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百苗圖】傳世抄本收藏情況概說

2024-09-07國風

【百苗圖】是清代繪畫記錄當時各地苗族的生產、生活、娛樂和習俗等風情的歷史圖冊,是珍貴的歷史民族誌。「百」是概數,合多之意,並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畫圖,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圖】形象再現了苗族支系的繁多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百苗圖】原本已佚,後世轉抄臨摩者眾多,據初步查尋,目前在國內外收藏尚存的【百苗圖】抄本、印本估計不下100種。主要收藏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各圖書館現藏,在海外如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圖書館也有收藏。

一、引言

【百苗圖】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一種反映貴州古代少數民族的圖說文本。嚴格講,這還不是一個規範的科學名稱,因為長期以來對其外延和內涵缺乏統一認識。一般認為,【百苗圖】原本為清嘉慶年間貴州八寨理苗同知陳浩所作【八十二種苗圖並說】。但原本已佚,只有臨摹抄本傳世。由於這些傳抄本的抄成年代各不一致,許多都是抄本之轉抄本,加之其傳抄背景極為復雜,比如各傳抄者的學術素養、藝術功力以及傳抄意圖等等各不相同,許多人在傳抄過程中僅憑個人的認識或增或減,甚而覆寫改繪,因而「百苗圖」可謂五花八門,紛然雜陳。現存版本中很難見到完全相同的本子。其書名就有【百苗圖】、【貴州少數民族圖】、【貴州苗圖】、【百苗圖詠】、【黔省苗圖】、【苗蠻圖冊】、【番苗畫冊】、【黔苗圖說】、【柒拾貳苗全圖】、【黔苗圖說四十幅】等。因【百苗圖】畫本在民國初年曾以石印本小規模發行,在民間影響較大,故後人多稱此類圖書為【百苗圖】。

陳浩原書作成於清嘉慶初年,距今200余年。然而,也正因為彩繪附圖的存在,在印刷技術欠缺的往昔,批次刻板印刷發行技術要求很高,一直未能批次發行,使其流播極其困難,只能以臨摹轉抄改繪的方式流播傳世,致使該書各種抄本除國內有公私收藏外,國外各博物館、圖書館也有不少抄本收藏。

【百苗圖】與其他同時代的圖本資料一樣,由於受到印刷技術條件的制約,該書的文本部份經李宗昉的【黔記】轉錄後,早已為世人所熟知,但圖畫部份卻成了罕見的文物,也成為了收藏家的主要物件。據近年來有人粗略統計,國內外收藏的【百苗圖】傳抄本不下百種。本文就筆者所了解的情況匯入並呈,以資參考。

二、國外【百苗圖】傳本收藏情況

在國外,據日本學者鳥居龍藏於1905年所著的【苗族調查報告】一書介紹,【黔苗圖說】早在1859年就被外國譯成英文流到國外,與此同時,各種「苗圖」也被外國人搜去。’據初步考察,在國外散藏於倫敦、巴黎、柏林、東京、莫斯科、舊金山等地的博物館、圖書館及國內外一些收藏家中。芮逸夫先生從一些記載推測日本、越南、法國及美國亦有藏本。據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在海外的收藏主要在英國和德國,在美國、日本、東南亞諸國也有百苗圖藏本。其收藏情況見下表:

以上資料來源:1、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苗蠻圖朋】.1973年芮逸夫序;2、李宗昉:【黔苗圖說】及異本的初步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4):31-36;3、石建中:【百苗圖】——苗族的歷史畫卷[J]【民族論壇】,1994(4)74-81.

目前,對國外收藏【百苗圖】的情況,還不是十分清楚,只是根據專家學者所發表論文中提到的情況進行統計而已,估計這是掛一漏十,本文於此列表載數,意在引起行家註意,就其所見藏本進行補充,完善對國外藏本情況的了解,有助於推動學術界對【百苗圖】的深入研究。

三、國內【百苗圖】收藏情況

在國內,【百苗圖】傳本較多,民國時,國立北平圖書館有【苗民圖】8卷,彩色繪本;【貴州全省諸苗圖說】2卷,1冊,舊鈔本;【貴州苗民圖】1冊,清繪本(色繪,按:後2種今藏北京圖書館)。北平東方文化委員會圖書館有【黔苗詩說】1冊,舊鈔本。未註明收藏處的有【黔苗圖說】抄本,【貴州百苗圖】民國二年石印本。目前,據部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和台灣收藏【百苗圖】的情況見下表:

資料來源:1、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苗蠻圖朋】,1973:芮逸夫序;2、李宗昉:【黔苗圖說】及異本的初步研究[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5(4):31-36;3、楊庭碩、潘盛之:【百苗圖】抄本組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4、石建中:【百苗圖】——苗族的歷史畫卷[J]【民族論壇】,1994(4)74-81.

【百苗圖】產生於清乾隆嘉慶封建國家強盛時代。最初是國家開辟苗疆,處於對苗疆管理的需要,「我朝統一寰宇,凡屬內外苗、夷,莫不輸誠向化。其衣冠狀貌,各有不同。今雖有數處影像,尚未齊全。著將現有圖式數張,發交近邊各都、撫,令其將所屬苗、瑤、黎、僮,以及外夷番眾,俱照此式樣,仿其形貌衣飾,繪圖送軍機處,匯齊呈覽。這樣一來,興起對苗疆苗族影像繪畫之風。一者由皇宮繪制存於皇宮;另者是據皇帝旨令,由到苗族地區工作的大臣組織人繪制,而後交到皇宮,因而這部份或在皇宮或存於當時的大臣手中;三者是由地方繪制的,故存於地方或民間。5這些繪畫多為彩色手繪本,未經發表.鮮為人知,十分珍貴。19世紀中期以後,清王朝衰落後,隨著外國列強侵略者的入侵,【百苗圖】部份流到海外。與此同時,國內的史學家、人類學家、宗教人士深入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即著手苗學研究,他們到中國西南調查,深入到苗地區,搜集苗族資料,也搜去了不少【苗圖】。這樣,就形成目前國內、國外、國家與個人均有收藏【百苗圖】的狀況。(譚衛華 羅康隆)

參考獻文
[1]胡進:「百苗圖」源流考略-以【黔苗圖說】為範本[J].民族研究2005(4):74-80
[2]參見楊庭碩:「百苗圖」貴州現存抄本述評[J].貴州民族研究2001(4):79-85
[3]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苗蠻圖冊】[M].1973:芮逸夫序.
[4]清實錄·高宗實錄[M].[26]120-121.
[5]石建中:【百苗圖】——苗族的歷史畫卷[J]民族論壇。1994(4):74-81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