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的起源,伏與犬,以及三伏古詩五首
七月中旬,農歷的六月間,有一個特殊的時段,叫做「三伏」。
「三伏」指的是一年中最暑熱的一個階段,時間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立秋的第一個庚日後十天止,這段時間,長達30到40天之間,古稱三伏,又分段稱為初伏,中伏,末伏,後來演變稱三伏中的一伏,二伏,三伏。所謂熱在三伏。
那麽被稱為三伏的這段時間,起源於何時,為什麽歷久不衰?為什麽這段日子,要用「伏」字呢?
很多人說,這個伏字,是叫人潛伏,安心小心過盛夏。從感受上來講,這樣的解釋是說的通的。大熱天,如果在戶外蹦跶,不避驕陽,很可能就會曬傷自己。這熱得連狗都趴窩吐舌頭,就問你,伏不伏?
實際這個三伏的伏,起源真的極其古老。
伏,你看一人一犬,顯示著人對於狗的馴服。人類是什麽時候將野狼馴化成狗的?據推測,在一萬多年前,那麽馴服的狗,最早起源在哪裏?至少有一種說法是起源中國的南方。
原始社會,馴服的狗當然是部落共有,但是特別有馴服能力的人,自然是部落的強悍者。狗忠誠,靈敏,能夠聞到和聽到人類感知之外的危險和響聲,在狩獵當中起到重要作用,又能很好的護衛人類。
殷商時期,這個崇尚神鬼的時代,狗被賦予了靈性,在很多祭祀當中,都可以看到狗陪葬。這是殷商人給自己在未知的陰間裏增加安全感。用狗祭祀也是殷商人特殊的祭祀方式。
在周朝,則專門有飼養狗的狗官,叫做伏。當然這種官員,肯定是繼承了殷商一套管理和祭祀體系,他們豢養的狗,是用來祭祀的。比如祭祀先人,祭祀道路,他們認為狗的血有著驅邪避鬼的作用。實際周朝的祭祀是承襲殷商而有所改良,祭祀用動物,也不像殷商那麽血腥和廣泛,但是用狗做祭祀仍舊是高等級的禮儀。
到了春秋戰國,秦德公遷都雍城,秦德公是殷商後裔,且要在此作為國都,其慎重可想而知。為了子孫萬代長據於此,秦德公以三百頭牛祭祀先祖和神靈,並按照他們所信仰的方式,在四個城門口殺狗,以血塗城門,時間在農歷六月,開啟了秦國盛大的伏祭。伏祭自然不是一天,而是一個時段,當然現在無從知曉這個時段是否和我們現在依然流行的三伏時段是否相同。
隨著秦國的興旺,每年一度的伏祭,成為並列於臘月的臘祭,成為重大的國家祭祀。而秦的影響力有多麽廣泛呢?秦國,在此建立都城,營運長達294年,秦國並沒有沒落,最後秦始皇統一六國。
那麽作為都城生日的伏日,保佑著大秦子民,自然也成為民間重要的祭祀先祖的節日,這期間也逐漸包含了應對氣候的一些風俗,比如這段時間,避暑,防範疾病。
有一則文獻中說,秦始皇最重初伏,而且是他定的。雖然目前尚無佐證,但是漢朝之後,普遍有過初伏的概念,而且三庚入伏,這個時間是明確的。也就是基本確定,三伏的時間最晚在西漢已經定型。
在初伏日,漢代有著「伏日萬鬼行,故盡日閉,不幹,他事」的風俗,其實這也是避暑,避開暑氣帶給人的傷害。且初伏日那天要祭祀祖先,要吃大肉。當然天氣炎熱,這種做法,後來變成分肉。生的均分拿回家,熟的就看席上主人的手工了。
而到了唐朝,農歷六月沒有太多的節日,這種民間的節日反而流行起來。三伏天氣,賞荷花,喝美酒,消暑納涼,三伏成為一個避暑的重要時段。和狗沒有什麽聯系了,有聯系的,大約是盛夏的美味肉食。
「 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
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 曹魏 · 程曉【嘲熱客詩 】節錄
三伏和避暑相關,也就是先秦的避萬鬼。
他說一般到了三伏天氣的時候,道路上已經沒有行人車馬。
所有人都在關門避暑,不打交道。
不過這首詩說的是另外一種情景,就是這大熱天有人登門,穿著粗鄙,害的主人不得不迎接,問什麽事,又說不清楚,主人熱得搖扇子,汗流浹背,而客人卻沒有要走的意思。他說,大熱天登門打擾別人是非常不禮貌的一件事情。
不過按照古代的禮儀,見客都要穿戴齊整,這在暑天確實是麻煩。過三伏避暑也成為逃脫日常程式捆綁的一個好理由吧。
正在避暑,不宜見客。實際上底子歡實得很,可以披發,可以任意穿搭,可以哪裏涼快哪裏躺。古人雖然沒有暑假,但是推脫的詞,總有,在過三伏,避暑呢。
這散淡的日子不輸給暑假啊。
「輕衣不重彩,飆風故不涼。
三伏何時過,許儂紅粉妝。」 魏晉 · 無名氏【子夜四時歌 其十九 夏歌二十首 】
這首詩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古人,古代女子的距離。那可是一千三百多年前。
原來她們也討厭三伏天,因為熱得妝都留不住,無法精致傲人呀。
輕薄的夏衣,雖然涼快,哪裏有錦繡的衣裳華麗?
討厭的風,此時再大也不涼快,渾身汗噠噠的,讓仙女沒有仙女的樣子。
這三伏什麽時候才是個頭啊,我要好好打扮,穿上最美的衣裳,畫上最美艷的妝。
急不可待,仿佛孩子思慕成長。
這三伏天可長呢,短要30天,長要40天,急不可耐只會上火,愛美的女子,倒也不必那麽急著出伏,在少太陽的地方安心避暑,滋養得白白嫩嫩,那才是夏天最美的素顏。
「百年斤斧避龍鱗,尚被樵夫斫作薪。
三伏修塗多暍死,清陰留取庇行人。」 宋 · 李光【離容南百裏間多古松僵仆道上不免斧斤之患感之作小詩呈陸川邑官使稍禁戢之】
三伏天從理論上講,是應該避暑。但是從古到今,路上不乏求生趕路的人。
有人認為是現代的生活方式破壞了自然環境,以為古人天然生活在到處都是樹木綠蔭的地方。實際人的生活,本身就是要消耗自然資源,尤其是古代,每個人一生消耗的燃料,就是巨量,而這些燃料多取自樹木以及植物。所以你穿越到古代,可能很多地方不是青山綠水,而是荒山雜草,能利用做燃料的樹木,大都砍伐了。
李光是南宋著名的官員,他有一次夏天,路過陸川縣一個山林,這裏剛被暴雨狂風襲擊過,官道上很多古松都被吹歪吹倒,而他看見這些尚未失去生命力的松樹松枝,被附近的人們當做柴火砍伐,他那個心疼。因為管道上的樹木,雖然百姓不敢砍伐,但是像這樣被風吹倒的樹,倒是有個理由,自以為可以免費帶回家。實際上,這應該是當地人苦於生計而為。
出於對松樹成長緩慢且熱愛,也出於道路上要保留道路樹,以養路基,他沒有辦法,只能寫小詩來提醒地方官員。
說三伏天氣,在路上行走的人,如果沒有樹木遮陰,很多人會被曬傷曬死,請你拯救這些道路樹,不要被人們都砍光了,這些樹還能生長,留取它們的綠蔭,遮蔽行走在道路上的人們吧。
我想,正是走過很多地方,體會到旅途的艱辛,他才這麽心疼,心疼的是樹,是人民。
他寫的也很委婉,請稍微禁止一下這種行為吧。
所以生活在當代,電力和燃氣替代了很多日常的燃料,我們更應該保護樹木和綠化。多修路也要多種樹,讓人們生活在自然的綠蔭下,對抗炎熱,也是拯救生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六月三伏猛火燃,臥龍無雨口生煙。
蜩蟬何事得美蔭,聒聒不上高樹顛。 」 南宋 · 李石【扇子詩 其四十三】
這首詩,我看到的就是暑熱中「煩」「煩」「煩」。
沒有空調的古代,扇子是夏天必備的,但是到了蒸籠一樣的暑熱天氣,扇子扇的都是熱風啊。
六月三伏天,空氣和陽光像猛火在燃燒。
萬物都躺平,山像躺平的龍,人像躺平的蟲,天不下雨,山被太陽照耀得像冒煙一樣,人躺著,口裏呼出的是熱氣,這不叫仙,這叫磨難。
最可恨的就是蟬,它也怕太陽,偏偏不上樹木的高枝,就在耳邊聒噪,知啦知啦嚎叫不停。
我看到這裏,那是深有同感,給我一百根桿子,我要粘下所有的蟬!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南宋 · 範成大【立秋二絕 其一】
實際立秋之後,還有一伏,就是第三伏,用民間的話講,熱在三伏,是說的第三伏。
只是三伏到了立秋,可以倒計時了。
喜歡這首詩,因為太貼切了。三伏天,就是太陽烤,如同在蒸籠裏,人們說,清涼境,是四大皆空,但是暑熱天氣的真實在於你領略了什麽叫四大,地是熱的、水是溫的、火爐一樣、風也是熱的,四大皆讓人站不住,怎能不愁。
在暑熱的環境裏,才知道生命是多麽渺小,全在老天爺準備的沸湯裏,有中暑的,有熱死的,有生病的,體質弱的,一暑一寒,疾病驟發,提前飛升。
好在立秋到了,三伏剩下最後一伏。
這年也過半了,這年齡也過半了,一起面向未來,熬過最後十天,秋爽風來!
回到三伏的起源,當然我要笑一下,和狗有關。
只是現代的人們多有愛心,自己涼爽,也會善待和人類相處的狗類,讓它們也盡量平安度過三伏吧。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