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四: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痛入骨髓【祭侄文稿】

2024-03-17國風

在中國書法史上構築著兩座摩天大廈,那就是晉代的 王羲之 和唐代的 顏真卿 。他們在書法藝術領域取得的成就與貢獻,達到了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可謂昂首雲外,目空千古。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 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是由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傑作,是心靈的奏鳴曲,是哀極憤極的心聲,是血和淚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一、概述·情感奔湧·痛入骨髓·天下第二行書·天下三大行書之一

【祭侄文稿】 全稱【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 ,簡稱【祭侄稿】,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 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 行書紙本書法作品 ,縱28.8厘米,橫75.5厘米,共234字(另有塗抹字30余個), 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 稿】是顏真卿為祭奠就義於安史之亂的侄子顏季明所作 。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謀反,時任平原太守的顏真卿聯絡其從兄(堂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叛軍。次年正月,叛軍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並先後遇害,顏氏一門被害30余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從侄季明的首骨並攜歸,揮淚寫下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祭侄文稿】全文

【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 (堂兄弟的兒子) 顏季明的草稿 。共23行,凡234字。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 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

【祭侄文稿】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並稱為 天下三大行書 」,亦 被譽為 天下行書第二 」。且此稿是 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不顧筆墨之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 ,故【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

【祭侄文稿】前隔水有「顏魯公書祭侄帖」題識,乾隆書引首「祭侄稿記」。內中鈐有「趙子昂氏」「鮮於樞伯機父」「張晏私印」「句曲外史」「石渠寶笈」「嘉慶禦覽之寶」「宣統禦覽之寶」等鑒藏印。幅後有周密、屠約、僧德一、王圖炳等觀款,又有張晏、鮮於樞、王頊齡、徐乾學等跋。

顏真卿去世後,【祭侄文稿】成為中國歷代書法家、收藏家爭相收藏的珍品。【祭侄文稿】曾被北宋內府收藏,元朝人張晏、鮮於樞,明朝人吳廷,清朝人徐乾學、王鴻緒也先後收藏過。後來,【祭侄文稿】被送入清宮,珍藏在內府裏。【祭侄文稿】上面鈐滿了中國歷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題寫的跋文,是一件傳承有序的顏真卿真墨寶。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宮眾多的珍貴文物一起,被國民黨政府帶到了中國台灣,至今一直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著錄於【宣和書譜】、【清河書畫舫】等。刻入宋【博古堂】、【忠義堂】等帖。明【停雲館】、【戲鴻堂】、【玉煙堂】等叢帖亦有刻入。

二、祭文譯釋·理 文,方始能書

1、祭文原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方期戩榖。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蹙。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撫念催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蔔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2、祭文譯釋

01原文: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

註釋:「維」:語助詞,常用於句首,有時也用在句中。「乾元」:為唐肅宗李亨年號,「元年」,相當公元758年。「歲次戊戌」:歲次也叫年次。古代以歲星(木星)紀年。古人將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為標誌。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歲星(木星)所值的星次與其幹支稱為歲次。該年的幹支為戊戌。

譯文:時在唐肅宗乾元元年 ,農歷是戊戌年

02原文: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註釋:古人不僅以幹支紀年,也以幹支紀月和紀日。紀月法從丙寅開始,60個月(五年)為一周期。紀日亦以甲子為第一日,60日為一周期。「朔」:月亮執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面看不到月亮時稱朔,一般以農歷初一為朔,十五稱望。又朔有初、始等義。這裏可解為初三日。

譯文:農歷九月為庚午,三日壬申

03原文: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

註釋:顏真卿兄弟姐妹共十人,真卿排行第七。但其同祖兄弟有十五人,他排行第十三。「銀青」:指銀質印章和青色綬帶。秦漢時期凡吏秩比在二千石以上者,皆可佩銀印青綬。「光祿大夫」:原為郎中令的屬官。漢武帝以後無固定職守,為散宮,相當於顧問。唐宋時期光祿大夫加銀章青綬者為從三品文階官。原帖「光祿大夫」之「大」字漏寫,為筆誤。

譯文: 第十三叔、佩帶銀印章和青綬帶的光祿大夫

04原文:使持節、蒲外諸軍事、蒲州刺史

註釋:「使持節」:為刺史的加銜。加此銜後有誅殺中級以下官吏之權。「使持節」為持節中的最高一級,次為「持節」,再次為「假節」。「刺史」:隋唐時期刺史為一州之行政長官。刺史本兼軍民兩政。然漢代以後管軍之職權實際已廢,故唐代管軍事要另加街,顏真卿任薄州刺史後,加州防禦使之銜,以示兼管諸軍事。故其州刺史的全稱就是「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之」。其他州刺史情況也大致如此。

譯文:加使持節、蒲州諸軍事之蒲州刺史

05原文: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

註釋:「輕車都尉」本為漢代特別兵種將領的稱號。唐宋時為勛官。自上柱國至武騎尉共設十二轉,第八轉為「上輕車都尉」。七轉為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下還有騎都尉等。「開國侯」為爵名。唐代將爵位分作九等,「開國縣侯」為第六等。候前多冠以縣名,但食邑不一定由該縣供給。顏真卿的丹陽縣開國候的名銜也為他出任蒲州時所賜。

譯文:授勛上輕車 都尉和晉爵為丹陽縣開國候的顏真卿

06原文: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註釋:「請酌庶羞’:酌,指酒,也指斟酒。請酌,指菲薄、便宜的酒類。羞,通饈,食物。庶羞,指普通的食物。「贊善大夫」:大夫,古代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隋唐以後以大夫為高級階官稱號。「贊善」為贊美之詞。顏季明為顏杲卿第三子,曾擔任乃父和顏真卿之間的聯絡工作,後被安祿兇殺害。已見前面說明。乾元元年,他被朝廷追贈贊善大夫。

譯文: 用清薄的酒類和家常的食物來祭奠 侄兒 贊善大夫顏季明的亡靈 祭詞如下

07原文: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

註釋:「惟」:語助詞,用在句首。「挺」:特出、出眾。「宗廟瑚璉」:宗廟中盛黍稷的祭器,夏代稱瑚,殷代稱璉。這裏指顏季明已成為顏氏宗廟中的重要角色。「階庭蘭玉」:以芝蘭(香草)玉樹(仙樹)比喻人們的優秀子弟。【世說新語·言語】載:謝安問諸子侄曰:「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謝玄答道;「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出於階庭耳。」

譯文:惟有你(季明)生下來就很出眾,平素已表現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你好像我 宗廟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長於我們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樹,常使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08原文:方期戩榖,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

註釋:「戩榖」:指福、祿。戩,指福。榖(谷),為糧食的總稱。古代官俸以谷物計算,故可代祿位。間,趁機。「稱兵犯順」,以逆犯順,指起兵作亂。

譯文:正期望(季明)能夠得到幸福和作個好官,誰想到逆賊(安祿山)乘機挑釁、起兵造反。

09原文:爾父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命,亦在平原

譯文:你的父親(顏杲卿)竭誠盡力,在常山擔任太守。我(顏真卿)那時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擔任太守之職。

10原文: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蹩

註釋:「俾」,使也。止,助詞。【詩·齊風·南山】:「既回歸止,曷又懷止。」爰,乃,於是。土門,今河北井涇,時為戰略要地。蹩,急促、緊迫。局促不安。

譯文:仁兄(杲卿)出於對我的愛護,讓你給我傳話(即擔任聯絡)。你既已回到常山,於是土門被奪回。土門開啟以後,兇逆(安祿山)的威風大受挫折。

11原文: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復

註釋:賊臣不救,如前所述.指顏杲卿收復土門以後,曾派泉明到長安報喜並求救兵,被太原尹王承生劫留,擁兵不救。「孤城圍逼」三句:指安祿山回兵常山,顏杲卿孤立無援,終於城破被俘。顏季明和顏氏家族以及顏杲卿等先後被殺。造成「復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悲慘結局。

譯文:賊臣(王承業)擁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圍攻陷 父親(顏杲卿)和兒子(顏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後被殺 好像一個鳥巢被從樹上打落 鳥卵自然也都會摔碎,那裏還會有完卵存在!

12原文:天下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

註釋:「荼毒」,荼指苦菜,毒藥毒蟲。此兩句似乎在隱喻朝廷的成敗和用人不當。「遘」,遭遇。嗚呼哀哉,對死者的嘆詞。嗚呼,表示嘆息。哀,悲痛。哉,語助詞,表示感嘆,初見【左傳·哀公十六年】。

譯文:天啊!面對這樣的慘禍,難道你不感到悔恨!是誰制 造了這場災難?念及你(季明)遭遇這樣的殘害(被殺後只留頭部,身軀 遺失) 就是一百個軀體哪能贖回你的真身?嗚呼哀哉!

13原文:我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至)常山,攜爾首櫬,及茲同還

註釋:河關,河流和關隘,這裏指蒲州,時顏真卿調任蒲州刺史,他在【蒲州刺史謝上表】中說「此州之地,堯舜所都。表裏山河,古稱天險」,可見該地自古就是重要關口。比,親近。櫬(chèn),原指梧桐樹,多用於制作棺材,此處指棺木;首櫬指盛裝季明首級的棺木。茲,此。原文「陷」字誤書,應為「至」字。

譯文:我承受是上的恩澤, 派往河關(蒲州)為牧 (州長官)。你的兄長 泉明 (顏泉明是顏杲卿的兄長) ,再 次去了常山,帶回 盛裝你首級的棺木,一同回來。

14原文:撫念摧切,震悼心顏!

譯文:撫今追昔,一幕幕往事湧上心頭,深深的思念催人心肝 痛徹心肺 巨大的悲痛叫人 心靈震顫,容顏變色。

15原文:方俟遠日,蔔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

註釋:幽宅,陰間的住宅,指墳墓。

譯文: 再過一段 日子, 為你選擇一塊好 墓地。 如果你靈魂有知 ,請不要埋怨在這裏長久作客。

16原文:嗚呼哀哉,尚饗!

註釋:尚饗,饗,通「享」,又指以酒食款待,此處指祭祀時希望死者能享用這些祭品。

譯文:嗚呼哀哉 請享用這些祭品吧!

三、 背景 ·滿門忠烈·忠義千秋

安史之亂時,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安祿山叛軍進逼常山郡,顏季明(即顏杲卿第三子、顏真卿堂侄)和他的父親揭竿而起,與他的叔叔顏真卿共同聲討安祿山叛亂,由顏季明往返於常山、平原兩郡之間傳遞訊息,使兩郡互相協作,形成犄角之勢,齊心效忠王室,抵抗叛軍。然而太原節度使擁兵不救,致使常山郡被攻破。顏杲卿與其子顏季明先後罹難。所以祭文中說「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顏真卿派長侄顏泉明前往常山善後,只找到顏杲卿的一只腳、顏季明的頭骨。顏真卿強忍悲慟,寫下了這篇【祭侄文稿】。我們可以想見,顏魯公在執筆寫祭文時,他撫今追昔,悲憤充溢胸中,血流激蕩全身,涕淚橫流,悲憤交加,情難自抑。這篇祭文字裏行間激蕩著凜然正義,然人不忍卒讀,故黃庭堅【山谷題跋】說:「 魯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動人 。」

、書法賞析·字如其人· 黃鐘大呂·高亢交響

評論書法作品,向有「字如其人」之說。魯公一門忠烈,生平大節凜然,精神氣節映於翰墨,【祭侄稿】最為論書者所樂舉。通篇使用一管微禿之筆,以圓健筆法,有若流轉之篆籀,自首至尾,雖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頓起始,黑灰濃枯,多所變化,然前後一氣呵成。

【祭侄稿】是祭文草稿,其中刪改塗抹多處,正可見魯公為文構思之始末, 情懷起伏,胸臆 激蕩, 了無掩飾, 當是存世魯公手書第一名墨跡。

【祭侄稿】是由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傑作,是心靈的奏鳴曲,是哀極憤極的心聲,是血和淚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在「忘情」狀態下的無意識的表現手法使作品產生出無比優美的藝術效果。他 不是在寫字 ,而是在 述說心中的悲憤 ,他 不是在搞藝術創作 ,而 是深情地自言自語地傾吐 ,話說完了,作品也寫完了,一篇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永遠也不可能重復的傑作就這樣產生出來。 這正是創作成功的秘訣,也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在這非常的一瞬間產生創變突破的例項

安史之亂時,在常山郡的杲卿父子與在平原郡的顏真卿同舉義旗,並肩作戰,不幸常山城破,父子皆取義成仁。當士兵將季明僅存的頭骨從常山帶回時,顏真卿懷著懷其悲痛的心情,寫下了此篇文稿。文中寫道:「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守廟瑚璉,階庭蘭玉,每慰人心,……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真可謂 哀思郁勃,痛心疾首 。對叛軍的仇恨,對侄兒的贊美與懷念,全部付諸筆端, 任筆為體,全以神行 。文中多處塗改增刪,不但沒有削弱作品的整體氣息,相反地這些黑團墨塊與字裏行間的一些空白形成了鮮明的黑白對比,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加之書寫速度急緩變化,有時因不及蘸墨而仍揮寫不止,形成了墨色由濃濕到枯淡的變化,這些不但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而且全出乎天然。料想魯公當時作書,斷然不會為藝術佳構而作。然顏真卿深厚的書法功力,在這看似粗頭亂服、不衫不履、塗改增刪的書寫中表露無遺。宋陣深評之「其妙解處,殆出天造,豈非當公註思為文,而於字畫無意於工,而反極其工邪!」誠乃是無意於佳乃佳爾!

【祭侄稿】全文不足二百三十個字,然卻字字珠璣,章法渾然天成。較之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毫不遜色,可謂各有千秋。兩者都是即席而作,但心境卻有天壤之別。然在藝術造諧上都達到了極致。觀乎 【祭侄稿】,滿紙雲煙,筆觸厚實凝重,頓挫郁勃, 絕然沒有【蘭亭序】的灑脫飄逸的用筆、妍美流便的結體。可以想見當時顏真卿憤筆疾書、血淚交迸、情不能自禁的神情,滿腔的忠義與悲憤化作筆下或粗或細或濃或淡的縷縷線條, 這線條猶如一個個攝人心魂的音符,匯合成章, 猶如一曲洪亮高亢的悲愴交響樂 。宋人陳鐸曾詳細地分析【祭侄稿】書寫過程,他認為:「文稿前十二行‘甚遒婉’從‘自爾’後六行,‘殊郁怒,真屋漏痕跡(筆法用語)矣!’自‘移牧’至‘尚饗’末五行,沈痛切骨,與禊敘【蘭亭】哀樂雖異,其致一也!」真可謂‘入木三分,非深諳筆法、墨道者不能言此也!」

顏真卿影視藝術形象

【祭侄稿】 的書法 有三大 藝術 特色:

1、圓轉遒勁的篆籀筆法。 即以圓筆中鋒為主,藏鋒出之。此稿厚重處渾樸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轉折處,或化繁為簡、遒麗自然,或殺筆狠重,戛然而止;連綿處,筆圓意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瀉千裏。

2、開張自然的結體章法。 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長、秀逸嫵媚的風格,變為寬綽、自然疏朗的結體,點畫外拓,弧形相向,顧盼呼應,形散而神斂。字間行氣,隨情而變,不計工拙,無意尤佳,圈點塗改隨處可見。在不衫不履的揮寫中,生動多變。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剛烈耿直的顏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行筆忽慢忽快,時疾時徐,欲行復止。字與字上牽下連,似斷還連,或縈帶嫻熟,或斷筆狠重;或細筋盤行,或鋪毫直下,可謂跌宕多姿,奇趣橫生。集結處不擁擠,疏朗處不空乏,可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深得「計白當黑」之意趣。行與行之間,則左沖右突,欹正相生,或紐結粘連,或戛然而斷,一任真性揮灑。尤為精彩的是末尾幾行,由行變草,迅疾奔放,一瀉而下,大有江河決堤的磅礴氣勢。至十八行「嗚呼哀哉」,前三字連綿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達極點。從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風暴,其憤難抑,其情難訴。寫到「首櫬」兩字時,前後左右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仿佛置身於情感旋風之中。長歌當哭,泣血哀慟,一直至末行「嗚呼哀哉尚饗」,令人觸目驚心,撼魂震魄。

3、渴澀生動的墨法。 此稿渴筆較多,且墨色濃重而枯澀。這與顏真卿書寫時所使用的工具(短而禿的硬毫或兼毫筆、濃墨、麻紙)有關。這一墨法的藝術效果與顏真卿當時撕心裂肺的悲慟情感恰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一致。而此帖真跡中,所有的渴筆和牽帶的地方都歷歷可見,能讓人看出行筆的過程和筆鋒變換之妙,對於學習行草書有很大的益處。

書壇影響 ·沾溉後世·影響至巨

王羲之以「 中和之美 」築起中國書法的第一座豐碑,顏真卿則是以他的「 氣格之美 」樹立起中國書法的又一座高峰。最能體現顏真卿「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的,是他的 【祭侄文稿】、【爭座位帖】、【劉中使帖】 等行書作品,其中以 【祭侄文稿】 為最。

書法之創作, 直抒胸臆是第一難事 。【祭侄文稿】輝耀千古的價值就在於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是經過長期探索而在這非常的一瞬間產生創變突破的例項。其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均開歷史之先河,是書法創作述心表情的典型,體現出藝術家無與倫比的魄力和胸懷,也 對後世書法創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另外,此稿的書法風格也 影響了日本平安時期的書法 。例如日本的 空海和尚 ,他於德宗二十年(804年)來唐取經,學習王羲之、顏真卿的書法,他後來的成名書法作品 【灌頂歷名】草稿 ,即有明顯的顏真卿【祭侄文稿】筆意。

日本空海和尚【灌頂歷名】草稿(局部)

撫卷而觀,讀文賞書,線條震蕩,憤激滿篇,顏魯公的偉岸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凜然而立……#圖文萬粉激勵計劃#
顏體楷書演變:由秀到拙——顏楷十八變,越變越「難看」!
【顏勤禮碑】高畫質集字字帖:錦言精華,適合學生臨摹,趕快收藏!
【顏勤禮碑】楷書古文字帖:64頁11篇古文,收藏打印成冊,笑著臨
【顏勤禮碑】高畫質放大字帖,臨習顏楷的絕佳選擇,必藏之帖(一)
顏真卿楷書教程:【顏勤禮碑】字範,指導有方,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