾十年的釋持忠閱歷豐富,人脈圈子較廣,生意上也賺的盆滿缽滿,為同齡人眼中所羨慕的人生贏家。

但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釋持忠卻淡泊名利,反倒熱衷於人生問題的思考。1994年,因緣成熟之際,他毅然放下手中的事業去出家為僧。於佛門過了十年的苦修生活後,釋持忠接管了黃龍寺。

雲南建水黃龍寺有著八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歷史原因,很多古建築年久失修變成危房,僧無一人,香火幾乎滅絕。釋持忠不忍心看到祖庭荒廢於此,由此開始了修建黃龍寺的春耕。

自2004年開始,釋持忠靠一人的力量修建黃龍寺。由於建寺耗資較大,他經歷重重困難,有心無力,導致工程進度緩慢。

而他並未被困難嚇倒,相信願力大於一切,徹底將家底拋賣,花光身上所有積蓄,後靠書法繪畫為生,一步一個腳印修建叢林道場,延續祖庭香火。

在二十余年的艱辛努力下,黃龍寺大部份建築已正式落成,不過後期的工程還需繼續努力。但如今的釋持忠已是82歲的老人,對於他來說後期工程遙不可及,但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成心中願望。

1942年,釋持忠出生在雲南省紅河州的一個醫學世家,其父親是一位懸壺濟世的老中醫,家風家訓甚嚴。

在釋持忠的記憶裏,父親醫術高明,妙手回春,常常給貧困家庭免費治病,醫德醫風十分高尚。但是在醫學的環境下成長,釋持忠反倒對傳統武術充滿興趣。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全國上下掀起傳統武術的浪潮,很多人都沈迷於習武,釋持忠也不例外,他尋訪名師學藝,練了一身好武功。

上學期間,他經常在同學面前展露自身的武藝絕技,有時還仗著自己會武術與人打架鬥毆,脾氣顯得有些暴躁,經常遭受師長的批評。

十幾歲,無常降臨在釋持忠的家中,他的父親因病逝世,由此家道中落,導致中途輟學。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艱苦,飽嘗人世之辛酸。

為了改變生活現狀,釋持忠外出打拼奮鬥,期間幹了不少苦力活,錢還是沒有掙到,年復一年亦是如此。也正是年年打工年年空,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釋持忠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

改革開放後,全國各地都在發出新一輪的創新與建設,釋持忠誌向遠大,目光長遠,牢牢抓住機遇進軍建材行業。

在釋持忠的苦心經營下建材生意越做越大,後來公司的產業又涉及到礦業、房地產、娛樂等。事業蒸蒸日上,賺的盆滿缽滿,也讓他從以前的草根走上人生巔峰,當上了企業董事長。

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後,釋持忠的生活也改變了,住寬敞大房子,開名牌小汽車,成為了同齡人眼中所羨慕的人生贏家。

表面上看釋持忠有錢又有事業,但是他的內心裏卻是孤獨空虛的。一直以來,釋持忠每天只顧著忙碌生意,卻忘記了人生的婚姻大事,他一生沒有娶媳婦,也沒有孩子,加上平時應酬工作壓力大,他的生活越過越乏味,無法得到心靈上的快樂。

到了知天命的年齡,釋持忠卻看開了一切,結不結婚對於他來說已無所謂,他認為人這一生只要過的自在就好。久而久之,釋持忠沈迷於人生問題的思考,想透過佛學來獲取心靈的解脫。

1994年,因緣成熟之際,釋持忠淡泊名利,看破紅塵,毅然放下世俗的一切在家鄉一座古寺出家為僧。

出家後,釋持忠放下了董事長的面子,在佛門遵守戒律清規的約束,他和其他的僧人一樣,每天晚上三四點起床做功課,白天就在寺中從事各種雜活勞動。修行生活艱苦樸素,清凈無為,卻能讓釋持忠法喜充滿,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釋持忠安安靜靜地過了十年的苦修生活,最後他最終悟到了,他認為出家人是有責任有擔當的,整日蝸居在小寺裏何時才能有所成就。花甲之年,釋持忠有了建寺安僧,續佛慧命的想法。

2004年,釋持忠深感家鄉佛法不興,接管了紅河州建水黃龍寺。在這裏開始了發展本土佛教事業的春耕。

黃龍寺擁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戰亂時期屢建屢敗,後來文革時期又受毀嚴重,長年失修,房子大多都成了危房。要想全部修建完成耗資較大。

然而,釋持忠卻不被困難所嚇倒,他於此發願無論如何都要修建黃龍寺,給後人留下這個歷史文化。

一開始,釋持忠一人承擔起了修建黃龍寺的責任。還沒出家之前,釋持忠是一個珍藏家,他熱愛收藏古玩、佛珠、書畫等,想不到這些東西能派上建寺的用場,他全部把珍藏品拿出來賣掉,所得錢財皆用於寺院建設。

但是建寺耗資巨大,所拍賣出去的珍藏品只能夠維持一小部份的建寺需要,後續還需更多的資金去支撐。無奈之下,他又把昆明的房子賣掉作為建寺用途。

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積蓄後,釋持忠變成了一個窮和尚,只能靠寫字繪畫去填補生活的空缺。釋持忠寫的一手好書法,又能作出經典畫品,他經常舉辦畫展,信徒們也樂意結緣購買他的作品。

在這期間,他經常接到來自五湖四海人士打來的電話,對方在電話那頭談到願意資助他建設黃龍寺,但是有一個條件,當寺院建成後就引入商業化模式。可最後都被釋持忠給拒絕了。

釋持忠說:「建寺的目的不是為了去賺信徒的錢,而是保護好歷史文化,又能夠給僧侶和信徒提供修行道場,可以更好的傳承佛學,這是一個出家人應有的責任。」釋持忠以前是個商人,他本不受金錢所困惑,出家後更是淡泊名利,勇於擔當,所以他堅決抵制寺院商業化。

後來,釋持忠成立了雲南慈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並擔任縣佛教協會會長。除了在修建寺院上不遺余力,釋持忠還長期致力於傳統民族文化與佛教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光大。他用傳奇的人生、非凡的心路歷程,去親歷感悟浩繁淵深的佛學哲理。

在修建黃龍寺這條路上,釋持忠苦守就是二十年。這些年他經歷了無數的困境,飽嘗人世之艱辛,但是責任支撐他一路前進,即便在古稀之年他也不敢松懈,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心願。

自出家以來,釋持忠將余生都奉獻給了佛教事業,現今他已是八十二歲高齡的老人,即使目前精神尚好,但也沒有多少的精力和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但起碼黃龍寺在釋持忠的帶領下得到一步步恢復,祖庭香火也得以延續下去。

這些年來,釋持忠在世俗上給人的評價也不少,但是他已看開了一切,只想做好自己,踏踏實實幹喜歡的事。最後他說道:「我可能不是一個好的和尚,但是我會供養好和尚去好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